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載冀往」河北名人傳——邢台卷(十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邢台,舊稱邢州、順德,位於京津冀區域冀中南地區中心,是中原經濟區的北方門戶。

邢台市有3500年建城史,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方誌河北」為您挑選部分歷史名人進行一一介紹,敬請關注。

郭威

後周太祖郭威 (904—954年),字文仲,別名郭雀兒,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

五代時期後周建立者(951—954年在位)。

曾為後漢的鄴都留守,後漢隱帝劉承佑"厭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鄴都去謀殺郭威,從而激起了郭威反叛。

乾佑三年(950年)冬郭威發兵南向,攻入開封,推翻後漢。

廣順元年(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位建元,國號周,史稱後周。

他生性節儉、虛心納諫、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區的經濟、政治形勢漸漸趨向好轉。

顯德元年(954年),郭威因病駕崩,年五十一。

諡號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號太祖。

葬於嵩陵。

為政舉措

政治

郭威稱帝之後,馬上就著手治理國家,進行改革來增強國力。

他從小經歷了很多苦難,對民間疾苦也有親身體會,所以首先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這方面郭威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罷除不合理的牛租,二是撤消營田務。

在早年朱溫征伐淮南時,朱溫將繳獲的上萬頭耕牛給百姓使用,然後向百姓收牛租,幾十年之後,到後周時仍然在收,當年的牛早就死了。

郭威下令廢除這項既過時又累民的稅收。

至於營田務,是唐末以後在中原地區設置的由戶部直接管理的農業生產機構,所屬的農民負擔很重。

郭威廢除營田務後,將原來百姓使用的田地房屋和牛及其他農具都賜給他們永久使用。

這項措施加上牛租的廢除,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其間,有人建議將一些好的營田賣掉,就能得到數十萬緡錢來充實國庫,郭威卻說:"讓百姓得利,就像國家得利一樣,朕要這些錢幹什麼?"此外他還下詔,命令各地官吏不得以任何藉口來加收百姓賦稅,原來普遍存在的正稅以外的雜稅一律廢除。

郭威又下詔減輕了後漢殘酷的法律,比如,後漢規定,盜竊一文錢的也要處死,不是重罪的人又經常株連親族,後周則規定,不是反叛和殺害親屬之類大逆不道的重罪不再株連親屬。

後漢時,酒和酒麴(造酒的原料)實行國家壟斷專賣,凡是民間有人私自買賣的不論多少一律處死,後周則大大減輕了處罰,而且做了具體的規定:一兩至一斤的杖刑八十,一斤以上到五斤的判徒刑三年,五斤以上的則處死。

此外,在後漢時禁止民間收藏買賣牛皮,私自買賣一寸的就要處死,後周規定,有田四十頃的才收取一張牛皮的實物稅,其餘的民間可以隨意買賣。

郭威了解民間用牛皮的地方很多,所以為百姓生活著想,才有此規定。

軍事

後漢劉承佑(開國皇帝劉知遠之子)即位之後,李守貞夥同趙思綰、王景崇,發起叛亂。

劉承佑先派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等人討伐。

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等人擊敗李守貞後,李守貞退守河中城,閉門不戰。

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等人圍城,從春天一直圍到夏天,始終沒有攻破河中城。

劉承佑只好請出老帥郭威。

趙匡胤跟著郭威一路行軍,在公元948年8月20日到達了河中。

先是稍事休整。

並沒有勸李守貞投降,更沒有故做姿態,去訓斥甚至懲罰久攻不下的白文珂等人藉以振奮軍心,只是帶上了些人,輕裝簡騎地圍著河中城轉了幾圈。

之後,他下達了第一道命令――常思築寨於河中城南,白文珂築寨於河中城西,郭威自領中軍築寨於河中城東,留城北一地空缺,不設人馬。

同時徵調周邊五縣百姓近三萬人,在三寨和河中城之間築起了連接不斷的小型堡壘,來保護新建的營寨。

命令一出,全軍譁然。

面對質疑,郭威不動聲色,他的沉默讓所有人都閉上了嘴。

一天夜裡,久困城中絕不露頭的李守貞突然率軍出擊,沒有準備的後漢軍一片慌亂,只得放棄了堡壘,向新築的營寨里撤退。

等後漢軍重新集結,列隊出寨,準備痛扁敵人時,敵人已經不見了。

憤瞞、激動、勞累,再加上這些日子以來不斷積壓的鬱悶,讓這些火氣旺盛的大兵們再也控制不住。

郭威的第二條命令。

大兵們終於知道了那些徵調來的農民工們為什麼沒被遣散回家了,這些人得重新勞動,把剛剛被毀的堡壘再築起來,而他們也別想閒著,以前幹什麼,接著繼續練!只不過他們很是奇怪,看起來這場戰爭的主角像是這些勤勞的農民工,而他們這些當兵的,只不過是這些農民工的保鏢。

