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三大間諜,位列第一的竟然是其貌不揚的他!

文章推薦指數: 72 %
投票人數:11人

說到三國的文臣武將,想必大家肯定是信手拈來,比如蜀漢的五虎上將、曹魏的五子良將,還有諸葛亮、龐統、魯肅、程昱、荀彧這樣的文臣謀士,一說到這些人物,馬上就能喚起大家的印象。

但說到三國時期的間諜,大家能想到哪些呢?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盤點三國的三大間諜吧~

  • 間諜排行榜第3名:周瑜

看到周瑜,大家肯定會納悶,周瑜一個大都督,怎麼會是間諜?且聽小編道來。

赤壁之戰前,曹操為了刺探東吳的情報,特地派出說客、周瑜的同鄉蔣干,前往東吳水寨去拜見周瑜。

歷來不受重視的蔣干突然得此重任,瞬間覺得自己高大偉岸起來,滿懷激情來到了江東。

而周瑜早已為蔣干安排了一場「鴻門宴」,酒席間周瑜與蔣干暢談同鄉情,更是拉著蔣干回到自己的軍帳中要繼續談感情。

夜間,趁著周瑜睡著,蔣干起身偷偷翻看周瑜的書信,猛然發現了曹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的投降書!蔣干大驚之下,又不禁竊喜,終於辦成了一件大事,以後在曹操帳下立足也有了資本。

於是,蔣干將書信揣在懷中,悄悄溜了回去。

看到投降書的曹操大怒,不問青紅皂白就斬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

當殺完人後,曹操才瞬間頓悟自己中計了——投降書是周瑜偽造的!

果不其然,周瑜使了一招反間計,利用間諜來反間諜,間接促成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堪稱是諜戰中的經典。

雖然周瑜沒有以間諜身份出場,但他絕對是三國諜戰中不可或缺的重量級人物。

  • 間諜排行榜第2名:許攸

許攸作為一名謀士,登上間諜榜似乎有點莫名其妙,其實許攸在《三國演義》為數不多的出場中,記錄最多的還是他的間諜經歷。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與袁紹實力相當,但白馬一戰,使得袁紹損失顏良、文丑兩名大將,攻勢瞬間受挫,然而袁紹肝火太旺,向手下的謀士們撒了很多火氣,其中就有許攸。

自古兩軍交戰肯定有勝有負,袁紹指揮不力卻把黑鍋甩給了謀士們。

同時,袁紹的手下以犯事之名而抓捕了許攸的家人,實在氣不過的許攸當即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曹操早知許攸名聲,聽聞許攸前來歸順,高興的鞋子都顧不上穿就迎候許攸到來。

許攸也不含糊,馬上向曹操報告了袁紹軍隊的糧草部署,曹操派軍火燒烏巢,使得袁紹軍心動盪,最終曹操贏得了官渡之戰,為日後掃清諸侯奠定了基礎。

官渡一役,正是許攸透露了情報,才有了曹操的勝利,所以將許攸完全有實力位列間諜榜第二。

  • 間諜排行榜第1名:張松

與周瑜相比,張松沒有長相;與許攸相比,張松沒有才智。

可是就這樣一個其貌不揚、難以令人留下印象的張松,卻成為了三國時期最牛的間諜,就連周瑜許攸也無法與他匹敵!

益州牧劉璋受到諸侯張魯的威脅,為了自保,他派從事張松前往許都向曹操尋求幫助。

可惜相貌不佳的張松遭到了曹操的譏笑,羞憤難當的張松一怒之下離開了曹操。

回去的路上又被懦弱的劉璋感到悲哀,想要徹底放棄這個主子。

正巧歸蜀時途經荊州,受到劉備所厚待,張松備受感動,於是將西川地理圖獻予劉備,勸劉備取益州,願為內應,並派好友孟達、法正幫助劉備。

果不其然,回到益州後張松大力為劉備說好話,劉璋聽信其言,決定接受劉備的援助。

劉備得以順利的進入益州,一步步將益州化為己有,並漸漸與曹魏、孫吳形成鼎立之勢。

最後張松被人揭發身份而被劉璋處死,但他作為劉備安插在劉璋身邊的內應,確實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也有人說,張松賣主求榮,但在三國那個亂世中,也只有擇良木而棲才是明哲保身的辦法。

