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永遠的信仰豐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偉大的事業必成於偉大的信仰,必成於一大批矢志追求偉大信仰的人。

紅軍長征勝利是如此,中國革命勝利以及當今中國崛起亦如此。

80年後的今天,我們之所以對長征始終心存敬意,從更深意義上看,不僅在於長征戰勝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和敵人,並取得勝利,更在於它使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的信仰追求,升華到了一個嶄新高度。

長征,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永遠的信仰豐碑,成為中華民族永恆的精神財富。

如果說長征是一首「中國革命的壯麗史詩」,那麼這首壯麗史詩的詩魂就是信仰。

那是一個追求信仰的年代,那是一群向信仰而生、為信仰而戰的人。

鴉片戰爭後,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遭遇到了空前的生存危機,也遭遇到了空前的信仰危機、精神危機。

從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一個個改造中國的方案失敗、一個個主義登場又退場。

一代代仁人志士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實際上也是探尋重構中華民族信仰體系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橫空出世,才使近代中國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政治信仰,找到了承載這一信仰的政治力量。

長征的領導者,是一群具有堅定信仰、用特殊材料製成的共產黨人。

翻開紅軍長征時的領導人履歷,可以看到,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的毛澤東、張聞天、朱德、周恩來、陳雲、博古,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的王稼祥、劉少奇、鄧發、凱豐、劉伯承等,這些黨和紅軍的高層領導人,他們大都受過系統的教育,許多都有在國外留學的經歷。

正是在各種主義的交鋒論戰中,他們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從此有了堅定的信仰追求,那就是推翻舊中國維護剝削和壓迫階級的統治,謀求勞苦大眾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徹底解放。

他們的信仰堅定而理性,他們隨時準備為這種信仰奉獻全部。

正是這樣一批中華民族精英,領導和創造了20世紀世界軍事史上空前絕後的偉大創舉。

長征中的廣大官兵,大多來自舊中國赤貧階層,在加入到革命隊伍前,許多是不識字的赤貧農民。

這些來自中國最底層社會的人,在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之下當牛做馬,共產黨帶領著他們改變命運的時候,他們在革命隊伍中感受到「人」的尊嚴,也因此,除了與舊制度相抗爭、對新世界充滿嚮往之外,他們極少懷有私心私慾,信念極其堅定,意志格外堅強,投身革命洪流義無反顧。

危秀英,在五六歲時被賣為童養媳,紅軍到來之前,如奴隸一般勞作,她是紅一方面軍長徵結束時僅存的30位女性之一。

僅在江西省興國縣,就有8萬和危秀英一樣出身的貧苦農民參加紅軍,有4萬多人在革命中獻出寶貴生命。

到底是什麼讓他們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就是因為信奉共產黨人的信仰,有著實現國家獨立、民族振興,變「饑寒交迫的奴隸」為「國家的主人」的強烈追求。

這樣一支信仰如此堅定的隊伍,有什麼能夠阻擋住他們前行的腳步,又有什麼人間奇蹟不可以創造出來?

信仰的力量

信仰作為人們超越有限追求無限、超越現實追求理想的精神活動,是克服困難、戰勝敵人、推動社會發展變革的精神原力。

作為參加過長征的老戰士,鄧小平對理想信念有著深切感悟。

他多次說,為什麼過去我們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

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

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一切。

堅定的信仰造就了紅軍團結奮鬥的強大凝聚力。

信仰是凝聚共識、戮力前行的基石。

對於長征來說,從準備不足、目標不清的戰略撤退,到逐步明確方向目標的戰略轉移,信仰堅定尤為關鍵。

長征途中,從通道會議至苟壩會議,再到著名的遵義會議,中央紅軍領導層內部圍繞軍事決策領導權問題產生過激烈鬥爭;中途會師後,在北下還是南上問題上,也曾出現張國燾分裂主義的嚴重錯誤。

劍拔弩張的緊要關頭,徐向前一句「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喊出了紅軍官兵的共同心聲。

路線之爭,最終理性占據上風;權力面前,信仰也經受住嚴峻考驗。

爭論是為形成共識,有了共識,就不折不扣執行。

無論是毛澤東還是博古,都沒有因為指揮權旁落而對革命心灰意冷,仍然在為黨和紅軍的前途殫精竭慮,努力工作。

來自各蘇區的紅軍部隊,也總是圍繞著總的戰略意圖,實行密切的戰略協同和配合。

經過艱難磨礪的信仰才是真信仰,經過鬥爭考驗的團結才是真團結,真信仰、真團結,必然會凝聚成一個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戰鬥群體。

