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憋屈的「戰神」,抑鬱而死不說,還被評書編成反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歷史上枉死的大將有很多,從戰國時期的吳起、白起、李牧,到大秦一統中原後的蒙恬、韓信、岳飛、徐達、袁崇煥等等,不勝枚舉。


其中,在眾多冤死的將軍里,岳飛元帥無疑是最受人矚目的,雖然惋惜他的壯志未酬身先死,但是他的英勇事跡和價值取向,千百年來被後人敬仰,奸臣秦檜也跪了千百年,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不過咱今天說的這位,雖然也是宋朝的大將,但卻沒有這份「幸運」了……

他就是北宋第一名將——狄青

狄青出身貧寒,十六歲時,他的哥哥打傷人被逮捕,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之後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西夏。

朝廷下詔選擇衛士到邊疆,任命狄青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

當時前線的偏將屢次被西夏打敗,士兵大多畏懼膽怯,狄青行軍打仗時經常親自做先鋒。

作戰四年,前後大小打了25場戰鬥,中亂箭多達8次。

攻陷金湯城,奪取宥州,屠殺了砽咩、歲香、毛奴、尚羅、慶七、家口等部族,焚燒西夏儲備的糧食數萬石,收繳帳篷二千三百隻,俘虜五千七百人。

又建橋子谷城,築建招安、豐林、新砦、大郎等城堡,這些城堡都扼制著敵方要害之地。

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衝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累累戰功,聲名也隨之大振。

臨敵作戰時,披頭散髮、帶銅面具,出入敵軍中,只要狄青的身影出現陣前,西夏軍隊上下無不害怕的魂飛魄散,抱頭鼠竄,就像看見鬼一樣。

康定元年(1040年),經尹洙的推薦,狄青得到了陝西經略使韓琦、范仲淹的賞識。

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並對他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

」狄青遂發憤讀書,「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由是益知名。

」由於狄青勇猛善戰,屢建奇功,所以升遷很快,幾年之間,歷官泰州刺史、惠州團練使、馬軍副部指揮使等,皇祐四年(1052年)六月,推樞密副使。

但是有一點,北宋的樞密院是負責軍政的最高領導機關,樞密使是樞密院的最高長官,跟參知政事(宰相級)平級的。

而北宋重文輕武,北宋朝廷防範武將,從來不給予實權。

所以狄青就很尷尬了,當時各種謠言滿天飛,說皇帝賞賜給狄青的官邸里紫光沖天,他們家的狗都長起犄角。

當時的翰林學士,鼎鼎大名的歐陽修便帶頭請求將狄青調出京師,以便保全他的聲譽,但宋仁宗沒有答覆。

嘉祐元年(1056年),京師發大水,他為了避水,舉家搬到相國寺,竟在佛殿上居住,百姓對此頗有疑惑議論,朝廷便免去狄青樞密使職務,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職,離京出任陳州知州。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因嘴上生毒瘡,抑鬱而終。

皇帝追贈他為中書令,賜諡為「武襄」。

熙寧元年(1068年),宋神宗給近世將帥排名次,認為狄青從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為人深沉而有謀略,又能謹小慎微,保全名聲,有始有終,對狄青頗為感慨和思念,下令取來狄青的畫像放進宮中,並親為他御製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禮節來祭祀。

狄青出身卑微,征戰沙場,履立軍功,進入由文人們把持的朝廷要職。

後自卑於武將身份,努力讀書上進,對文臣們恭敬有加,小心翼翼,卻難逃他們的輕視嫉妒誹謗。

一生忠義品格完美的狄青,說到底,連害死自己的兇手都找不到,全因文臣的口水戰抑鬱致死,可悲可嘆。

兩宋雖富,國家積貧積弱,終朝困於異族傾擾,重文輕武實是罪魁禍首。

更讓人不平的是,在評書《楊家將》里,狄青卻是與潘仁美一樣的奸臣,設計刺殺楊宗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