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混戰之初,曹操「眾寡糧單」。兵少,尚可招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軍閥混戰之初,曹操「眾寡糧單」。

兵少,尚可招募;糧單,則軍隊越多,越養不起。

曹操早時因處於內線作戰,沒有時間和條件令軍士屯墾。

及打敗汝潁黃巾軍以後,始得在許下興辦民屯。

有力地支持了戰爭,成為曹操所以能變弱為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國分立局面形成以後,曹魏於與吳、蜀交界地區屯駐重兵,糧食需求量甚多,於是軍屯乃應運而生。

  《晉書》卷26《食貨志》載東晉初年應詹給晉元帝上表言曹操「於徵伐之中,分帶甲之士,隨宜開墾,故下不甚勞,而大功克舉。

」這個材料為史家所常引用。

但操分兵屯田的情況如何?曹魏軍屯究竟從何時開始?應詹均未講清楚。

《晉書》卷1《宣帝紀》言:

  (司馬懿)遷為軍司馬,言於魏武曰:「昔箕子陳謀,以食為首,今天下不耕者,蓋二十餘萬,非經國遠籌也。

雖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

」魏武納之,於是務農積穀,國用豐贍。

  從司馬懿的話來看,好似在他提出施行「且耕且守」的建議以前,尚未辦過軍屯。

按司馬懿在操手下作軍司馬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即操臨死前一年,這樣,就是操立即將司馬懿的建議付諸施行,也不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使得「國用豐贍」。

前已敘及,夏侯惇領陳留、濟陰太守時,曾「身自負土,率將士勸種稻」,這個措施倒是具體而可信的,但屬於個別將領臨時勸耕性質,也未足視為曹魏即已正式興辦了軍屯。

又如《三國志》卷15《劉馥傳》的記述:

  太祖方有袁紹之難,謂馥可任以東南之事,遂表為揚州刺史,馥既受命,單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數年中,恩化大行,百姓樂其政。

流民越江山而歸者以萬數。

於是聚諸生,立學校,廣屯田,興治芍陂及茹陂、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

官民有畜,又高為城壘,多積木石,編草苫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建安十三年卒。

  劉馥以揚州刺史召集流民,廣為屯田,顯然搞的是民屯。

只因地近強敵,不能不積極防禦,故軍事色彩較為濃厚。

《三國志》卷16《倉慈傳》言:「建安中,太祖開募屯田於淮南,以慈為綏集都尉」。

既以「綏集」名官,即寓有保民綏邊之意。

《三國志》卷54《呂蒙傳》言曹操「使廬江謝奇為蘄春典農,屯皖田鄉,數為邊寇」;同傳又言曹操所置廬江太守朱光「屯皖,大開稻田」,為呂蒙所攻禽,廬江亦失守。

從以上事實看,魏在與吳交界地區開辦民屯是不安全的,只有令駐軍兼辦軍屯,才是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長策。

司馬懿後來向操建策舉辦軍屯,當亦有鑒於此而發。

  據《三國志》卷13《王朗傳》注引《魏名臣奏》載王朗上曹丕奏曰:

  舊時……有警而後募兵,軍行而後運糧,或乃兵既久屯,而不務營佃,不修器械,無有貯聚,一隅馳羽檄,則三面並荒擾,此亦漢氏近世之失,而不可式者也。

當今華夏已安,而巴蜀在劃外,雖未可偃武而弢甲,放馬而戢兵,宜因年之大豐,遂寄軍政於農事。

吏士小大,並勤稼穡,止則成井裡於廣野,動則成校隊於六軍,省其暴徭,贍其衣食。

  王朗以上的話講得比較具體而周到。

可知到曹丕統治之初,軍屯尚未大規模興辦,更談不上有什麼效果。

曹丕在位只六年,且前兩年滿足於孫權稱臣的虛榮,未能乘吳蜀交兵之際,圖取漁人之利,及孫權侍子不至,始興兵致討。

《王朗傳》言曹丕於黃初三年(222年)征吳,過許昌,「大興屯田」。

辛毗等亦勸丕暫息用兵,「則充國之屯田」。

丕於其在位之第六年最後一次征吳返歸途中賦詩,亦有「興農淮泗間」之句,說明曹丕時軍屯已開始興建。

前已言及黃初中設置專掌軍國支計的度支尚書及其下屬機構,也表明了軍屯已興辦的事實。

只因尚在初建階段,成效未著,故史書失載。

  曹叡景初中(237至239年),蔣濟上疏言:「二賊未誅,宿兵邊陲,且耕且戰,怨曠積年」。

說明曹叡統治晚期,臨近吳、蜀地區已開辦軍屯多年,致使士兵與其妻室「怨曠積年」。

所以我們說:曹操時期的屯田基本為民屯,軍屯頂多也是剛開始籌辦。

曹丕、曹叡時,民屯繼續發展,但也已出現弊端,如曹丕時聽任典農治生;曹叡時因興宮室而勞民傷農。

因之民屯的成效受到了影響。

至於軍屯,則已正式興辦,且有一定的發展。

  至齊王芳時,民屯更形衰落,而軍屯則有長足發展。

司馬懿是興辦軍屯的主要人物。

如前所述,司馬懿在曹操時即建議令邊防軍且耕且守。

司馬懿不僅十分重視軍糧的生產,並且善於發現和使用優秀人才,鄧艾就是由司馬懿一手培植起來的佼佼者。

《三國志》卷28《鄧艾傳》言:

