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郭威用這招經典戰術一舉擊潰李守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堅持良心原創,轉載註明出處】

上回我們說到後漢朝廷面對聲勢浩大的三鎮叛亂束手無策,年輕的漢隱帝劉承祐只得打出最後一張王牌,由名將郭威親自出馬討伐。

朝廷平叛之所以久戰無功,跟不合理的軍事策略有很大關係。

劉承祐先前派出三支人馬分別討伐,試圖同時撲滅這三處大火,但三路兵馬沒有一個統一主帥,討河中的白文珂跟討永興的郭從義又不相容,兩人推推諉諉,消極怠工,自春至秋不肯用心攻戰,而三鎮仗著城池堅固,頑強抵抗,巋然不動。

面對僵持的戰局,郭威沒有急於求功,他調整了平叛策略,決定集中力量,先擊河中。

名將的水平就是高人一等,只要我們翻開地圖,就會發現這一決策的英明所在。

地圖上,河中府(今山西永濟)、永興府(今陝西西安)、鳳翔府(今陝西鳳翔) 自東向西,一字排開,各自相距數百里,同時進攻三鎮,多線作戰,不利於集中優勢兵力,顯然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如果集中優勢兵力攻其一處,則存在一個先攻誰的問題。

攻鳳翔,要繞過東面的河中、永興,李守貞、趙思綰一定會從背後襲擊,左右夾攻;攻永興更是自討苦吃,分居兩邊的李守貞和王景崇各自出兵,就把後漢軍包了餃子。

這樣看來,除了攻擊河中,郭威別無選擇。

主攻方向確定後,接下來是戰術選擇。

郭威沒有強攻城池,他的戰術是圍城。

他命常思建柵於城南,白文珂建柵於城西,自己建柵於城東,又徵調兩萬壯丁修築長連壘。

所謂的「柵」、「連壘」都是古代作戰時構建的臨時防禦工事,柵多以木構,壘則以土建。

這些工事可以有效阻止或延緩對方進攻,自己則可依託進行防禦。

郭威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把用於防禦的工事創造性地拿來用於圍城作戰,你的城池不是足夠堅固嗎?我毫不擔心,還幫助你在城池外圍再建起幾圈城牆,讓你出都出不來。

經驗豐富的李守貞明白了「郭雀兒」的厲害,對方是要用圍而不攻的戰術硬生生把自己耗死啊!不過李守貞也絕非等閒之輩,他的應對策略是固守待援,不時派兵外出騷擾,焚燒郭威搭建的「違章建築」,順便顯示一下自己決不坐以待斃,束手就擒的決心。

李守貞的如意算盤是依靠河中城跟郭威主力對峙,讓西邊的趙思綰和王景崇兩位盟友發兵救援,屆時自己出城反攻,內外接應,一舉扭轉戰局,擊潰對方。

但很可惜,這一切算計都在郭威掌握之中。

永興的趙思綰、鳳翔的王景崇看到老大被圍,心急如焚,幾度出兵想要救援,結果都被郭威派去的兵馬給打了回去,就連王景崇好不容易從後蜀爭取來的外援也多次被後漢軍擊敗,乾脆放棄了援助。

叛亂的三鎮被分割開來,被迫各自為戰。

失去援助的李守貞依然在堅守,但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派兵外出騷擾的次數越來越少,棄城逃跑和主動投降的士兵卻越來越多。

郭威在城西和黃河邊上布置崗哨巡兵,專門玩官兵抓俘虜的遊戲,一抓一個準兒,就連李守貞派出求援的幾波人馬也都成了郭威的俘虜。

此時此刻,李守貞心急如焚,想突圍卻希望渺茫,想堅守卻士氣低落,至於投降,那是絕無可能的,從決心造反的那一天起,李守貞就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不成功,便成仁。

李守貞狠狠地把郭威祖宗三代罵了個遍,他現在最希望的是郭威能主動進攻,自己也放手一搏,雙方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決戰,即便死也死個轟轟烈烈。

城外的郭威依然故我,下令各路兵馬繼續圍而不攻,不管部將如何請戰,情緒激烈,他都嚴令三軍不得妄動,否則以軍法論處。

就這樣,戰局陷入了僵持,而對峙雙方的心態則正應了《圍城》中的那句名言: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來。

李守貞苦守孤城近一年,外無救援,內無補充,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關鍵時刻,趙思綰第一個支撐不住,舉城投降,讓李守貞萬念俱灰,心理防線徹底崩潰。

敏感的郭威抓住這個時機,下令全力攻城。

憋了足足一年的漢軍一陣猛攻,城池易主,李守貞攜全家自焚而死。

這位反覆無常的風雲人物,歷經政權更迭,見慣你爭我奪,終於死在叛亂之戰中,也算是死得其所。

不久後,鳳翔節度使王景崇也被剿滅,三鎮叛亂就此平定。

事後論功行賞,郭威居功至偉,劉承祐在樞密使、同平章事之外又給他加檢校太師兼侍中,還賜給郭威玉帶一條,以示恩寵。

郭威居然還不滿意,一向低調謙虛的他向皇帝提出了一大堆極其過分的要求,更令人奇怪的是皇帝居然全部批准,令人匪夷所思。

那麼,郭威到底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呢?敬請關注下期內容。


【長篇連載,未完待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