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死兩代國君和眾多功臣,但這並不是司馬懿成功奪權的根本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部《虎嘯龍吟》掀起了魏晉熱,司馬懿奪取魏國政權的歷史事件為觀眾所熱議。

司馬家族奪取政權,有其歷史的偶然性,司馬懿長壽,魏國幾代君主短命,給其奪權創造條件;同時,經濟基礎、社會思想以及曹魏政權的執政失誤是司馬奪取天下的主要原因。


司馬懿奪權歷程

1、曹操時期,強征入府,不被信任

司馬懿出身河內世家大族。

公元201年,22歲的司馬懿被曹操召入府中任職,司馬懿不想為曹操效力,以自己患風痹病為藉口,絕了應召。

公元208年,曹操用強制的手段應召司馬懿為文學掾。

司馬懿是曹操晚年的謀士之一,曹操對他並不信任,時常叮囑曹丕,司馬懿可能是毀壞曹魏江山的人,顯然曹丕沒有聽取父親的忠告。

在曹植、曹丕世子之爭時,司馬懿是曹丕的擁護者,與陳群、吳質、朱樂是曹丕最得力的親信。

曹丕戰勝了曹植,成為魏王,隨後稱帝,司馬懿成為了開國功臣。

站隊成功,奠定了司馬家族在曹魏帝國的特殊地位。

2、曹丕時期,輔政大臣,由文轉武

曹丕稱帝後,在政治上與世家大族妥協,推行九品中正制,在軍事上倚重曹氏、夏侯氏邊緣宗親,對於威脅到自己帝位的近支宗室,嚴密控制,曹植、曹彰等人才華橫溢,不為所用,形同囚犯。

隨著三國鼎足之勢形成,主戰場主要分布在關中、荊州、揚州等地區,統軍元帥均為曹氏、夏侯氏親貴,第一代的元勛曹仁、夏侯惇等人相繼去世後,第二代的曹真、曹休、夏侯尚成為宗室主要將領。

夏侯尚在226年去世,曹氏宗親軍權開始旁落。

曹丕在227年去世,臨終前令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為顧命大臣,宗親與士族比例為2:2,陳群與司馬懿都是曹丕的親信,顧命大臣相互制衡。

曹丕兩度伐吳,司馬懿留守許昌,掌握部分軍權,由文臣向統帥轉變。

3、曹睿時期,二度輔政,國之棟樑

曹睿稱帝後,魏蜀戰爭頻發。

魏明帝即位伊始,諸葛亮就開始策反由蜀國投降魏國的孟達,司馬懿率軍斬殺孟達,平息了這次叛亂。

同時,魏明帝令司馬懿督荊、豫二州諸軍事,司馬懿成為荊州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

此後,諸葛亮五出祁山,西北軍事長官曹真去世,司馬懿接替曹真都督雍、梁二州諸軍事,曹魏三大軍區司馬懿擔任兩個最高長官,奠定了豐富的文武官員人脈。

熬死諸葛亮後,司馬懿又率軍剿滅了遼東的公孫康,班師回朝後第二次成為輔政大臣。

曹睿病重期間,曾出台兩套輔政班底。

一是以燕王宇為大將軍,使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韂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對輔政。

曹宇是曹操之子,秦朗是曹操的養子,曹爽、曹肇是曹真、曹休之子,夏侯獻是夏侯家族成員, 5人全是宗親,曹睿對司馬懿勢力的膨脹有著清醒的認識,故意將其排除在外。

曹睿卻聽信劉放、孫資的讒言,臨終前修改了輔政名單,令司馬懿和曹爽輔政。

司馬懿與曹爽的政壇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一個是功勳老臣,一個是無尺寸之功的官二代,毫無政治經驗。