  時欲廣田畜谷,為滅賊資,使艾行陳、項以東至壽春。

艾以為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引水澆灌,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乃著《濟河論》,以喻其指。

又以為昔破黃巾,因為屯田,積穀於許都,以制四方。

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以為大役。

陳蔡之間,土下田良,可省許昌左右諸稻田,並水東下。

常有四萬人,且田且守,水豐常收三倍於西。

計除眾費,歲完五百萬斛,以為軍資,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斛於淮北,此則十萬之眾五年食也。

以此乘吳,無往而不克矣。

宣王善之,事皆施行。

  正始二年,乃開廣漕渠,每東南有事,大軍興眾,泛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艾所建也。

  《晉書》卷26《食貨志》在以上引文下添了一段文字:

  遂北臨淮水,自鍾離而南,橫石以西,盡沘(或作「泚」)水四百餘里,五里置一營,營六十人,且佃且守。

兼修廣淮陽、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潁,大治諸陂於潁南、潁北,穿渠三百餘里,溉田二萬頃,淮南、淮北皆相連接。

自壽春到京師,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

  關於鄧艾開廣漕渠的時間,由於古書記載有異,今人看法亦多不同。

按鄧艾受到司馬懿賞識,在懿為太尉時。

懿「遷太尉」在曹叡青龍三年(235年),那時司馬懿的強勁對手諸葛亮雖已於前一年死去,但懿仍在長安駐防。

及青龍四年,遼東軍閥公孫淵叛魏,曹叡乃征懿「詣京師」,籌備率軍往討公孫淵事宜。

是時曹叡「大修宮室,加之以軍旅,百姓飢弊」。

懿在出軍前諫叡「宜假絕內務,以救時急」。

至景初二年(238年),懿始率步騎四萬從京師出發,往討公孫淵。

懿在京師稽留達年余,鄧艾以計吏得見懿,並被懿闢為太尉掾。

景初二年(238年)年底,懿自遼東歸來,經過河內郡汲縣時,突然接詔令火速奔還。

及懿到洛,已是次年正月初,曹叡病勢垂危,於是大將軍曹爽與懿並受遣詔輔少帝曹芳。

芳即位,爽、懿並領尚書事,估計即在是年(239年),鄧艾遷為尚書郎。

《晉書》卷1《宣帝紀》言懿於正始元年(240年)「節用務農」,此與《三國志》卷28《鄧艾傳》所言「時欲廣田畜谷,為滅賊資」的記述正相符合。

故鄧艾可能即於是年奉命行陳、項以東至壽春視察,因而提出在淮河南北進行大規模分兵屯田的建議,被懿採納,「事皆施行」。

《三國志》卷28《鄧艾傳》言艾「正始二年,乃開廣漕渠」。

《晉書》卷1《宣帝紀》則言正始三年(242年)三月司馬懿奏穿廣漕渠,始大佃於淮北」;又言正始四年司馬懿「以滅賊之要,在於積穀,乃大興屯守。

廣開淮陽、百尺二渠,又修諸陂於潁之南北萬餘頃,自是淮北倉庾相望,壽陽至於京師,農官屯兵連屬焉」。

按《宣帝紀》正始三年及四年的記述既重複,又頭緒不清。

《鄧艾傳》則系陳壽專門記述鄧艾之事,自然較為可靠。

《通鑑》採用了《鄧艾傳》的記述。

但《宣帝紀》言鄧艾在淮、潁二水修築水利完成於正始四年的說法尚符合事實,因到正始四年晚些時候或稍後,鄧艾就被調往關西參征西將軍夏侯玄軍事。

總起來說,鄧艾是於正始元年(240年)往淮南北視察,並提出了在淮南北大搞軍屯的建議,正始二年乃開始修廣漕渠。

大致經過兩年時間,至正始四年鄧艾在淮潁二水修建的水利工程基本完成,往後出現了「淮北倉庾相望,壽陽至於京師農官屯兵連屬」的盛況。

由後一句可知淮南北不僅有規模龐大的軍屯,而且農官管理下的民屯,也廣泛存在著。

  鄧艾不僅在淮南北興辦屯田有很大功勳,他到隴右後也有突出業績。

《三國志》卷28《鄧艾傳》載司馬炎泰始三年(267年)段灼上疏說:

