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只是性格使然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在敗走麥城前,在襄樊戰役中大展神威,一戰威震華夏,逼得于禁投降,龐德身死,可以說當時若有人說關羽年事已高,不堪征戰,是沒有人相信的,然而在此之後,關羽竟然丟掉堪稱北伐決勝之地的荊州,最終造成諸葛亮六次北伐均無功而返,可見這一次的失敗對蜀漢造成的損失之大,對於關羽失了荊州,大多人都認為是關羽剛愎自用,陣前大意,最終才被呂蒙白衣渡江在後,曹魏大軍在前,失了荊州,可謂英雄末路,讓人感慨。

那這份自負的性格是如何造成當時慘敗局面的呢?

比較直接的原因,是因為關羽的政治眼光不足。

要知道諸葛亮自隆中與劉備探討天下大勢之時,就曾提出了聯孫抗曹這條道路,從長遠利益來看,當時無論是孫吳還是蜀漢,都無法以自身的力量打到其他兩個強敵,從昔日孫權借荊州的南郡給劉備就可以看出,和則兩家共贏,蜀漢可以讓荊州南部四郡與漢中連在一起,支援方便,而東吳則可以藉助劉備的力量,分擔掉一部分來自曹魏的壓力,專心守護揚州。

因此在當時,孫劉兩家的關係是十分微妙且複雜的。

那關羽又是如何對待這一份隨時有可能破裂的聯盟關係的呢?

關羽覺得自己有勇有謀,不需要孫吳的結盟,於是,當孫權想通過聯姻建立起更為牢固的關係的時候,不惜派出使者來到荊州,請求關羽將女兒嫁給他的兒子,兩家結為親家。

如果當時關羽婉拒,或許孫權還能找個台階下,但他直接說虎女不嫁犬子,那就很有意思了,這可是直接將「生子當生孫仲謀」的孫權給狠狠羞辱了一番。

正因為關羽看不透當時的政治局面,加上性格使然,直接導致孫劉聯盟就此破裂,在這上面,關羽的眼光與性格要付全部責任。

不僅如此,關羽還在這件事後太過麻痹大意。

要知道當時他辱罵了孫權,那就意味著關羽要在荊州直面曹操,同時還得暗中防範孫權隨時可能到來的報復。

最初,他還有一點防範之心,在北伐時留下了部分士兵守護後方,但時間一長,他看東吳沒了動靜,自然就輕視了孫吳隨時可能發起的進攻,於是他就將在後方守衛的士兵派到了北方戰場上,也正因為他讓後方失去了守護的屏障,導致後來孫權的大軍長驅直入,沒多久南部四郡就盡在孫權手中。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關羽的自負與驕傲。

要知道當時呂蒙與關羽隔江相望,並非無所事事,而是將關羽的脾性摸了個透,並針對關羽的性格設下計謀。

他深知如果自己「因病」離開陸口,關羽得知後必定少了防備,則大事可期。

孫權得知了呂蒙的計劃後,當即派陸遜接替呂蒙的位置,為了進一步降低關羽的防備之心,陸遜還特意修書一封,大書特書關羽的光輝戰績,特別是此前水淹七軍這份「不世之功」,就連韓信破趙都比不上。

就這樣,關羽這位戰場萬人敵竟然被馬屁沖昏了頭腦,要知道既然陸遜對自己如此崇拜,自己還那麼防範著他幹嘛呢?正因為在這樣的心理下,關羽撤走了後防的士兵,最終被孫權率軍偷襲,一敗再敗,直到最終兵敗身死,結局已無法挽回。

上述的種種原因,總結起來其實就是關羽的性格決定了他悲慘的結局,一代名將最終身首異處,死無全屍,不僅讓人感慨,只是後來無論劉備如何後悔哀嚎,也換不回這座重鎮荊州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