如此輔政班底,為曹魏政權的易主埋下了隱患。

4、曹芳時期:韜光養晦,奪取政權

齊王曹芳即位,曹爽和司馬懿輔政。

曹爽在輔政初期對司馬懿極為恭敬禮讓,隨著時間的推移,曹爽等暴露出了政治上的不成熟。

曹爽排除異己,妄自尊大,遭到了魏國元老的集體不滿。

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及親信三族,曹魏政權被司馬氏控制。

司馬懿的專權引發了同為元老的王凌的不滿,鎮守淮南的王凌與外甥令狐愚圖謀廢黜曹芳,立楚王曹彪為皇帝。

司馬懿引兵討伐,王凌自知不敵,服毒自盡。

司馬懿藉機將魏國王公拘捕,放置也稱,嚴密監視。

平定了王凌之亂,司馬懿回到洛陽後去世。

5、司馬懿之評價

司馬懿魏四朝元老,二代輔政大臣,文治武功堪稱魏國第一功臣,其貢獻是不容抹殺的。

在夏侯尚、曹真、曹休等宗室功勳統帥相繼去世後,司馬懿承擔著魏國對抗外敵的軍事任務,剿滅孟達,擊退蜀、吳的進犯,平定遼東,平叛王凌,功勳無人能比。

即便是面對政見不同的曹爽,司馬懿也是多次勸阻,不要貿然攻打蜀國,出於公心。

從歷史發展進程的角度來看,司馬懿對魏國的壯大以及西晉統一全國做出卓越貢獻。

司馬氏奪取天下給後人詬病頗多,主要原因是依靠詐力,既憑藉政治權力通過政變奪權奪取天下。

從曹魏皇族的角度來看,被自己人篡權和被敵人用武力征服是兩種不同的王朝終結方式,被篡權更加難以接受。

手握重兵的大臣,在王朝權力真空時奪取政權,在道義上為人不齒,但是王朝的更迭不以個人道德評判為轉移,還是基於個人實力。

對司馬懿的批評,更多的時基於道義。

6、司馬家族的奪權歷程

司馬懿去世後,長子司馬師接管了權力。

司馬師接位,完全是一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姿態,欺凌皇室,屠殺異己,引起了曹芳的不滿,254年,李豐、夏侯玄及皇后的父親張緝意圖推翻司馬師,讓夏侯玄執政,事情泄露,司馬師誅殺三人全族,廢黜了皇后張氏,又逼迫太后廢黜了曹芳。

次年,毌丘儉、文欽在壽春舉兵討伐司馬師,司馬師親征剿滅,不久去世。

司馬昭接位後,剿滅了起兵的諸葛誕。

曹髦見權勢漸失,於260年親自討伐司馬昭,被司馬昭的衛隊所殺,司馬氏代替曹氏已成定局。

此後,司馬昭派軍隊消滅蜀國,被封為晉王,位篡位做最後的準備,突然猝死。

司馬炎繼承了父親的晉王之位,隨後廢黜皇帝,改朝換代。

司馬家族奪取的直接原因

1、直接原因:司馬懿的個人作用

能力超群、善於偽裝、隱忍都是政客的共性,司馬懿能夠取得政權的主要原因是長壽。

三國時期,醫療遠不及現代發達,戰亂頻繁,人們的平均壽命不過是30多歲,司馬懿的壽命是72歲,熬死了兩代魏國君主與一代魏國功勳。

曹丕、曹睿父子均是雄才大略之主,皆英年早逝,曹丕40歲去世,曹睿年僅36歲。

與司馬懿同一批的功勳元老王朗、華歆、陳群,宗室顯貴夏侯尚、曹真、曹休全部死在他身前,有能力的、有地位的死在前面,活下來的元老地位功勞又不及司馬懿,比如說王凌。

可以說長壽是司馬家取得政權的重要原因。

2、主要原因之一:經濟政治文化的高度壟斷形成了士族集團,對皇權構成威脅。

士族集團形成的初期是東漢王朝,東漢是豪強地主建立起來的政權,因此世家大族享有各項特權。

經濟上,世家大族瘋狂的兼并土地;政治上,壟斷仕途;文化上,傳播儒學。

因此世家大族勢力日漸膨脹,及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逐步控制政權,皇權地位日漸衰微,東晉時期皇帝形同傀儡。

從歷史發展的趨勢而言,士族逐漸取代皇權成為政權的主要控制者。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皇權需要士族鞏固政權,但是也不得不放縱其勢力膨脹,隨著士族勢力超越平衡點,改朝換代必不可免。

