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為何能從四位顧命大臣中脫穎而出,代替皇帝執掌後漢半壁軍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93篇

續:《郭威將被逐出廟堂,他哭著請求為後漢高祖守靈 太后說:一切有我

乾祐元年(公元948年)4月,挑動趙思綰部兵變的鳳翔巡檢使(巡防司令)王景崇對朝廷給予的靜難軍節度留後(候補節度使)一職十分不滿,一再拖延,不去邠州(陝西彬縣)上任。

他以討伐趙思綰的名義,徵召本戰區的適齡青年入伍,還發文敦促靜難戰區調遣軍隊來鳳翔備戰。

王景崇一面矇騙朝廷,一面和後蜀政權暗通款曲。

他向後蜀鳳州(陝西鳳縣)刺史徐彥提議,雙方解除對峙狀態,自由通商。

經後蜀高層研判,認為王景崇可資利用,皇帝孟昶指示徐彥覆信,招攬王景崇。

果不其然,三天後,王景崇就對孟昶奉表稱臣,並請求後蜀出兵,助他起事。

孟昶大喜,改鳳翔戰區為岐陽戰區,封王景崇為節度使、同平章事(代理宰相)。

為了保險,王景崇兩頭押注,他還遣使到河中府(山西永濟),給叛首李守貞獻上袞冕龍袍,稱鳳翔全軍竭誠推戴,願接受「秦王」統轄。

王景崇內修戰備,外結強援,一切準備就緒,才正式樹起反旗。

後漢隱帝劉承祐年方十八,即位不到三個月,三處重鎮接踵而叛,慌得六神無主,只能聽憑四位「託孤重臣」全權處理。

宰相蘇逢吉、楊邠、樞密使郭威和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近衛軍總司令)史弘肇商定,派鎮寧軍節度使郭從義任永興行營都部署(永興軍團總指揮),寧江節度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近衛軍步兵總司令)尚洪遷為都虞候(軍紀總監),抽調汴京近衛軍精銳討伐占領長安的趙思綰。

任命保義軍節度使白文珂為河中行營都部署(河中軍團總指揮),內客省使(皇宮外事辦公室主任)王峻做都監(軍團總監),征剿割據河中府的李守貞。

鳳翔節度使趙暉負責對付王景崇。

因李守貞在軍中超然的地位,幾位宰執大臣考慮再三,不久又增派奉國左廂都虞候(近衛軍奉國營左翼軍紀總監)劉詞率領奉國軍充實到河中行營中。

昭義節度使常思帶本部兵馬南下,從北面壓迫李守貞軍。

工部侍郎(建設部副部長)李谷任行營都轉運使(總後勤辦公室主任),協調糧秣事宜,全力配合各軍團平叛。

數路大軍春末出師,捱到炎夏已了,金秋漸至,竟然毫無進展!

常思駐軍於潼關,白文珂逗留在同州(陝西大荔),與李守貞隔黃河相望;趙暉始終在咸陽四郊逡巡,不敢和鳳翔的王景崇接觸。

郭從義、尚洪遷和王峻倒是逼近長安下寨,將趙思綰圍困在城中。

但自尚洪遷六月攻城不幸戰死,郭從義和王峻忙於內鬥,最後勢如水火,也顧不上和叛軍開戰了。

轉眼到了七月底,軍餉糧草每天流水價一般消耗,卻換不來任何實質性戰果,少年皇帝劉承祐坐不住了。

再過兩個月,秋高馬肥,恐怕契丹人又要叩關了!

後蜀、南唐也不是善茬,一旦關中平叛戰事「爛尾」,他們便會趁火打劫,來中原分一杯羹。

即使外敵不來,其他藩鎮難免不生效尤之心,反正朝廷無可奈何,何不各自裂土稱王,藉機成就霸業!

劉承祐眼巴巴地看著四位「顧命大臣」:勞駕哪位,替朕到前線走一遭!

宰相蘇逢吉就是長安人,關中的門閥縉紳、地理風物,他都熟悉,可他是節度判官(秘書長)出身,長於文事,戰功不彰,這活攬不了!

另一位新晉宰相楊邠打死不去,蘇逢吉和他不對付,幾個月前還想把他逐出中央呢!這一走猴年馬月才能班師,萬一朝局生變,悔之無及!

史弘肇老於戰陣,高祖劉知遠太原起兵時,他作先鋒,一路披荊斬棘,立功頗多。

但如今外藩謀叛,京城勢必不能再亂。

倘若他遠赴軍前,近衛軍無人彈壓,再捅出點簍子,劉承祐就坐蠟了。

沒有其他選擇了。

郭威,你代朕督戰吧!

8月6日,劉承祐以樞密使郭威兼同平章事,任西面軍前招撫使(西部前線綏靖主任),洛陽以西所有國家武裝力量均聽命於郭招撫使!(待續)

延伸閱讀:《長安兵變、鳳翔兵變、河中兵變!後漢高祖死後兩月,帝國將亡?》

《遼世宗鴆殺皇叔,首開皇族相殘惡例 皇叔之罪豈止失地辱國?》

參考書目: 葉隆禮《契丹國志》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漢書》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名將郭威用這招經典戰術一舉擊潰李守貞

【堅持良心原創,轉載註明出處】上回我們說到後漢朝廷面對聲勢浩大的三鎮叛亂束手無策,年輕的漢隱帝劉承祐只得打出最後一張王牌,由名將郭威親自出馬討伐。朝廷平叛之所以久戰無功,跟不合理的軍事策略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