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到底忠於曹操,還是漢室?其實都不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又聊回荀令君,荀xún彧yù,這個名姓雅致的人兒。

最近看到對於荀彧忠於曹操還是忠於漢室的爭論頗多,但真的有那麼多非黑即白的選項嘛,更傾向於荀彧只忠於自己的理想——澤被天下蒼生。


王佐才名

荀彧少有才名,被舉為孝廉,南陽名士何顒更是驚訝地稱他為「王佐之才」,早年也在宮中任過職,「守宮令」,注意不是守宮砂,就是個管筆墨的官職,而後因為董卓弄權,棄官還鄉,然後考察了一番袁紹,看著不能成事,轉身投入曹操懷抱,開始了「子房」生涯,當是時,初平二年(191年)。

隨後為曹操守兗州,一出雖千萬人吾往矣讓人好生嚮往,郭貢以數萬人圍城,而荀彧不顧他人勸阻,孤身赴會,不是魯肅的「單刀赴會」,連刀都沒有,就是一介書生,面對著刀光劍影,談笑自若,「嚇」退了郭貢

又擋住了呂布的虎狼之師,期間又為曹操舉薦了眾多人才,像郭嘉、荀攸、鍾繇等,可以說曹操早期的謀士班底都是荀彧帶來的,當然這也都是潁川一系的人。

迎奉天子

荀彧

其後,建安元年(196年),荀彧勸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迎來漢獻帝,官至侍中,守尚書令,也是荀令君的由來。

從荀彧提的建議來看他還是心繫天下,當然建議也對曹操有益,而這五年間也說得上君臣相知。

官渡之戰這關鍵時刻,又是荀彧的「四勝四敗」,鼓舞人心,整個北方一戰而定。


這讓曹操從一個岌岌可危的狀態,直接轉變為最有權勢的人,相信曹操也是矛盾的,在建安十五年,作《讓縣自明本志令》,還是志在征西將軍,而不是稱帝。

而荀彧一輩子也只稱明公,不言主公,可以君臣相知,可以私交甚篤,但理想有分歧,難言終老,後期曹操發布求賢令,就是在擺脫荀彧這潁川系的小圈子,而荀彧故去後,子嗣用了幾十年才達到尋常高官子弟的職位,可以說是理想的落差。

心繫天下

荀彧

侍中這官職可以入禁宮,也是皇帝的直屬職位,就像是董事長的秘書,漢獻帝一到許都就給荀彧加官,是恩寵也是籠絡

曹操作為丞相,不斷地在搶奪皇帝的權利,而荀彧則在維繫漢室的存續,曹操再一手遮天,荀彧也讓漢室多存在了十幾年,曹操有生之年都沒能稱帝。


但要說荀彧對漢室忠心也是打上問號的,建安十七年,董昭還來找荀彧密謀讓曹操「進魏公」這件事,一方面看出荀彧的地位之高,另一方面從接手漢獻帝到這已經十餘年,董昭他們都看得出曹操已經走向了「亂世之奸雄」,荀彧會看不出來,還聽之任之?十幾年還看不出一個人的政治態度,這時候還來找荀彧商議,不正說明荀彧沒有明確地擁護過漢室,也沒表露過反對曹操的心思

就這次荀彧明確地反對了,還觸怒了曹操,如果曹操被封為魏公,就可以建魏國,成就國中之國,亂世更亂,這是心繫百姓的荀彧無法接受的。

而為什麼不投靠劉備,首先荀彧出山時劉備還不知道在哪蹦躂,再者劉備也算不上漢室宗親,身邊更是一個宗族都沒有,投靠劉備的風險太大,這是荀家絕對不能下注的勢力

清勝荀香嬌韻好,只此一句,為理想活著的人都很美。

新年快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第一謀士荀彧之死

殺身明逆順,濡足救危亡。未必荀文若,甘為操子房。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初舉孝廉,任守宮令。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

曹操是否有過篡漢自立的想法?

我移動視線,腳下的大地不斷變遷;我定睛一瞧,精彩的故事還在上演 ,歷史的車輪,滿載著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不斷轉動......曹操,三國時期的標籤、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

偉大的理想主義者——荀彧

荀彧字文若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謀士。荀彧一生追求維護漢室正統,忠於漢室。有王佐之才。他把中興漢室的希望寄托在了雄才大略的曹操身上。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

荀彧之死:王者的榮耀,王佐的陰影

東漢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荀彧五十歲,他已經為曹操的霸業貢獻了二十一年才智,此時他跟隨曹操東征孫權,因病留在壽春。傍晚,曹操特意派人給他送來了一盒淮南當地的特產小吃,荀彧打開盒子,裡面空無...

第一百六十四章 荀彧之死!

書接上回卻說丞相大將軍曹操聞聽江東吳候孫權起兵來犯,徐州合肥門戶大急!一時之間曹操便急忙召集手下的文武大臣們前來商議對策!最後曹操決定起兵與江東吳候孫權決戰合肥!同時聽從了軍師荀彧的計策,便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