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劉禪仍握十萬大軍,為何直接開城投降?原因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在白帝城去世後,諸葛亮一心輔佐劉禪。

此時的諸葛亮深知,魏國的基礎雄厚,決不能給它休養生息的機會,一旦魏國恢復了國力,蜀國距離亡國之日就不遠了。

所以,諸葛亮不顧眾人的非議,多次出兵北伐,以此來消耗魏國的國力。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諸葛亮死後,姜維仍舊貫徹其北伐的方針,力圖力挽狂瀾,阻止魏國的發展。

但是,姜維的能力畢竟弱於諸葛亮,心有餘而力不足,未能改變蜀國滅亡的趨勢。

公元263年,魏國兵分三路殺向蜀國,目的顯而易見,就是準備一舉拿下蜀漢。

在此危急存亡之際,姜維率領大軍與鍾會作戰,在大戰正酣時,皇帝劉禪選擇了出征投降於鄧艾,也標誌著蜀國滅亡。

姜維痛心疾首,卻以無力回天,被迫假意投降於鍾會。

據《三國志》記載,當時的蜀國人口近百萬,士兵多達十萬有餘,戰鬥力尚可。

那麼問題來了,手握大軍的劉禪,為何會開城投降,而不是與魏軍作戰到底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內部大臣的壓力

蜀漢建立之時,朝政大權掌握在荊州派和東州派之手,而益州本土大臣則被打壓。

之後,隨著很多重臣的病逝,益州派掌握了大權。

當鄧艾兵臨城下之時,劉禪召集大臣進行商談,最終投降派占據了上風。

二、魏軍太過強大

當時的魏軍氣勢正旺,且進行了合理部署,除了姜維,蜀漢大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特別是鄧艾,在及姜維與鍾會大戰之時,帶領大軍偷渡陰平,長驅直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令蜀漢朝臣及皇帝劉禪的心理防線瞬間崩潰。

三、一把手劉禪本人原因

當時的劉禪,已經年近六旬,能力有限,且沒有雄心壯志。

作為蜀漢軍事上的依靠,此時的姜維還在劍閣與鄧艾作戰,短時間內也不能到來。

亂了方寸的劉禪,經過短暫的思考,就選擇了出城投降,成了蜀漢的亡國之君。

「樂不思蜀」這一成語,就成了人們對劉禪的諷刺,但是,從某方面來說,正是劉禪的投降,加速了西晉統一的步伐,這對於歷史進程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悲劇天才:姜維的人生

對於三國後期蜀國的將領姜維而言,這是一個在歷史裡也並不甚被關注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三國里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台;另一方面,作為一個...

蜀國之滅非姜維之罪但卻和姜維脫不了干係

公元263年曹魏開始大舉進攻蜀國,魏將鍾會 鄧艾分兵入蜀,鍾會率領魏軍牽制住了蜀漢主力姜維部。鄧艾得以偷渡陰平奇襲成都,後主劉禪於是獻城投降,蜀漢宣布滅亡。劉禪投降之後,姜維假意投降鍾會,暗中和...

劉禪為什麼輕易地投降曹魏,逃亡不行嗎?

用堅毅不撥的精神,去忍受降臨在別人身上的災難,那是最容易不過的事。——毛姆在讀三國後期劉禪投降魏國大將鄧艾時,看到很多人慷慨激昂地發表著大義凜然的觀點,要求劉禪堅持抵抗,不能投降。要按古代天子死...

劉禪還有十萬精兵,為什麼要開城投降?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公元263年,魏國分三路進攻蜀漢,鍾會大軍被姜維阻擋在劍閣,正考慮撤退事宜,沒有想到前方卻傳來了,劉禪出城投降鄧艾的消息,隨後劉禪下詔蜀軍全部投降,從此蜀漢滅亡。那麼劉禪手握十...

諸葛亮死後 劉禪為什麼要開城投降?

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藉口,欲奪荊州,出兵攻打東吳,不料起兵前夜張飛被殺,屬下更是逃往東吳,這更加堅定劉備攻打東吳的決心。劉備戰敗逃至白帝城,次年劉備由於病情惡化在白帝城去世後,諸葛亮是一心輔佐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