之後,只要堡壘出現,李守貞就會心急火燎,不計利害地率隊出城,不管用什麼樣的代價,都一定要把堡壘毀了,然後他才能帶著人馬逃回城。

如此周而復始,持續了接近整整一年。

郭威終於下達了第三條命令,命全體士兵進攻河中城。

在三面強攻、北面放行的情況下,河中城被一鼓而下。

李守貞貫徹了自己絕不投降的宗旨,城破後全家集體自焚。

軼事典故

黃袍加身

隱帝不聽母親讓人下詔與郭威和好的勸告,領兵出征,結果被亂兵殺死,蘇逢吉也自盡了。

郭威不費什麼力就進了開封。

聰明的郭威並沒有立即稱帝,而是讓李太后先主持大事,以安人心。

他又嚴禁士兵掠奪騷擾京城,恢復了京城的治安秩序。

郭威派人迎接劉崇的兒子來繼位,以此穩定宗室。

等一切穩定之後,郭威就將他的稱帝計謀實施了:讓手下將領發了假情報,說契丹要南下進犯了。

然後就奉太后之命領兵出城,到了澶州,數千將士發生兵變,以黃旗加於其身,擁立他為帝。

郭威稱帝建的國號是大周,因為他說自己是周朝虢叔的後代,歷史上稱為後周,以便和周朝區分開。

郭威仍然以開封為后周的首都。

稱帝之前,郭威又派王峻殺死了在半路上的劉崇的兒子。

劉崇因此和後周結下死仇,聯合契丹來攻打後周,但在高平大戰中被郭威的養子周世宗柴榮打敗。

智勇雙全

郭威和別的軍人不同,他並沒有單憑武力發展,他看到了知識的力量,特別是兵書,沒事的時候他總是拿著書看,有些文化的李瓊見他愛學習,就將自己正讀的兵書《閫外春秋》推薦給他看,李瓊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這本書里就記載了許多存亡治亂、賢愚成敗的事例。

"郭威邊看邊讓李瓊教他,看得愛不釋手,李瓊對他的影響很大。

在劉知遠任後晉侍衛親軍都虞侯時,他主動投到他的手下。

劉知遠很喜歡這員干將,視為心腹,不管劉知遠到哪裡任職都把他帶在身邊,讓他督率親軍。

郭威臨事很有計謀,劉知遠設法爭取過來的吐谷渾部駐紮在太原,軍隊實力很強,也有不少財物,劉知遠想據為己有,也為了防備以後他們再反叛投奔契丹,就想趕走他們,但又沒有好辦法。

郭威就獻出計策,讓劉知遠找個罪名除掉其首領,然後將財物和軍隊收納,不但能除掉這支反覆無常的勢力,還能補充軍需。

劉知遠照計行事,如願以償,擴充了自己的實力。

在契丹滅後晉的時候,郭威和史弘肇等人勸說劉知遠稱帝,因而成為後漢的開國功臣。

國家初創,郭威在各方面都為劉知遠出謀劃策,使後漢政權很快穩定下來,作為重臣郭威在劉知遠臨終時被任命為託孤大臣,隱帝繼位後,讓郭威任樞密使,掌握軍政大權。

不久後漢就發生了三鎮叛亂,三鎮即河中(今山西永濟西)、鳳翔(今陝西鳳翔)、永興(今陝西西安),朝廷先派了白文珂等人去平叛,但都沒什麼成效。

於是郭威就受命出征,他平易近人,廣交將士和文臣,兩軍交鋒時又身先士卒,親冒矢石,能與士兵同甘共苦,士兵立功他馬上賞賜,負傷的他也親自去撫慰。

不管是誰提的建議他都能虛心接受,即使有人得罪了他,他也不計仇,終於使將士和睦上下一心,提高了士氣和戰鬥力。

郭威虛心聽取將領們的建議,博採眾長,制定了先攻河中的策略,然後用圍困打消耗戰的辦法與敵對壘,一年後,在城中糧草已盡,士氣喪失的時候一舉攻陷,李守貞和妻子自焚而死。

其他兩鎮也先後平定。

淡泊名利

郭威又為後漢的穩定立下了大功,但他並沒有藉此要高官厚祿,而是藉機提高自己的威望:當隱帝要賞他時他說破賊不是他一人的功勞,朝中的將相安定朝廷供給軍需也有功,於是要隱帝賞賜史弘肇等人,他又說大臣們也有功,蘇逢吉等人也因此加官進爵,郭威又說各地駐軍將領和州縣官吏也有功勞,讓隱帝嘉獎他們。

郭威不貪功,但卻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威望。

和一般人相比,他的謀略要遠大得多。

郭威平定三鎮之後,隱帝又將北方的鄴都也就是魏州駐守防禦契丹的重任交給了他。

在他赴任前,朝中為他是否帶樞密使之職離京發生了爭執,兩派大臣矛盾激化,雖然史弘肇堅持要隱帝同意讓郭威帶樞密使赴任,但郭威對朝中之事很不放心,臨行時懇切地對隱帝說:"蘇逢吉、史弘肇都是先皇的舊臣,都很盡忠為國,希望陛下推心任用,必當無事。

邊疆之事臣一定盡忠報效,不負陛下重託。

"隱帝也有點不願郭威出京,他對郭威說:"朕夜裡夢見你變成了驢,馱著我升了天,等我下來後,你又變成了龍,離開我向南去了。

"郭威聽了撫掌大笑。

大概隱帝這時已經擔心郭威對他皇位構成的威脅了,所以在郭威不在的時候才誅殺史弘肇等人,然後又派人去殺他。

郭威到任後,積極備戰防禦契丹,但他出來不久朝中就發生了大事,隱帝沒有聽他的話,而是相反,聽從了舅舅李業的挑撥,誘殺了史弘肇等人,聽到郭威起兵的消息連他的家屬也全部殺死。

然後命另一個舅舅李洪義到鄴都去殺郭威等人。

李洪義和李業不同,他不想加害郭威,就將消息告訴了他。

郭威聽從了親信魏仁浦的計策,倒過來用自己的官印假造詔書,說是讓郭威殺眾將,以此來激怒他們,眾將果然聽命於郭威,以誅殺奸臣清君側為名殺向了京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