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諸葛亮是司馬懿一生的宿敵?別鬧了,此人才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歷史劇本,後人都喜歡把諸葛亮和司馬懿當做宿敵對手看待,搞得好像只要諸葛亮不死,司馬懿就沒有出頭之日一樣。

更有甚者,還有陰謀論者說兩人其實是好基友,雖然從不相識,但是心心相印,雙方都利用對方的軍事力量相互制衡,在各自的國家排除異己,控制朝政。

事實上,司馬懿與諸葛亮除了對仗五丈原,兩人可能一生都沒見過面,當然不排除兩位大佬在陣前心心相惜,遙遙相望。

司馬懿一生對手很多,曹操,曹丕,曹睿雖然是非常強勢的對手,然而他們都是司馬懿的領導,在對待司馬懿方式上,都是防範為主,他們都愛惜司馬懿的才能,很少對司馬懿動殺機。

然而有一人,他和他的兒子才是處處針對司馬懿,恨不得往死里整。

此人是曹真

曹真本來不姓曹,但是他的父親秦邵與曹操是好基友,還為了救曹操被袁術殺了,曹操傷心之際,就把好基友的兒子收為養子,還給他改名曹真。

雖然是養子,但是待遇確比親生的還好,小時候讓他跟曹丕一起生活,長大了帶著他南征北戰,培養成了一名虎將。

自然而然的,曹真和曹丕也成了一對好基友。

此時,被曹操壓制的司馬懿從中路殺出,投靠曹丕,並積極的為曹丕出謀劃策,很快也和曹丕發展成了好基友,對曹真來說,司馬懿就是無恥小三,曹真怎能容忍,因而處處針對司馬懿,曹丕組織聚會嗨皮,曹真便欺負司馬懿文人,死命給司馬懿灌酒。

司馬懿自知此時鬥不過曹真,只能忍著。

等曹丕上位,曹丕是非常看重感情的人,重用兩個好基友,畢竟基友也有親疏之分,加上老爹生前天天嘮叨司馬懿有反骨,因而一直都是曹真掌軍權,司馬懿只能輔助管理內政。

連毛主席都說:「槍桿子裡出政權」,沒有兵權的司馬懿自然鬥不過曹真,然而司馬懿也不是老實安分的主,便聯合陳群等士族力量對抗曹真的宗親力量,企圖扶持士族和寒門子弟來削弱宗親的政治力量。

雙方鬧得火熱,作為兩人兩人的共同基友曹丕樂呵樂呵得看戲,從中周旋,維持政治平衡。

曹丕駕崩,遺召指定兩位基友共同輔助朝政,曹睿繼位繼續重用二人。

此時曾經在曹丕時代叛蜀投魏的孟達在諸葛亮的挑撥下又背叛魏國,司馬懿受命平叛,僅用16天便擒斬孟達。

曹真不服。

後來諸葛亮又三次北伐,曹睿決定興師伐蜀,任命司馬懿與曹真一起伐蜀。

曹真與司馬懿打賭,各守一谷等候蜀兵。

然而曹真時運不濟,遇上了大雨,生了一場大病,在回師途中竟然一命嗚呼了。

堅挺的司馬懿又熬死了一個對手。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曹真雖然死了,曹真的兒子曹爽竟然繼承父業,繼續和司馬懿懟起來。

很不巧的是,曹爽自小也是和曹睿一起長大,是鐵哥們,也是一對好基友。

曹睿比他爹短命,36歲就掛了,死前遺召託孤司馬懿和曹爽。

曹爽自然也看不爽司馬懿,利用老爹留下來的軍權,逼迫司馬懿交出兵權,回家養老。

可惜曹爽實在太嫩,沒有趁機趕盡殺絕,終於被司馬懿逮住機會一舉發動「高平陵之變」,還被司馬懿滅了三族。

從此司馬懿消滅了最頑抗的宿敵,一發不可收拾,徹底掌控朝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最後取勝的關鍵是什麼?

司馬懿是三國時代一個並不是很出名的人物,論文采,單單一個曹植或者楊修都勝他千百倍。論謀略,他也遠不及謀定天下三分的諸葛亮,要是論武功,那更是差關羽千百個檔次。可是他最終卻笑到了最後,這其中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