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地方和正史不和,孫堅才是力斬華雄的名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地方和正史不和,比如關羽溫酒斬華雄一節,在正史中,關羽追隨劉備,而劉備當時是公孫瓚的部下,而公孫瓚正在討伐北方的烏桓,並沒有參加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行動。

那麼歷史上是哪位英雄殺掉了董卓手下大將華雄呢?這個人就是號稱江東猛虎的孫堅孫文台。

《三國志》中明確記載,孫堅奉命出征,和董卓多次對戰,互有勝負。

一度因為兵力太少,忽然遭遇董卓大軍,而被逼退。

但是在撤退之後,孫堅不但沒有繼續逃跑,而是反戈一擊。

趁著董卓部隊沉浸在喜悅之中,率領剛剛經歷大敗的軍隊,進攻擊潰董卓的西涼騎兵,並且「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殺掉了董卓手下的都督華雄。

孫堅出道很早,早在十七歲時就獨力智破海盜,名揚天下。

而在黃巾之亂時,更屢立戰功,擅長攻堅,啃硬骨頭。

董卓叛亂時,以烏程侯、長沙太守的身份參戰。

後來幫助袁術奪取了南陽,袁術投桃報李,上表為孫堅請封為破虜將軍,代理豫州刺史。

也因此,世人皆稱孫堅為孫破虜。

當時的關東聯軍,以袁紹為首,雖然人馬眾多,但是每日不過是飲酒高會。

大家不過是假借征討董卓的名義,為自己招兵買馬,擴充實力,然後奪取更多的地盤,索取更大的利益而已。

在眾多諸侯中,多數人沒有把心思放在攻打董卓上,當然,還是有三個人與眾不同。

一個是曹操,一個是鮑信,一個是孫堅。

曹操雖然不像演義中,是征討董卓的發起人,不過在歷史上,也確實積極備戰。

在會盟之初,曹操沒有主動求戰,一來是曹操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想著保存實力,二來曹操兵少,零敲碎打不過是三四千人。

其他各路諸侯大都是太守、刺史之流,都是用官府的前來給自己招兵買馬,可是曹操確實拿出自己家裡的前來募兵,自然珍惜很多。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曹操希望能夠尋找最佳時機,一舉破董卓。

於是在董卓遷都之時,就算是各路諸侯無人響應,也獨立追擊。

很遺憾,精明的曹操遇上了在正史中號稱算無遺策的李儒,結果在滎陽中伏,死傷慘重。

而鮑信則是心存漢室的一位忠臣,雖然天下人皆拜倒在袁紹的門下,可唯獨鮑信看好曹操,認定曹操心存大義,必定能夠匡扶漢室。

鮑信曾經把自己的兵馬交給曹操,結果在滎陽也打光了老本。

後來曹操兵敗來到兗州的時候,也是鮑信帶頭,恭迎曹操擔任兗州刺史。

而孫堅呢,不但是各路諸侯中平定董卓心志最堅定的勇者,更是大破董卓的第一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總也繞不開的政治與戰爭

《三國演義》首先是從政治鬥爭開始寫。東漢末年,桓帝、靈帝寵信宦官張讓、趙忠、段珪、曹節等「十常侍」,宦官專權亂政,以致爆發了黃巾起義。朝廷集中全力鎮壓了這次起義,但是,在「十常侍」的撥弄之下,何...

三國:十八路人馬為何連一個草包都打不贏?

陳班長導讀:東漢末年,董卓篡權,民不聊生,天下紛紛為之討伐。在曹操的號召下,十八路諸侯齊聚洛陽,共同討伐董卓,聲勢之浩大前所未有。但不曾想到的是,這支看似十分強大的隊伍,竟然連個董卓都打不贏,沒...

三國系列之關羽溫酒斬華雄

希望大家能關注我,我們會為大家帶來很多有趣的故事,動動你們的小手指,謝謝了,絢麗的語言我也不會說,希望我能和更多的人成為朋友。

三國演義中討伐董卓的18路諸侯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董卓篡權。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十八路諸侯為匡扶漢室,歃血為盟,推舉袁紹為盟主,共同討伐董卓,那這十八路諸侯都有誰呢?

華雄原來不是被關羽所殺,竟然是被他……

「溫酒斬華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情節。描述的是: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耀武揚威、不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