堅定的信仰造就了紅軍將士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

信仰,往往因生存逼迫而發揮到極致。

長征是紅軍的求生之路。

長征途中,面對國民黨數十萬大軍立體式圍追堵截,紅軍翻越高山40座,征服江河近百條,通過人類難以生存的雪山草地,經歷戰役戰鬥600餘次,損失人員達18萬之多。

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不知道要到哪裡,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會倒下,但倖存者們仍前仆後繼毫不動搖。

在那些女紅軍身上,或許最能體現紅軍將士的堅韌意志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她們不但要與男兵一樣作戰,一樣風餐露宿、長途行軍,更要承受因為惡劣自然條件造成的各種隱痛,甚至落下無法生育的終身遺憾。

紅四方面軍婦女運輸連連長王澤南,這位裹著小腳參加長征的女紅軍,硬是以「三寸金蓮」的小腳,一步步走出雪山草地。

紅軍將士們戰勝各種困難的勇氣、與敵血戰到底的豪氣,成為信仰偉力的經典注釋。

堅定的信仰造就了紅軍良好的內外部關係。

紅軍是一支為著人民求解放的隊伍。

長征沿途經過10多個省,許多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很多群眾對紅軍並不了解。

然而「無論是誰,不論他開始怎樣怕我們,只要我們對他說清楚了紅軍是什麼,無不轉憂為喜,同我們親熱起來」。

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的故事,在長征途中並非個例。

得人心者得天下。

紅軍所到之處,打土豪,給窮苦百姓分田地、分鹽巴、分糧食,在短短几天裡,就能聚人氣、得民心。

紅軍有超乎想像的約束力,鐵紀嚴明。

再餓,不搶老百姓的糧食;再冷,不擅進民宅。

堅定的信仰產生出嚴明的軍紀,嚴明的軍紀促成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據統計,整個長征過程中,紅軍各部隊共籌集上萬噸糧食,補充約2萬兵員,沿途群眾的支援,成為紅軍長征勝利的重要保證。

紅軍作為有著革命理想的新型軍隊,官兵一致,人人平等,這種新型、純潔的內部關係,造就了一種空前和諧、團結、友愛的深厚氛圍。

正如美國著名記者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其著述中所提到的,「長征本身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中國革命的熔爐」「經歷長征鍛造的紅軍情同手足」。

信仰的涅槃

長征的更深層意義,還在於實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涅槃。

信仰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淬火,才能升華到更高境界。

長征路上,一步步艱難前行,一次次與死亡擦肩而過,一回回堅守與放棄的心靈博弈,都是信仰的砥礪和淬火。

一部長征史,就是一部信仰追求史、涅槃史。

長征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不僅丟失了中央、鄂豫皖等多個革命根據地,更令革命的有生力量受到嚴重削弱。

但是,長征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次新生。

毛澤東評價長征時說,如果我們拿著整個局面中的這一方面來看,敵人是得到了暫時的部分的勝利,我們是遭遇了暫時的部分的失敗。

然而換個角度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正是通過長徵才變得更強大。

這裡所說的更強大,主要是思想經受了考驗,能力得到了鍛鍊,而這些首先是建立在對信仰的正確認知基礎上的。

因為通過長征,中國共產黨人更明白了如何信奉信仰,如何堅守信仰,如何實現信仰。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確立起堅定的政治信仰。

但如何信奉追求這一信仰,一個時期內並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長征初期,「洋教條」曾一度導致中國革命的挫敗。

那時,「左」傾教條主義照搬書本上的結論,照搬蘇聯的經驗,甚至事事要聽別人指揮。

對此,從博古、李德到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他們之間以及各自相互間都有激烈爭論和鬥爭。

但他們的爭論,以及更加嚴酷的實踐,逼著人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信仰馬克思主義,必須從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出發,決不能搞教條。

長征初期,「我們受了那樣大的挫折,吃過那樣大的苦頭」,才有了遵義會議的正確軍事路線,才深刻教育了中國共產黨人,該如何正確對待我們所信仰的馬克思主義,如何正確處理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領導集體之間的關係。

