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國時期蜀國實力最弱,卻一直堅持北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家都知道在三國里諸葛亮前後6次北伐,姜維一共9伐中原,雖然未成功,但是一直在堅持北伐。
諸葛亮六出祁山:
1,第一次北伐,當時趙雲還在,諸葛亮手下文臣武將極多,南方孟獲又歸順朝廷,諸葛亮沒有內憂,就以趙雲,鄧芝作為北伐先鋒,斬了韓德父子三人,諸葛亮兩軍陣前罵死魏國司徒王郎,天水收服姜維,上圭,安定等處都望風歸降。
大軍逼近長安。
又有上庸孟達準備背叛魏國,可以說,諸葛亮這一仗,是北伐中成功幾率最大的一次。
可是,上庸孟達反叛計謀被司馬看破,反叛失敗,諸葛亮又錯派馬謖守街廳,最後不得不自己在西城用「空城計」。
諸葛亮的第一次失敗,主要就是自己錯用人,和孟達舉事不利。
2,第二次失利,主要是因為糧草不濟,李嚴撒謊,籌集糧草不當,造成軍隊缺糧而導致北伐失敗。
後來,李嚴被廢為庶人。
3,第三次,第四次,糧草的問題導致北伐失敗。
4,第五次北伐,此時,屬國內部開始動搖,宦官開始釀禍,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幾次用計謀都戰勝司馬懿,後來蜀國大軍,逼近渭水(今天陝西的母親河,渭河),直搗長安。
可是,後主劉禪聽信讒言,詔回大軍。
諸葛亮因為內政的原因,失去了第二次最好的機會。
5,第六次,火燒上方谷,計謀都已經實施的很順利,眼看就要把司馬懿父子三人活活燒死在火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突然下起大雨,把火澆滅,救了司馬父子。
(後人說,是老天要滅魏國,所以要留下司馬昭)。
又加上,東線諸葛謹不敵曹睿,東吳兵敗,不能和蜀國夾擊魏國。
諸葛亮氣上心頭,舊病復發,鬱鬱而終。
病勢於五丈原,享年54歲。
姜維北伐九次,其失敗原因歸納為6點:
第一,蜀國的國力開始衰弱,看諸葛亮前期北伐,率軍都是30萬,而姜維幾乎都是率軍20萬,(可用兵力下降是兵器的生產力下降,糧食產量下降的表現)由此可見,蜀國國力的衰弱。
第二,姜維本人不及諸葛亮。
不論在戰術,戰策,計略,在蜀軍心中的威信方面,姜維都大不如諸葛亮,這在後來司馬昭的話中可以得知:「蜀主劉禪,昏弱無能,諸葛孔明尚不能扶之長久,何況姜維?」姜維自己也說自己不如諸葛亮。
第三,蜀國內部人才缺少補給,文臣武將相繼死去,蜀國又閉塞在四川盆地,與中原人才往來不能相比,後期,內廷缺少良臣監管,原來出師表中,諸葛亮所提及的「費易,董允,蔣琬,郭攸之」等人都已死去,加上沒有繼承人,導致宦官專權。
外部,原來劉備,劉璋手下的舊部都已經死去,沒有好的將領可以使用,以至於最後,姜維一人獨守劍閣,鄧艾偷渡陰平,成都竟然沒有一個像樣的武將出戰。
第四,後主劉禪無能,聽信宦官,沉溺酒色,以至於朝廷里大臣都有「退讓之心」,聽信黃皓讒言,又疏遠了和姜維等人的關係,(在姜維北伐獲得優勢,有利形勢的時候,聽信黃皓讒言,召回姜維和大軍等)使得姜維不得不聽大夫郗正之言「屯田沓中」,導致漢中兵力空虛。
蜀國整體防禦實力大幅下降。
第五,鄧艾等人,足智多謀,多次看破姜維的計謀,死守祁山。
魏國人才補充較大,後期的鐘會,賈充,張騫,諸葛緒都是比較好的人才。
第六,漢朝滅亡多年,中原人對漢朝的留戀已經趨零。
