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為什麼救蘇軾的全是他的昔日敵人

文章推薦指數: 83 %
投票人數:12人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國北宋大文學家蘇軾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數次被貶,又數次起用。

最為驚險的一次,差點被皇帝滿門抄斬,而救他的,竟全是昔日的敵人。

故事所說的,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公元1079年三月,蘇軾由徐州調任湖州,寫了一篇《湖州謝上表》,本來只是例行公事,說下自己已經到了湖州,感謝皇上的信任,自己會兢兢業業、努力工作之類的話,不曾想結尾的時候沒忍住,犯了老毛病發了幾句牢騷,表達了對朝廷推行新法的不滿。

這一發牢騷不要緊,沒成想竟惹出大禍來。

《湖州謝上表》傳到朝廷後,被有心之人發現,上奏宋神宗,說他的詩和作品裡,有很多都是在譏諷朝廷,蘇軾的影響力又很大,這樣造成的影響很惡劣。

證據越搜集越多,宋神宗異常憤怒,於是派人羈押了蘇軾。

在羈押之後的審判中,蘇軾承認了自己詩中對朝廷推行新法的譏諷。

後續又牽連出一大批當朝官員,保守派為首的司馬光也在牽連當中。

「烏台詩案」發生後,關於怎樣處置蘇軾,宋神宗也很為難。

一方面,蘇軾罪名成立,按理說應當把蘇軾斬首示眾;另一方面,宋太祖早年早有誓約,士大夫如果不是犯了叛國謀逆之罪,不能判處死刑;還有一方面,李定、舒亶、王珪這些一心想置蘇軾於死地的大臣還在拚命勸諫殺了蘇軾。

眾所周知,蘇軾進入朝政之時,恰逢王安石推行新法,因對新法不甚認可,多次上書皇帝請求停止新法的推行,由此引得王安石等變法革新派的不滿,王安石還曾經貶過蘇軾;而另一邊保守派的諸多大臣,因和蘇軾政見一致,被蘇軾引為知己,經常互寫詩文對唱。

就在蘇軾陷入這等危機之時,昔日的「保守派」好友卻無一人出言相救。

眼看著蘇軾即將被斬首示眾,其弟蘇轍再也坐不住,上書神宗,請求自降官職,想以此換取減少兄長的罪行。

蘇轍雖為朝廷重臣,但畢竟是蘇軾的弟弟,本來「連坐」的責任都無法逃脫,求情之事怎能成功。

就在這時,往日蘇軾眼中的「姦邪小人」、「新進人士」紛紛跳了出來,宰相吳充、重病的曹太后,都力勸神宗網開一面;革新派章惇為了營救蘇軾,不惜與宰相王珪翻臉;就連曾經針鋒相對的頭號政敵王安石,也勸說神宗:「安有聖世而殺才士者乎?」

至此,蘇軾才逃過一劫。

而救他的,卻大多是他的昔日政敵!

經歷「烏台詩案」後,蘇軾的心境變了,作品的風格也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他仿若看到了更多以往不曾看到的東西。

我們經常感嘆:落難之時方知人情冷暖。

而發生在蘇軾身上的,除了人情冷暖,還有有才之士彼此間的惺惺相惜。

諸如王安石、蘇軾之人,或許政治上各持不同意見,但私下對彼此的才能卻認可仰慕,不為政治鬥爭而讓私下友情成為犧牲品,其瀟洒飄逸,開朗豁達的人生態度,足以令後人敬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安石和蘇東坡:是真名士自風流——黃佐鴻

王安石和蘇東坡是北宋兩位著名的文學家,同為唐宋八大家。王安石還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二人早年因為政治主張的不同,互為政敵,蘇東坡也因阻礙王安石變法,遭到貶官。雖然二人互在政治上爭鬥,但...

你知道「烏台詩案」是因為哪首詩而起嗎?

烏台詩案,是北宋年間的一場文字獄,蘇軾被抓進烏台,被關4個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

烏台詩案與蘇軾

元豐二年 (公元1079年)七月,蘇軾湖州任上,遭皇甫遵等人逮捕入獄,蘇軾被指在詩文中歪曲事實誹謗朝廷。因為御史台被稱為烏台,所以此案被稱為烏台詩案。烏台詩案完全是莫須有的,是一場典型的文字獄案...

宋朝的文字獄烏台詩案受牽連的受害人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宋朝發生了一起較大的文字獄,史稱「烏台詩案」。烏台詩案發生的具體時間是公元1079年,整個案件歷史將近半年的時間,涉案人員不少,那麼烏台詩案的受害人是誰,受害人都受到了何種傷害?如...

詩人蘇軾的生平

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 歐陽修,...

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

在回黃州的路上,蘇軾心中百感交集,憤恨?屈辱?還是無奈?還是都有吧,回想自己曾經是多麼的榮耀,得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賞識,高中進士,年紀輕輕就已經名動京城,「一門父子三詞客」更是傳遍天下。而自己也想...

蘇軾北宋書法家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