司馬懿奪取曹魏政權不費吹灰之力,其個人能力雖然強大,但是其背後的士族集團力量也是重要的支持者。

司馬氏執政後,士族力量繼續膨脹,他們是改朝換代的受益者。

3、主要原因之二:社會風氣的變化

從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中國的學術風氣發生轉變,也成為魏晉易代的主要原因。

東漢末年,社會亂象顯露,受儒家薰陶的士大夫們雖然對黑暗的顯示感到不滿,但是忠君愛國的思想濃厚,砥礪名節,同暴力抗爭。

董卓之亂,袁術稱帝,袁紹意圖另立新君,都因得不到支持而最終失敗。

曹操推行唯才是舉,以法家的思想開創霸業。

他對於士大夫採取了既利用,又鎮壓的方式,孔融、荀彧、崔琰等人儒家士大夫堅決反對曹操篡位,成為東漢的殉道者,被殺或被逼自殺。

此後,士大夫們的思想發生轉變,從忠君愛國、砥礪名節轉變為趨炎附勢、不問蒼生,對現實不滿的人表現為放浪不羈、隱逸談玄,不與朝廷發生正面衝突。

曹丕在士大夫的擁護下成為皇帝,但是此舉淡化了忠君思想,既然曹魏可以代替漢,那麼司馬家族取代曹氏又有什麼不可呢?當士族出身更能代表士族利益的司馬氏控制政權後,曹魏政權的擁戴者又成為司馬氏的開國功勳,對他們而言,既得利益不受損失的前提下,皇帝姓什麼毫無關係。

社會風氣的轉變降低了大臣的忠誠度,也成為曹魏政權覆亡的重要原因。

4、主要原因之三:執政理念失誤

曹丕在與曹植的競爭中驚險勝出,他心胸狹隘的一面在施政理念鍾彰顯無遺。

在士族壯大的客觀環境下,皇族是忠誠度最高的階層,與魏國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曹丕、曹睿對皇族嚴密盯防, 魏國的王公貴族被分封各地,沒有實權,不得相互交往,定期變換封地,和囚徒毫無差異,雖然諸王不會對皇帝的權勢構成衝擊,但是王權勢力蕩然無存。

同時,魏國重用疏遠宗親,但是這些王公大臣畢竟是少數,在人才斷檔之際,曹睿依然把司馬懿寫進了輔政名單,為政權的更迭埋下隱患。

削弱皇族,外族勢力的膨脹自然會竊取政權。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和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氏是怎樣奪取了曹魏政權的?

人們愛用俗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一個人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說起司馬昭,就要提到他的父親司馬懿。從司馬懿開始,司馬氏的勢力在曹魏政權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司馬氏是怎樣奪取了曹魏政權的? 司馬氏的...

司馬懿與曹魏政權究竟是什麼關係?

「煮酒論英雄,話談三國。「6月22日起,《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將在江蘇衛視、安徽衛視、優酷視頻播出!作為曹魏時期的重臣與晉王朝的締造者,司馬懿是斷代史和各種專門史無法迴避的人物。但關於司馬懿...

高平陵政變——士族的勝利?

隨著《虎嘯龍吟》的熱播,三國後期司馬氏篡權的歷史問題再度登上話題榜。有的歷史愛好者對曹魏政權的旁落得出這樣的論斷——跟隨曹操起兵的譙沛庶族軍功集團逐漸沒落,以司馬氏為代表的士族政治集團興起並取而...

司馬家族的奪政之路

一說起三國時候的奸臣,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曹操,第二個就是司馬懿了 。這種觀念其實是受了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這畢竟是一本演義的書,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加工而成,三實七虛,有很多是為突出主題意淫為...

看三國後期曹氏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斷送掉政權的

眾所周知,曹操是三國時期一代梟雄,一手建立起來的魏國是最有希望結束三足鼎立、完成國家一統的政權,他一生都認為他的敵人只是吳和蜀,其他人都不配稱英雄。但曹操萬萬沒想到,在他死後短短45年,他的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