以至後來長安人對西蜀人的說法也不說是蜀漢,就說兩個字「蜀人」,曹氏政權在中原的統治比較成功,中原人對漢朝的留戀和嚮往已經幾乎沒有了。
這也是「民心向背」的問題。
劉禪後期在西蜀的表現又是一個「昏君」,寵信宦官,就好象東漢末年,桓帝,靈帝時的「十常侍」,好象歷史重演一樣,上天要使蜀漢(漢朝)滅亡,這是誰也無力挽回的。
蜀國之所以一直堅持北伐,不外乎這幾個原因:
-
內部矛盾嚴重,劉備一死周邊就各種叛亂,諸葛亮借北伐轉移內部矛盾,同時也挽救里一些與東吳的關係
-
蜀國產糧並不是很多的,劉樟時期糧食充足估計是人口不多,土地種的夠吃。
但是發展起來,人口膨脹,糧食就沒有以前充足了,國力就根本與魏國不能比,時間一長,魏國緩過來就是蜀國的滅亡之日。 -
蜀漢的政權根基在於光復漢室,漢朝的都城在曹魏的手中,不北伐無法籠絡人心。
-
當關羽南郡失手,馬謖失街亭後,蜀國就陷入了十分被動,只有一郡,不北伐打開突破口就是慢性死亡。
諸葛亮的兒子死前留下一句話,說出了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時代歷經數十年的激烈紛爭,終於分出了高低勝負。曾經人才濟濟、興盛一時的蜀漢,擁有諸葛亮和五虎將這樣的一流人才,占據號稱天府之國的巴蜀之地,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缺,...
諸葛亮之敗:做的越多,反而加快了蜀漢的滅亡
在三國歷史中,魏蜀吳三家打了一輩子的仗,結果卻成全了司馬氏的晉朝。對於魏國、吳國、蜀國三個國家,最先滅亡的就是蜀漢。而蜀漢的滅亡雖然不是在諸葛亮生前,卻也和諸葛亮的多次北伐存在一定的關係。當然,...
為什麼蜀漢是三國裡面最短命的國家?諸葛亮的後人:因為這三人!
為什麼蜀漢是三國裡面最短命的國家?諸葛亮的後人:因為這三人!一部《三國演義》讓後世記住了東漢末年的亂世烽煙,與此同時也留下了各種各樣的英雄故事。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最令人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是一個人...
諸葛亮死後,劉禪仍握十萬大軍,為何直接開城投降?原因很簡單
劉備在白帝城去世後,諸葛亮一心輔佐劉禪。此時的諸葛亮深知,魏國的基礎雄厚,決不能給它休養生息的機會,一旦魏國恢復了國力,蜀國距離亡國之日就不遠了。所以,諸葛亮不顧眾人的非議,多次出兵北伐,以此來...
蜀國滅亡那天,諸葛亮的兒子喊出1句話,差點毀了諸葛亮一世英名
建興十二年,為蜀漢復興大業操勞一生、費盡心血的諸葛亮,終因積勞成疾,病逝在五丈原軍中。蜀漢從此失去了擎天之柱,在劍拔弩張的三國亂局中,蜀漢形勢瞬間岌岌可危。但諸葛亮生前深謀遠慮,對蜀漢日後發展做...
姜維北伐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自古以來,都是以成敗論英雄的,在三國歷史上蜀漢兩代人的北伐其實都沒有取得什麼成效,而諸葛亮北伐失敗幾乎被選擇性的遺忘了,那麼突出來的姜維北伐自然就受到了很多的攻擊,歷朝歷代,對於姜維北伐大多都不...
三國中諸葛亮北伐失敗,雖敗猶榮?
劉備死後,諸葛亮一直把持朝政,隆中對策已經快要流產了,諸葛亮一直明白就是興漢,興漢的目的就是掙得天下。修善東吳關係,加強國內稅負,鎮壓國內反動派。操練興兵,整理武裝隊伍,加強訓練。北伐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