且不論張松的對錯,從諜戰的角度,張松為蜀漢的建立立了大功,更是影響後期三國局面的形成,張松位居三國間諜榜第一當之無愧。

其實在三國時代,間諜遠遠不止上面這三位,比如諸葛亮七擒孟獲,其實是諸葛亮派出了大量間諜刺探到了孟獲的軍情,才讓孟獲輸得心服口服。

只是《三國演義》中,作者羅貫中為了神話諸葛亮的形象,才刻意做出了文學性修改。

並且,在《三國演義》中讀者鮮見諜戰故事,也是因其忽略三國時期的情報暗戰而造成的。

雖然小編為大家介紹了三國的三大間諜,但這個時代的間諜與諜戰遠遠不止這些,然而小編覺得講故事得專業的人講更有趣,所以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專門描寫三國諜戰的文化懸疑小說——《三國諜影:暗戰定軍山》。

小說講述《三國演義》忽略的情報暗戰,還在小說中融入了劉備、曹操、孫權、諸葛亮、司馬懿、關羽、張飛、趙雲、曹丕、周瑜等188個三國人物,作者何慕更是為三國構造了三大情報機構:曹魏「進奏曹」、蜀漢「軍議司」、孫吳「解煩營」,用生動故事展現間諜的生死較量。

不僅如此,《三國諜影:暗戰定軍山》中還涉及了聽瓮(竊聽術)、礬書(密寫術)、陰符(密碼術)、紙鳶(通訊術)、摹跡(仿造術)……影響古今的情報秘術。

小編看完這本小說直呼過癮,對三國諜戰有了全新的認識。

想要了解三國情報暗戰的童鞋可以看看本書,小編今天就為大家解說到這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郭嘉、周瑜、諸葛亮!誰是三國第一謀士?

在小說《三國演義》和翻拍出的各種電視劇的影響下,很多人對三國時期謀士的運籌帷幄非常的敬佩。諸葛亮、周瑜、郭嘉無不是那個時期最為出色的謀士,那麼這三人究竟誰能夠稱為三國第一謀士那?

三國十大謀士排名,諸葛亮出山太晚只能列第四

東漢末年,漢室落魄,群雄紛爭,最終以曹操、劉備、孫權割據一方,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而在三國鼎立的背後,更是各大謀士雲集之場所。小編從其謀略、成就、影響、治國、才能等方面對比綜合得出如下排名,僅個人...

四位三國時期被「低調」的謀士

袁紹的首席謀士,然而沮授的才能仿佛沒有得到任何的施展,他自己也在官渡之站後淪為曹操的階下囚,當然這一切都不能怪他,因為他追隨了袁紹。袁紹並非沒有才能,數年時間從一個渤海太守發展到北方最大的軍事...

鬼使神差,曹操為何兵敗赤壁?(原創)

三國中,有名的戰役赤壁之戰,講的是孫劉聯盟一起抗曹,結果火燒赤壁,把曹操殺得大敗而告終。而曹操失敗的原因,無非是中了黃蓋的詐降書,苦肉計,以及龐統的連環計。而這些計策之中穿針引線的人竟然是蔣干。...

男人都想穿越去的年代——三國時期

三國之蜀漢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人民生活越來越艱難,故國家四處爆發動亂,起義不斷。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的亂世更是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熱血英雄,。想必很多人都閱讀過《...

只緣識人偏頗 英雄夢斷「三國」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是古代明君必備的領導素質,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如果不識人、不用人,那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說打天下、守天下,恐怕最終連性命都難保。三國亂世,豪強並起,群雄逐鹿,誰有識人之明,...

發生在三國時期的幾個諜戰小故事

《三國演義》中只有區區四個諜戰案例!《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的扛鼎之作,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文學作品。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等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