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樑不正下樑歪,一主一仆,先後黃袍加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上有兩次「黃袍加身」,兩次「黃袍加身」的主人公是一主一仆,分別是郭威和趙匡胤,郭威是被逼無奈之下的被動「黃袍加身」,趙匡胤是主動「黃袍加身」。

郭威雖然是被逼無奈,但在那個年代被逼就造反,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何況這被逼之中也有故意的成分,縱觀二人的行為,本人也只能說一句:上樑不正下樑歪。

郭威,小名「郭雀兒」,五代後周王朝的建立者,後周太祖。

曾為後漢的螂都留守,後漢隱帝嫌「厭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鄴都去謀殺郭威,以激起了郭威叛變。

950年冬郭威發兵南向,攻入開封,推翻了後漢王朝,951年2月13日,即位建元,國號周,史稱後周。

郭威勇武有力,豪爽負氣,深為李繼韜所賞識。

有一次,郭威酒醉殺人,為官府拘押。

李繼韜暗中將其放走,後又招至麾下。

後李繼韜為唐莊宗所殺,其部眾悉為收編。

郭威因略通文墨、書算,升為軍吏。

及至後晉為契丹所滅,郭威歸附劉知遠部下。

劉知遠起兵太原,即位稱帝,封郭威為執掌揮務的樞密副使,並在臨終時將太子劉承託孤於郭威和史弘肇。

劉知遠在位一年便因病逝世。

太子劉承即位,是為漢隱帝,進封郭威為樞密使。

當時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相繼擁兵造反。

朝廷屢次出兵討伐,均無功而返。

隱帝遂命郭威率兵出征。

郭威至河中後立柵築壘,分兵圍困。

李守貞屢次突圍,均被挫敗,相持日久,城中糧草俱盡。

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一舉攻進城中,李守貞自焚而死。

永興趙思綰、鳳翔王景崇相繼歸降,使風雨飄搖的後漢政權轉危為安。

之後,郭威又移師北伐,大敗契丹,以功進封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河北諸州郡皆聽郭威節制。

因「權高震主」,漢隱帝與朝臣對郭威十分疑忌。

於是隱帝與親信李業密謀,詔令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滅郭威及宣徽使王峻;詔令鎮寧軍節度李弘義誅殺侍衛步軍指揮使王殷,以企一舉剷除郭威勢力。

不料李弘義反以詔書密示於王殷。

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

郭威見事情緊急,即採用謀士魏仁浦之計,偽作詔書,宣稱隱帝令郭威誅殺諸位將領。

於是群情激憤,推舉郭威起兵討伐,以「清君側」。

就這樣,一個「清君側」,讓郭威登基稱帝,是為後周。

趙匡胤,老趙是郭威的部下,948年,老趙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

951年,郭威稱帝,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

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

公元960年,契丹和北漢發兵南下,後周執政大臣范質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抵禦。

正月初二,趙匡胤統率大軍離開都城,夜宿距開封東北20公里的陳橋驛,兵變計劃就付諸實踐了。

趙匡胤的親信在將士中散布議論,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再出發北征」。

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

正月初三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皇帝登基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剛醒來的趙匡胤身上,並皆拜於庭下,呼喊萬歲的聲音幾里外都能聽到,遂擁立他為皇帝。

趙匡胤卻裝出一副被迫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

就這樣,再一次的「黃袍加身」,老趙跟著上司郭威學到了「黃袍加身」的手段,還真不枉兩人主僕一場。

很多時候我們都說巧合,其實很多的巧合都是人為的安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原來是山寨版的「黃袍加身」?

一提起陳橋兵變,大家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黃袍加身,而且這個概念已經根深蒂固,仿佛黃袍加身只有趙匡胤做過一樣,那麼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趙匡胤黃袍加身的經過吧。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崩,...

北宋時期:宋太祖的「黃袍加身」是學來的!

眾所周知,北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卻不知這一招不是趙匡胤的專利。 唐朝末年,各地軍閥混戰,始由源自唐朝時期的節度使制度。唐朝時期全國各地多個節度使,以加強對地方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