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名士要自比管仲樂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在看小說或者影視劇的時候,總是被一句「先生自比管仲樂毅,是當世賢才」確定了人設,那麼管仲樂毅是什麼人,會有這樣的影響力呢?

孔明自比管仲樂毅

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管仲少年時期便沒了父親,家中只有老母親,生活貧困不堪,為了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

後來從軍,幾經輾轉。

在齊國時,通過鮑叔牙的推薦,拜為齊國上卿,。

執政四十年,推行了許多改革政策,在國內分設各級官吏,選拔賢才,在經濟和政治上革新律法;外交上採取「尊王攘夷」的策略,幫助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被後人稱為「春秋第一相」。

華夏第一相

樂毅,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

魏國名將樂羊的後裔。

戰國燕昭王時期著名軍事家。

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合縱攻齊,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後因燕惠王的誤會,寫下名垂青史的《報燕惠王書》。

名將樂毅

管仲為相,助齊桓公稱霸;樂毅領兵,豪情氣蓋一時。

這兩個人都是國家的棟樑,在那個年代,書寫了自己的傳奇,所以,之後的名士都以管仲樂毅自比,以此來詮釋自己的才華,希望君主任用自己,建功立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夏第一相,青樓始祖——管仲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潁上人(今安徽潁上、或鄭州登封潁河上游),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

棗莊:第一丞相管仲

(公元前645年)名夷吾, 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

管仲、樂毅何許人也,諸葛亮要以他們自比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這麼一段話: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之信然。諸葛管仲輔佐齊王王霸天下,樂毅扶弱燕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