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是諸葛亮,被稱為空城計使用第一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本是臥龍崗散談的人,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

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聯東吳滅曹魏鼎足三分」。

這是著名的京劇片段《空城計》,說起三十六計中的空城計,大家想到的必是諸葛亮城頭撫琴智退司馬懿十萬大軍的故事。

演義中當時的背景是諸葛亮北伐,當一切順風順水時,諸葛亮派馬謖鎮守街亭,不料馬謖不聽勸被張郃大敗。

此時的諸葛亮正在西城指導大軍如何進攻魏軍。

司馬懿帥十萬大軍突然殺到。

可是當時的諸葛亮身邊只有一部分文官,兵力也不多,大部分是運輸糧草的戰鬥力也不行。

面對黑壓壓的魏軍在城下逐漸形成包圍之勢。

諸葛亮審時度勢,立即下令把城裡所有的軍旗收起。

四面城門打開,自己領上兩個童子,帶上頭巾拿著古琴來到城頭。

當司馬懿帶領十萬大軍殺氣騰騰的來到城下時,看到一生謹慎的諸葛孔明如此鎮定神閒,疑恐有詐遂後撤30里。

成就了諸葛亮千古美談!

當然大家也會說司馬懿是怕兔死狗烹的悲慘命運,不管當時司馬懿是否這樣想過,今天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最早使用空城計的並非諸葛亮,而且在時間上遠早於三國時期。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後,為了霸占自己的嫂嫂文夫人。

想盡各種辦法討文夫人歡心,卻慘遭拒絕。

對於一個帝王自尊心收到了莫大的傷害,於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公元前666年,公子元親率兵車六百乘,攻打鄭國弱小得鄭國豈是楚國的對手,鄭國兵敗如山倒國王和貴族都龜縮皇城。

在此危難之際,大部分人都主張割地議和。

只有上卿叔詹說:「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

建議固守待援。

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楚國過於強大也是齊國不願意看到的,因此齊國必定會出兵相助。

況且楚國師出無名必定不得人心,臣有一計定讓楚軍不敢進攻」。

鄭國國君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按照叔詹的計謀。

命令軍隊旌旗收起,士兵埋伏於城內。

大街上的店鋪正常營業,百姓往來如常,不准露一絲慌亂之色。

讓士兵大開城門,放下吊橋,讓城內的景象曝光在楚軍的視線中。

公子元看到此情形後,也十分的奇怪,於是立馬跑到山坡上遠眺城內情形。

只見城內確實沒什麼兵力,由於心理作用又隱隱約約看到城內花草樹木在顫動。

公子元認為其中必定有詐,於是後撤紮營再探聽虛實。

不久後,齊國聽說自己的小弟鄭國被人欺負,於是聯合宋國和魯國發兵救鄭。

公子元也知道單獨的楚國不是齊,魯,宋,鄭四國聯軍的對手。

想趁勝撤退,以保全自己的顏面。

同時他又害怕撤退時鄭國派兵拖住他,讓他面臨兩路夾擊的處境,於是下令全軍連夜撤走,人銜枚,馬裹蹄,不出一點聲響。

所有物資不要輕裝前行,以最快的速度撤回楚國。

待到第二天,叔詹登城一望,說對國軍說道:「楚軍已經撤走。

」國君說:」敵營族旗招展,物資陳列規整,不可能已經撤退。

叔詹說:「如果營中有人,怎會有那樣多的飛鳥盤旋上下呢?只是他也想用空城計欺騙我罷了!後來派人已偵查果然楚軍已撤。

這就是古代第一次使用空城計的記載,而且雙方都用上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只是羅貫中老前輩為了歌頌諸葛亮的光輝形象而杜撰的。

是將別人的事跡嫁接到諸葛亮身上的。

空城計三國時期實際上是曹操為應付呂布突襲時所用的。

這樣的嫁接事件還有很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空城計」被這三人演繹到極致

空城計,是《三十六計》的第三十二計。原文是「虛者實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也就是說,要善用疑兵,以出奇制勝。歷史上,有三個人把「空城計」用到了極致。1、諸葛的西城《三國演義》第九十五...

三國演義諸葛孔明空城計的故事

三國時, 蜀國丞相諸葛亮錯用馬謖, 失去街亭後, 只有2500 軍士駐守在西城縣。忽然, 哨兵飛馬來報: 」司馬懿引大軍15 萬, 往西城蜂擁而來! 」這時, 諸葛亮身邊無一員大將, 只有一班文...

你所不知道的空城計

最近吳秀波主演的虎嘯龍吟正在熱播,其中空城計那段通過幻境演了出來,都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部片子也是表達了對空城計的看法,這部片子是根據小說三國演義的內容進行拍攝,其實正史中諸葛亮並沒...

空城計不僅糊住了司馬懿,也騙了你

看三國的的都知道空城計,孔明一人城頭彈琴,彈走了十五萬大軍! 孔明錯用馬謖, 失去街亭後, 只有2500 軍士駐守在西城縣。忽然, 哨兵飛馬來報: 」司馬懿引大軍15 萬, 往西城蜂擁而來!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歷史深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原文: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譯文:與敵比較,我們的力量本來就顯薄弱,如果進一步顯空虛,就會讓敵人難以揣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