北宋皇室驚天血案:父子3人暴病身亡,187年後殺戮者後人贖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北宋歷史上的驚天血案,最離奇的懸案當數宋太祖之死,及其後他的兩個兒子也暴病身亡。
趙匡胤猝然離世的既得利益者是他的親弟弟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
當時的諸多疑點指向這位皇弟,但正史並無記載。
187年之後,宋太宗後人的一個舉動恰恰證明了當時陰謀殺戮的存在。
趙匡胤養虎為患,杯酒釋兵權有漏網之魚,為自己留下殺身之禍
歷史上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事實上只收回了外姓將軍的兵權;對同姓將軍毫無顧忌,他的弟弟趙光義依然重兵在握,是杯酒釋兵權中的「漏網之魚」。
杯酒釋兵權非但沒有減少趙光義的權力,反而加強了。
為15年之後趙匡胤名為離奇之死實為殺戮留下了禍根。
正史記載:趙匡胤死於征討契丹途中,夜裡與趙光義一同飲酒,深夜時分趙匡胤卻突然暴斃,趙光義受遺詔,於靈前繼位。
趙光義受詔上位,野史佐證,實為殺戮篡位
正史沒有記載的事件,野史對其進行了補充。
野史佐證,趙光義即位,其實是有陰謀的殺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燼餘錄》: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趙匡胤病中半夜調戲她,驚醒了趙匡胤,用玉斧砍趙光義,反被趙光義所殺。
《涑水紀聞》:太祖去世時,宋皇后叫內侍王繼恩傳太子德芳來商議後事。
王繼恩卻假傳旨意,找來了趙光義,趙光義拿出「金匱之盟」,即了帝位。
所謂的「金匱之盟」,就是趙光義繼承兄長的帝位,是杜太后與他兄弟倆的約定。
成了趙光義「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據。
明眼人一看,這中間疑點重重:
「燭光斧影」存疑。
按宮廷禮儀,趙光義是不可以在宮裡睡覺的,太監、宮女也不能離開皇帝,這些事卻在這個夜晚同時出現了。
假傳聖旨存疑。
打死王繼恩也沒有膽量違背宋皇后的旨意的。
倘若事敗就是殺頭之禍。
這只不過是趙光義把篡位的罪過加在一個太監身上而已。
「金匱之盟」存疑。
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正值壯年34歲,他的太子德昭14歲。
杜太后不會有患無後人接位的下策。
「金匱之盟」也是趙光義登基5年後才公布出來的,存在極大的造假可能。
更為巧合的是,不久趙匡胤30歲的長子德昭、26歲的幼子德芳也神秘地暴病身亡。
這不是一場早有預謀的殺戮嗎?
宋高宗趙構遜位太祖後人,為祖宗贖罪
最讓人難以相信的是,趙光義的子孫後代卻相信他的老祖宗通過「殺兄篡位」奪得江山的說法。
宋高宗趙構皇位傳給了趙匡胤的後代,也是對當初趙光義的一種贖罪。
歷史記載,趙構沒有後人,皇位繼承人選成為當時的大事。
大臣中有一種意見:趙匡胤是開國之君,讓他的後人接班名正言順。
趙構起初基本不理這些言論。
後來忽然改變主意,說他夢見太祖趙匡胤帶他進了「萬歲殿」,看到了當時的「燭光斧影」的全部真相。
並要求將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孫,可保國勢昌盛。
於是趙構傳位給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慎。
這時離「燭光斧影」的殺戮之夜已經有了187年。
歷史輪迴,人間正道。
一生昏庸的趙構在這件事上不能不說是明智之舉。
宋太祖趙匡胤為何離奇死亡?其背後有何隱情
《湘山野錄》中說,開寶九年10月,一個雪夜裡,趙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趙光義入宮,兄弟二人在寢宮對飲,喝完酒已經是深夜了,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當夜趙留宿寢宮,第二天天剛剛亮,...
趙匡胤突然駕崩,太監假傳懿旨,晉王趙光義私自入宮篡位
「燭光斧影」是大宋朝歷史上第一疑案,涉及兩位皇帝,千百年來留給後人太多的猜想與假設,各種正史、野史、筆記都有精彩準確的記述,更讓後人分辨不清。而它帶來的後果,可以說直接影響了大宋三百年的國運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