後來毛澤東反覆強調,馬克思和列寧都說過,他們的理論僅僅是行動的指南,是指導方向,不能當做教條。

長征中催生出的這種思想自覺,讓原本是由錯誤路線導致的戰略轉移,變成了盪氣迴腸、撼天動地的英雄壯舉,使得中國共產黨「把原來可能是軍心渙散的潰退變成一場精神抖擻的勝利進軍」。

隨著對中國革命尤其是長征經驗教訓的深刻反思,中國共產黨人學會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從而將思想自覺上升到道路自覺、理論自覺的新高度。

陳雲後來曾和毛澤東談到,由於經驗不足,自己在第三次「左」傾路線統治中央的時候,也犯過錯誤。

毛澤東回答,不是經驗不足的問題,而是思想方法不對頭。

經歷過長征,人們逐漸認識到,不是憑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就能領導中國革命勝利,除了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一般規律,還要研究中國革命戰爭的特殊規律;除了有先進的理論做指導,還要堅持實踐的觀點。

長徵結束後,毛澤東在延安系統研究馬克思主義,借鑑和吸收中外軍事理論,反思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

《實踐論》《矛盾論》的發表,標誌著毛澤東已經把問題提到了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高度,並具體運用於中國革命的具體問題。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毛澤東,從一介書生成長為黨的領袖和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中國革命開始了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的新局面。

長征為中國共產黨人堅守信仰提供了特殊熔爐,也為升華信仰創造了偉大契機。

通過長征,一種更加堅定又更具活力和創造力的信仰追求貫注到中國共產黨人的血脈,也貫注到人民軍隊的血脈,成為推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磅礴精神力量。

長征精神也成為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事業進程中面臨重大轉折、面對重大困難和挫折時,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力量源泉。

信仰的傳承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長征路,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當今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當今中國正處於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心,從落伍者、追趕者向引領者跨越。

中國走在強國強軍新長征路上,更需要傳承弘揚紅軍長征的那種信仰追求,不斷重塑這種信仰追求。

必須看到,在強國強軍的新長征路上,堅守和重塑信仰更具複雜性、挑戰性、嚴峻性。

翻開中國歷史,有一種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往往一旦經濟繁榮、生活富足,社會就容易走向奢侈享樂,貪腐縱慾,以至於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發展的「富足溫柔陷阱」。

私慾是信仰的最大蛀蟲,放縱是信仰的致命敵人。

就現實生活看,人們普遍感到,現在國家強大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但理想滑坡、信念缺失的問題更突出了。

尤其是那麼多黨的高中級幹部包括軍隊高級將領,跌入腐敗深淵,這在古今中外都是少見的。

為什麼革命戰爭年代,在槍林彈雨、艱難困苦條件下,我們的先輩們能夠堅守信念、矢志不移,而在當今中國由大向強、生活富裕背景下,有如此多高中級幹部忘卻初心,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這是國家由大向強階段面臨的時代性課題。

破解這一「時代之問」,根本和要害的,還是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始終堅守和不懈追求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

只有這樣,才能挺起中國由大向強的「精神脊樑」,創造中華民族更加輝煌的未來。

長征,永遠是信仰的最好教科書。

紀念長征,重在化心於行;傳承信仰,需窮畢生之功!(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主任,少將軍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長征何以偉大

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進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書寫了人類戰爭史上的英雄史詩,鍛造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鋼鐵脊樑,鑄就了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豐碑,凸顯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責任擔當,詮釋...

求是|紅軍長征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

核心要點:■ 「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存下了樹身和樹根。」後來的歷史證明,經過長征熔爐鍛造淬火的黨和紅軍,是中國革命的精華,是中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是中...

中國共產黨為何能鑄造輝煌

2016年7月1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了95歲的生日。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帶領中國人民開創...

長征雄辯地說明:紅軍戰士是英雄好漢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兩萬五千里長征,八十年崢嶸歲月,一部人類精神的不朽詩篇。時值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回望歷史,感慨萬千,為...

學習長征歷史 弘揚長征精神

八十年前,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地區勝利會師,標誌著紅軍長征的勝利完成。回想八十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在極端艱險的條件下,先後進行了戰略大轉移。紅軍衝破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克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