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首席謀士,人稱「王佐之才」的荀彧真的是自殺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曹操譽為有「巍巍之勛」的荀彧離世。

關於他的死,袁宏《後漢紀》卷三十、陳壽《三國志》本傳稱其「以優薨」,而裴注引《魏氏春秋》則記為「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范曄《後漢書·荀彧傳》所載與《魏氏春秋》略同。

儘管諸史對荀彧之死的記載不一,然而不論是認為他死於「憂」亦或是認為他死於「藥」,均是將荀彧看作他反對曹操進爵魏公,加九卿的必然後果。

荀彧的畫像

有「王佐之才」的荀彧選中了「有命世之才」的曹操,遂組成了一對黃金組合。

不論是主張擁戴漢獻帝,還是推薦大批名士為曹操所用,又或者官渡之戰與曹操同心協力,以弱勝強,擊敗最大的敵人袁紹,都是為了「拯救天下」的目的。

這過程中,曹操與荀彧也相處融洽,曹操給漢獻帝的奏表中,對荀彧的讚美之詞連篇累牘,細讀其文,可以看出不完全是應付公事,其中頗有真心的欣賞。

二人關係的轉折點出現在赤壁之戰。

曹操以垂暮之年,操全勝之局,而慘敗於孫劉聯軍之手,數十年積聚的戰船,一部分被孫劉聯軍燒毀,一部分害怕被敵人所得自己燒毀,沒有了水軍,可以說在有生之年沒有了吞併江東的希望。

對於漢室中的劉家人,荀彧並不在意,但漢朝的名分是曹操統一天下,更新政治的重要保障。

而曹操試圖篡漢,說明他不再以統一天下、拯救亂世為己任,他違背了年輕時的初衷,也違背了與荀彧共事的基礎,所以荀彧要反對曹操即魏公之位,而曹操也知道荀彧不可能屈服,決定逼迫荀彧自盡。

袁曄《獻帝春秋》記載了荀彧死訊在吳、蜀之地的流傳。

茲引於下:彧卒於壽春,壽春亡者告孫權,言太祖使彧殺伏後彧不從,故自殺。

權以露布於蜀,劉備聞之,曰:「老賊不死,禍亂未已」。

軍事聯盟劇照

據《三國志·陸瑁傳》,袁迪與孫吳丞相陸遜之弟陸瑁相游處。

故可推知,袁曄所載荀彧死訊流傳吳、蜀之事並非杜撰。

《獻帝春秋》一書亦見於《隋書·經籍志二》,與信史荀悅《漢紀》、袁宏《後漢紀》等同列。

從上引可知,壽春逃亡者誤傳了荀彧死因,可見其並非曹方高層。

但非高層者關注荀彧、並將荀彧之死當作忠於漢室,可見荀彧在曹操統治區具有一種忠於漢室的形象。

誤傳的消息無疑為孫權方所接受,才會繼而「露布於蜀」。

劉備之語亦表明他認可荀彧對漢室的忠心。

壽春逃亡者、孫權、劉備分別代表了割據的三方。

荀彧雖為曹操謀主,其忠心漢室的形象卻得到三方的一致認同,並被認為這是荀彧之死的原因。

建安十七年(212)董昭一班人等為了擁立之功,向漢獻帝提議,封曹操為魏公,(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因為當時荀彧的地位與名望,董昭便去找荀彧商量這件事情,如果荀彧能夠同意那麼這件事將會好辦的多。

但是荀彧的回答卻是「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很簡單曹操應匡復漢室,維護國家,對於加封魏公荀彧反對。

曹操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史書記載「太祖由是心不能平」,這件事情曹操記住了。

還是在這一年曹操征孫權,讓荀彧到譙縣勞軍,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

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

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今天的安徽壽縣),不久之後荀彧死了,(史書記載是:以憂薨)年五十歲,諡敬侯,後又被追贈太尉。

荀彧死因: 荀彧之死就目前而言有三種說法:1.憂鬱而死 2.服毒而死 3.因為不殺伏皇后而死。

最靠不住的就是第三條了,易中天老師在其品三國中對此有詳解認為不靠譜,而裴松之做注的時候就說:「雖在庸人猶不止此」,呂思勉先生也說:「一望而知其是附會之談」。

所以第三種的說法及其不靠譜裴松之引《魏氏春秋》中說:「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

咸熙二年,贈彧太尉。

彧別傳曰:彧自為尚書令,常以書陳事,臨薨,皆焚毀之,故奇策密謀不得盡聞也」。

就是說曹操給荀彧了個空盒子,荀彧看到後就服毒了。

曹操可能送了也可能沒送這些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此事荀彧和曹操在政見上、理想上、抱負上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此時曹操的功勞已經越來越大,權力也越來越大;勢力也越來越大,隨著這些東西的不斷增長他的野心也會不斷的擴大,以至於達到了加封魏王要自立國家的地步。

荀彧此時已經看出了曹操的政治野心他已經不能勸回來了,不能在按著原先制定的政治綱領走了,此時的曹操已經變了。

{ 由此可以想到我們當今的政府官員在隨著地位權利不斷地增加,還能夠堅持自己的道德底線不去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的人有多少,開始的政治理想都是清正的,可在官路上走得久了是否會出現「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借著權力去干違背道德與良心的事情 } 。

此時的荀彧真的鬱悶了,輔佐曹操了這麼多年,其路線已經改變,不再是奉主上、秉至公、扶弘義了,這個時候荀彧矛盾了是繼續幫助曹操還是不幫,幫,那只能進一步推動曹操的地位不斷漲高,違背自己匡扶漢室的願望;不幫,那自己又是什麼,是曹操的謀士應當忠於主公。

在矛盾之下、抑鬱之下荀選擇了,他以死來結束了這個矛盾的問題。

荀彧死後從史書中沒有看到曹操的任何表態,荀攸死後曹操還流涕一番,但荀彧這就直接什麼也不說。

第二年也就是建安十八年,荀彧死的第二年曹操加封魏公這可能是曹操對於荀彧之死的表態或者答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逼死荀彧,是不是太無情了?

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謀士,也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功臣,在地位和作用上來看,相當於劉備得到了諸葛亮,可見功勞之大。荀彧一生幫助曹操推薦了很多人才,包括鍾繇、戲志才、荀攸和郭嘉等人,每次曹操對外征伐,...

第一百六十四章 荀彧之死!

書接上回卻說丞相大將軍曹操聞聽江東吳候孫權起兵來犯,徐州合肥門戶大急!一時之間曹操便急忙召集手下的文武大臣們前來商議對策!最後曹操決定起兵與江東吳候孫權決戰合肥!同時聽從了軍師荀彧的計策,便命令...

荀彧之死的幾點思考

三國志的原文: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以彰殊勛,密以咨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彧疾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