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長征歷史 弘揚長征精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八十年前,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地區勝利會師,標誌著紅軍長征的勝利完成。

回想八十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在極端艱險的條件下,先後進行了戰略大轉移。

紅軍衝破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險阻,經受饑寒傷病的折磨,終於勝利完成了跨越十幾個省、總行程達數萬里的長征。

長征的勝利,成為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

雖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據地,損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鍛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骨幹,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正當抗日戰爭的烽火即將在全國燃燒起來的時候,三支主力紅軍為擔負中國革命的新任務而在西北會師,這是一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

長徵實現紅軍的戰略大轉移,是在遵義會議確立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中央正確領導下取得的。

它的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具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無比頑強的生命力。

長征的勝利,是一曲響徹雲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凱歌。

長征中紅軍所表現出來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成為激勵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繼續前進的強大動力。

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任弼時、彭德懷、劉伯承、葉劍英、賀龍、王稼祥、博古等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領導人,他們在長征中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立下的卓越功勳,表現的無私無畏的品格,他們的忠誠、堅定,他們的機智、勇敢,他們的才華、本領,業績將永遠光耀中華民族的史冊。

長征勝利結束至此已經八十載。

八十年在中國漫漫歷史歲月中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它已經在中國歷史上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對中國歷史的轉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長征為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播下了幾百年來未曾有過的團結和勇氣,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

學習長征的歷史,弘揚長征精神,是今天廣大青少年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提高思想覺悟,提升整體素質的關鍵一課。

而對於處於執政地位的中國共產黨及其廣大黨員和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學習長征歷史,弘揚長征精神,對堅定理想信念,提升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客觀規律的認識和建設能力,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系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教授 韓曉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偉大長征精神的世界意義

長征是中華民族一部無與倫比的壯麗史詩,也是一曲震撼世界的雄壯凱歌。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指出:「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紅軍長征是20世紀最能影響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

中國共產黨人怎麼看長征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題:中國共產黨人怎麼看長征劉向東、蔡琳琳、李悅紅軍長征,是革命與反革命兩種力量、光明與黑暗兩種命運的一場大搏鬥,書寫了人類史上最宏大壯麗、最動人心魄的篇章,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

長征雄辯地說明:紅軍戰士是英雄好漢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兩萬五千里長征,八十年崢嶸歲月,一部人類精神的不朽詩篇。時值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回望歷史,感慨萬千,為...

長征:永遠的信仰豐碑

偉大的事業必成於偉大的信仰,必成於一大批矢志追求偉大信仰的人。紅軍長征勝利是如此,中國革命勝利以及當今中國崛起亦如此。80年後的今天,我們之所以對長征始終心存敬意,從更深意義上看,不僅在於長征戰...

中國共產黨為何能鑄造輝煌

2016年7月1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了95歲的生日。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帶領中國人民開創...

論長征和長征精神

今年,2016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9月23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紅軍長征勝利,充分展...

肩負起民族希望的偉大壯舉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長征,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蹟,譜寫了中國革命史的光輝篇章,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重要基礎。習近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