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教你如何讀書才能改變自身氣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讀書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曾經困擾過無數讀書人,尤其在重視讀書的中國,對於讀書意義的探討從未停止過。
有人說,讀書就是為了謀求更好的出路;有人說,讀書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也有人說,讀書是為了愉悅身心……很難說哪一種讀書觀才是真正正確的,每一個讀書人,都有著自己的讀書目標。
在一年一度的高考日,我們再次討論讀書的話題,看看一生追求完美的曾國藩又是持哪種讀書觀。
有人說,曾國藩的讀書觀是十分「另類」的。
在他生活的年代,讀書人最好的出路就是通過科舉進入官場。
這也是知識分子改變自己命運最好的方式。
無疑,曾國藩是這條路上成功者和受益者。
然而,談起為什麼讀書,曾國藩卻給了我們一個不同的答案。
01
讀書不為做官,能改變人的氣質
曾國藩一直認為,讀書的目的不是只為了做官。
因此在教育子女時,他並沒有強行要求子女按他的意願成長。
在他的支持下,兩個兒子都沒有走科舉之路,大兒子選擇西學成為晚清著名外交家;二兒子也選擇了他一竅不通的數學,最後把圓周率推算到了小數點後面100多位,在世界範圍內都領先;就連嫁過門的兒媳婦都在他的教導下成為當時有名的才女。
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讀書重要,但如何教子女讀書,曾國藩的主張即便放到今天都不過時,仍然非常有借鑑意義。
他曾說「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以圖自衛其身。
」就是說讀書對人生有兩個關鍵的作用,一是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另一個就是形成屬於自己的專業特長,可以立足於社會。
在多封家書中,曾國藩對下一代讀書的要求是「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他說,少年不可怕丑,須有狂者進取之趣,提出「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的。
02
曾國藩的讀書之道
彎既然曾國藩並不主張帶有功利性的去讀書,那麼書,要怎麼讀才對呢?在此,曾國藩教給孩子的讀書方法主要有3條。
第一,要讀經典
因為曾國藩自己本身就是儒家標準的知識分子,所以他教曾紀澤讀書,從小就很有規劃,主要是以《十三經》和《二十三史》為根本。
按曾國藩的觀點來說,這些都是經歷過時間考驗的經典中的經典,而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這是最值得後人學習與吸取的。
所以,讀書最大的捷徑,就是讀經典。
第二,「一書不盡,不讀新書」
在讀書上,曾國藩一項主張一本沒讀完,就不要忙著去讀其他的書,這實際上就是沉浸的讀書法。
他曾對兒子說:「凡讀書,不必苦求強記。
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
」也就是說讀書沉浸其中,其實應該是一件非常輕鬆愉快的事,不要當成任務來死記硬背。
不過,讀書應該是件輕鬆愉悅的事,但這不代表像看閒書那樣就行。
曾國藩主張看書的時候要能作札記,也就是看書的時候得學會動手,邊看邊寫,要「略作札記,以志所得,以著所疑」。
也就是要把讀書時的所感所想,不論是心得體會,還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隨手記下來,這樣才能有助於讀而後學。
後來,胡適先生就對曾國藩這種讀書作札記的方法最為推崇。
第三,就是培養個人的讀書興趣與方向
曾國藩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老大曾紀澤不喜歡科舉考試,不喜歡八股文,喜歡西方的語言學和社會學,曾國藩就鼓勵他按自己的興趣方向去讀書。
曾紀澤是晚清最有名的外交家,也是最偉大的外交家。
他年輕的時候參加了一次科舉考試之後,他就不考了。
他對曾國藩說:「我不喜歡為了科舉考試而讀書,我不想為科舉考試而讀書。
」這在封建時代,學而優則仕,都是通過科舉考試才能飛黃騰達的時代,這簡直是駭人聽聞啊。
他幾個叔叔都說這個侄兒瘋了。
但曾國藩的反應卻是欣然同意。
後來,曾紀澤成為少數早期對西方文化非常了解的人。
老二曾紀鴻也是這樣,曾紀鴻也不喜歡科舉考試,曾紀鴻尤其不喜歡文史這一塊。
他特別喜歡數學。
後來曾紀鴻一個人憑著自己創造的方法,當時把圓周率推算到了小數點後100多位,世界範圍內都是領先的。
後來他還寫出了我們中國第一部電學專著,都是在曾國藩的支持下。
03
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讀書榜樣
「身教重於言傳」,這句話也在曾國藩身上得到體現。
他不僅要求孩子們勤奮學習,自己首先就抓住一切可能的時間讀書學習。
雖然他日理萬機,但是一有時間,他就讀書、寫字、寫詩、寫日記。
他日理萬機,但一有時間,就給孩子寫信,為他們批改詩文,還常常與他們交換學習、修身養性的心得體會。
在孩子們眼中,曾國藩既是父親又是朋友;既是經師又是人師。
他贏得了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他的孩子們都非常欽佩、崇拜他,把他視為自己的人生偶象和座標。
或許,這才是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最好的教育吧。
- END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拙誠學堂(zhuochengWH)」。
曾國藩家風(二):曾國藩教子之道,堪稱後世楷模!
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被譽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是一個傳奇,而他的家族同樣傳奇。兩百多年來,曾氏後裔有成就的多達240餘人,大多成為學術、科技、文化領...
曾國藩不願兒子參加科考 並非憤世嫉俗 早已安排門路
1838年,27歲的曾國藩進京參加會試,金榜題名。並以殿試三甲第四十二名的成績,賜同進士出身,從此步入官場。可以說,曾國藩一生榮辱、半世功名,都與這次會試有關。沒有這次會試,曾國藩搞不好就一輩子...
曾國藩給我們的人生啟迪 教我們如何教育孩子
曾國藩晚年曾多次說過,我這一生無一日不讀書。那麼曾國藩作為一代大儒,為什麼在功成名就之後,依然把讀書作為自己的每日必修課呢?讀書在他的人生中,為什麼會如此重要?在曾國藩生活的年代,讀書人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