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到底有多牛?為何被諸葛亮崇拜為偶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里多次提到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那兩位是諸葛軍師的偶像沒跑嘍。
諸葛軍師已經是神人的存在了,他的偶像得有多牛逼才能擁有他這樣的小迷弟呢?答案是,他們真的很牛。
樂毅,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
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魏將樂羊後裔,先為魏昭王出使燕國,與一心想報亡國之仇的燕昭王一拍即合,被拜為亞卿,再被拜為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
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把不可一世的齊湣王像喪家犬一樣趕到臨淄,又跟屁股趕到莒邑。
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
這時齊國只有莒和即墨沒有攻下。
燕國前所未有的強盛起來。
樂毅認為單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領了齊國,也無法鞏固。
所以他對莒城、即墨採取了圍而不攻的方針,對已攻占的地區實行減賦稅,廢苛政,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保護齊國的固有文化,優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從根本上瓦解齊國。
誰知道齊國另一個牛人田單鑽了樂毅和燕惠王不和的空子,利用樂毅對兩地圍而不攻大做文章。
終使樂毅受到燕惠王猜忌,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
樂毅見勢不妙投奔了趙國,被封於觀津,號為望諸君。
樂毅和田單勢均力敵,可是騎劫和田單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結果毫無懸念,騎劫率領的燕國軍隊被殺的大敗虧輸。
燕惠王終於意識到樂毅的重要了,何況那麼牛逼的一個人在趙國效力,以後要是對燕國不利就夠自己喝一壺的。
於是就派人去趙國質問樂毅,樂毅寫了在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封信《報燕惠王書》: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於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
今王使使者數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
「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其功多者賞之;不以官隨其愛,其能當者處之。
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以所學者竊觀之,先王之舉錯,有高世之心,故假節於魏,而以身得察於燕。
先正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使臣為亞卿。
先王命之曰:『我有積怨深怒於齊,不量輕弱,而欲以齊為事。
』臣曰:『夫齊,霸國之遺教而驟勝之遺事也,嫻於甲兵,習於戰攻。
王若欲伐之,則必舉天下而圖之。
舉天下而圖之,莫徑結於趙矣。
約楚、趙、宋盡力,四國攻之,齊可大破也。
』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節,南使臣於趙。
顧反命,起兵隨而攻齊,大勝之。
輕卒銳兵,長驅至國。
齊王逃遁走莒,僅以身免。
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燕。
自五伯以來,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先王以為愜其志,以臣為不頓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國諸侯。
臣不佞,自以為奉令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弗辭。
「臣聞賢明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於後世。
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遺令詔後嗣之餘義。
臣聞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
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至於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
故吳王不寐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跡者,臣之上計也。
離毀辱之非,墮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
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者,義之所不敢出也。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也,不潔其名。
臣雖不佞,數奉教於君子矣。
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而不察疏遠之行。
故敢以書報,唯君之留意焉。
」
在信中樂毅先說明了自己為什麼要跑,自己跑路是為了不墮燕昭王識人用人的威名,同時不傷你燕惠王仁義之君的名聲,當然也直說了自己害怕被害。
接著數落了燕昭王的錯,以長輩教訓後輩的口吻教育燕昭王怎麼為君。
接著擺了自己的功勞,你燕惠王之所以現在人五人六的做你的王,我樂毅的功勞是明擺的。
再下來提出了: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
並且舉了伍子胥的例子,以證明自己這麼做的必要性。
他這個理論給戰國時期那些朝三暮四頻繁跳槽的仁人志士提供了理論支持。
直到如今,這個理論依舊在被利用。
只是在戰國時代,中央集權還沒完成,而且是縱橫家大行其道的時候,儒家還沒成氣候,忠君思想完全不像後世那麼深入人心,所以樂毅的跳槽也被認為並不違反社會道德。
後來的岳飛和袁崇煥,完全就是另外的結局。
拋開政治環境不說,樂毅面對燕昭王使者的質問,有理有據回答的確值得讓人深思,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其實你完全有另一種選擇。
*作者:田言,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大秦帝國崛起之將相譜——樂毅
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武廟,它以周朝開國丞相、軍師呂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上元元年,尊太公為武成王,以歷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
有個人沒有做到善始善終卻得到很多人的稱讚
善始善終是每個人的願望,但是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跟隨自己的意願做到善始善終,但如果能夠保持自己的本心,並且於人於己無害,對得起良心,那麼善始未必一定要善終。秦愍王趁著燕國...
「東方六國八名將」樂毅身世大起底,背景驚人!
「戰國七雄」中秦最終統一了天下,所以其他在秦東方的六國又稱「東方六國」。戰國除了「四大名將」(白起、廉頗、李牧、王翦)以外,東方六國又有八大名將,趙國占三位:趙奢、廉頗、李牧,齊國占三位:孫臏、田
戰國名將譜:「下齊七十餘城」的樂毅
樂毅這個人,也算出身於一個名將世家了,他的祖先有一個人叫做樂羊的,是魏文侯的將軍,樂羊曾率領魏軍滅掉了號稱戰國第八雄的中山國,很了不起,但是樂毅幹的事更了不起。
連破70餘城的大將樂毅,為何在滅齊之際從燕國出逃趙國?
春秋戰國時代,華夏大地分成了好多的國家,國君是數不勝數,這裡面有明君也有昏君,當然也出了不少奇葩的君主,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特別會強詞奪理的國君,燕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