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之盟」的背後暗藏著怎樣的刀光血影,你知道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以前,大多數皇帝的登頂之路都可以稱得上離奇曲折亦或屍山血海。

宋朝的時候,晉王趙光義繼位,史稱宋太宗,但是自他繼位以後,民間議論紛紛,什麼「燭光斧影」,大家對此猜測不斷。

後面,又出現了所謂的「金匱之盟」,道出了趙光義之所以能夠繼承皇位的另一番緣由,真要是依照這裡面所說,那麼趙光義可以算是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了,然後事實的真相是否真的如此呢?

首先,大家可能對「金匱之盟」的故事不了解,小編先給各位簡單介紹一下,歷史上記載大體是這樣的: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登上九五之尊,他的母親趙氏被尊為皇太后。

趙氏可是一個有遠見的人,建隆二年六月,趙氏自知自己活不了多少時間了,於是就把趙匡胤和大臣趙普叫來,對趙匡胤說:「兒啊,你能得到天下,坐上皇位,那是因為柴氏讓小孩子當皇帝。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你死後應該傳位給光義,光義傳給光美,光美再傳給德昭。

一代代傳下去,立成年人為皇帝,才能永保江山,社稷長治久安。

」趙匡胤認為母親說得很有道理,就答應了,於是,就讓大臣趙普記下他說的話,盛放在金匱中,交給一位可靠宮人秘密保管,這就是「金匱之盟」。

看到這,你們是不是覺得這個故事看起來合情合理,沒有破綻。

其實細細想來,假如趙匡胤遵從了母親的話,就意味著他這一脈子孫可能永遠不會再擁有國君的權力,趙匡胤會做出如此大犧牲嗎?以前把,那些把皇帝之位讓出去的都是迫不得已的,要麼沒有兒子,要麼昏庸無能被逼退。

趙匡胤可不一樣,他不但有兒子,而且還有兩個,趙匡胤此時才35歲,他兒子已經10歲了,假定趙匡胤能活55歲,德昭也都30了,還能算是孩子嗎?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趙普真的知道實情,如果真的有一個保管金匱的宮人,你想,趙氏子孫哪怕有一個想要坐上皇帝之位的人,都會對趙普以及宮人除之而後快,這樣朝不保夕的所謂「金匱之盟」,能有真正效力嗎?太后趙氏若真有遠見,怎麼沒考慮到這些?所謂的金匱之盟其實很值得懷疑!

歷史的發展總是離奇曲折的。

在趙光義的子孫後代看來,他們更相信「殺兄篡位」的說法。

北宋滅亡後,南宋建立,偏安東南,形勢不穩。

後來宋高宗趙構在召集群臣商議繼承人的時候,大臣們眾說紛紜,很多人認為,宋太祖趙匡胤是開國之君,他這一脈才是正統,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接班人,趙構不樂意了,對這種議論嚴加貶斥。

忽然有一天,趙構夢見太祖趙匡胤帶他看了當日的「燭光斧影」的全部情景,並說:「你只有把王位傳給我的子孫後代,國勢才可能有一線生機。

」於是趙構終於找到了趙匡胤的第七世孫趙慎,把皇位傳給了他。

這時候離傳說中的那個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經一百八十七年了。

也許,很多時候,歷史書就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他們可以隨意更改,使之成為對自己有利的歷史,證明自己掌權的合理合法,或許這就是人類另一面的悲哀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匱之盟——政治遮羞布而已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權力是勝者打扮的工具。——無名小子我們應該怎麼讀歷史?這是個問題。當然我沒有能力決定一個規則,更沒有資格對前輩們指指點點。雖然如此,小子無知無畏,願以一家之言,解讀出歷史的...

八賢王趙德芳真有能打皇帝的金鐧嗎

八賢王趙德芳真有能打皇帝的金鐧嗎趙汗青趙德芳,也叫八王爺,被人尊稱「八賢王」,源自於戲曲演義中。趙德芳被虛構為手持金鐧,上打昏君,下打饞臣的正氣凜然的形象,是正義化身,是古典文學名著《楊家將傳》...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三)

而所謂的險招會是什麼呢?歷史證明,趙匡胤是在事業處於輝煌的頂峰時突然死亡的,這真的是巧合嗎?或者是像一些現代「學者」的說法,趙匡胤是家傳基因有問題,再加上自己好喝酒,才造成了中風、心梗一類的突發...

宋太祖為何不立太子?有意傳位弟弟趙光義

趙匡胤生前他的兩個兒子也成年了,為什麼當時就沒立兒子為太子,甚至沒封王。而他的弟弟趙光義被封晉王,開封府尹。重用弟弟而忽視自己的兒子,以致讓趙光義奪了權。造成了他的後幾代子孫脫離政治核心,這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