  昔姜維有斷隴右之志,艾修治備守,積穀強兵,值歲凶旱,艾為區種,身被烏衣,手執耒耜,以率將士。

上下相感,莫不盡力。

艾持節守邊,所統萬數;而身不難仆虜之勞、士民之役,非執節忠勤,孰能若此。

  鄧艾不僅為軍士屯田如此辛勞,他任城陽相、汝南太守時,也同樣注重農事,史言他「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

他任兗州刺史時上言說:

  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

……今使考績之實,在於積粟富民,則交遊之路絕,浮華之原塞矣。

  可見鄧艾不僅自身注意積粟,而且還主張把能否積粟作為考核官吏的準則。

  在講述鄧艾興農積粟的事跡時,也不要忘記司馬懿對鄧艾的支持,在《晉書》卷1《宣帝紀》的記載上,往往把鄧艾在淮南北搞屯田的事說成是司馬懿的功勞。

司馬懿是在淮南北搞軍屯的決策者,鄧艾是執行者。

《晉書》還有類似的記載,如《晉書》卷37《宗室·安平獻王孚傳》:

  安平獻王孚,……宣王次弟也……出為河內典農……明帝嗣位……轉為度支尚書……孚以為禽敵制勝,宜有備預。

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宜預選步騎二萬,以為二部,為討賊之備。

又以關中連遭賊寇,谷帛不足,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邦,秋冬習戰陣,春夏修田桑。

由是關中軍國有餘,待敵有備矣。

  可是《晉書》卷1《宣帝紀》及《晉書》卷26《食貨志》均言司馬懿「表徙冀州農夫或農丁五千佃上邽」。

究竟徙冀州農丁五千佃上邽的事是誰主辦的呢?看來是度支尚書司馬孚先提出建議,經太尉司馬懿同意並表請明帝批准後交司馬孚執行的。

由於司馬孚先提出具體意見,所以《司馬孚傳》講得很具體而詳盡;由於司馬懿支持了司馬孚的意見,所以史臣也歸功於司馬懿。

古史中類似這樣的記述往往而有。

  除了淮河南北與隴右兩大軍屯基地以外,其他沿邊地帶的軍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在正始年間,征南將軍、都督荊豫諸軍事的王昶,在新野一帶「廣農墾植,倉谷盈積」;征東將軍、都督青、徐諸軍事的胡質,也「廣農積穀,有兼年之儲。

置東征台,且佃且守」。

另外,嘉平二年(250年),鎮北將軍劉靖令軍士千人,「導高梁河,造戾陵遏,開車箱渠」,「溉灌薊南北三更種稻」。

至景元三年(262年)謁者樊晨又對劉靖創建的工程加以擴修,」水流乘車箱渠自薊西北逕昌平,東盡漁陽潞縣,凡所潤含四五百里,灌田萬有餘頃」。

  曹魏軍屯生產者主要是現役正規軍,他們在督將率領下,五里置一營,每營六十人,且佃且守。

士兵與家口分離,採取什二分體制,即十分之二的士兵回去探親,十分之八的士兵從事農耕和戰守。

所收糧谷全部交由度支系統的官吏保管分配。

軍士的衣食等生活用品從所收糧谷中撥給。

士兵回家期間的稟賜常被停發。

由於士兵皆為強壯勞動力,且水利灌溉條件優越,故淮南北四萬人每年勞動所得除掉開支外,政府尚可得谷五百萬斛,成為日後晉滅吳的重要經濟基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探究曹操戰勝諸侯、成就霸業的根本性原因

戰爭,不僅是雙方軍事實力、指揮謀略的比拼,而且是經濟實力、政治因素的較量。戰爭不僅講究天時、地利,而且最重要的人和。這個人和,已經不能簡單理解為軍事方面謀劃和配合,更有人心向背、民心所向。三國...

軍師聯盟真真假假,這才是真正的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里舞陽村(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出身士族,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三國通史——推行屯田制

公元196年 推行屯田制 東漢末年以來,戰爭頻繁,百姓流離,大批土地荒蕪,糧食極度匱乏。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曹操接受毛的建議,於公元196年下達了「置屯田令」,並設置官員,專門負責屯田事宜。屯田分...

初,曹公恐江濱郡縣為權所略,徵令內移。

 民屯起自曹操都許之歲(196年),至魏亡(265年)始止,前後共七十年。軍屯倡於建安之末,至魏亡未止。故屯田可謂與曹魏之興亡相始終。曹魏對屯田經營之勤,效果之顯著,在歷史上獨具特色,至今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