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年輕時如何讀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方北辰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記載。

說是年輕諸葛亮還沒有出山之時,就在讀書充電的方法上,顯露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化特色來。

他的三位書友,徐庶、石韜、孟建,讀書方法都奉行四個字「務於精熟」。

不僅讀得精,還要讀得熟。

用現今流行的話來形容,他們都是「精熟哥」。

唯獨諸葛亮卻不然,他奉行的是另外四個字「觀其大略」,可以叫做「大略哥」。

「觀其大略」的準確含義,是注意觀察吸收書籍當中的重點和精華。

此處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書中的重點;而「略」是戰略的略,也就是書中的精華。

對比之下,「務於精熟」的「精」,是精細的精,是指書中的細節,這就與「大略」的「大」正好相反;而「熟」是熟悉的熟,對書中的所有內容都要爛熟於心,這又與大略的「略」完全不同。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互有交誼的同一批年輕書友,會在讀書方法上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呢?

原來,這與當時的教育體制密切相關。

現今常有人說,應試教育害死人。

其實搞應試教育的老祖宗,就在諸葛亮出生的東漢時代。

當時的人才選拔,以孝廉科目為主體,儒經考試為中心。

孝廉的選拔,由各郡的行政長官,按照每二十萬人口推舉一人的比例進行,以品德上的孝順、廉潔為標準。

東漢全國在冊人口將近五千萬,按上述比例計算,每年的孝廉在二百五十人左右。

入選的孝廉,照例要集中到京城洛陽參加考試,合格者就能進入官員的預備隊伍,有希望拿俸祿吃皇糧了。

考試考甚麼?照例是考儒家的經典。

從眾多的儒經當中,任意抽取一小段,要求考生進行闡釋和論述。

如果對儒經不能從頭到尾讀得滾瓜爛熟,就有可能面對題目不知所云,只有交白卷的份兒,當官的美夢就完全破滅了。

於是乎把儒家經典從頭到尾讀精再加讀熟,就成為讀書人無形的指揮棒。

至於這種「讀死書、死讀書」得來的「死知識」,對於個人素質的提高,能力的增強,究竟有沒有作用,有多大的作用,那就統統不管了。

這樣的教育體制,不是典型的應試教育又是甚麼?

明白了以上的大背景,再來看兩種讀書方法的反差,就容易理解了。

徐庶等三位「精熟哥」,因為個人志向與諸葛亮完全不同,未能跳出傳統體制的束縛,所以還在走東漢應試教育的老路。

由於應試教育的死板讀書方法,大多只能培養出等因奉此、循規蹈矩的行政官僚。

至於諸葛亮的遠大志向,則是要當一個文武兼備的軍政棟樑,所以他才自比為先秦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軍事家樂毅。

他所需要的知識,必須能夠充分滿足自己未來擔當軍政大任的實際需要,包括歷史觀、大局觀方面的戰略指導,治國、治軍方面的重大借鑑,前人發現和解決社會熱點問題的有效方法和寶貴經驗,如此等等。

要想適應這樣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志向需要,傳統的「精熟」方法顯然就很老套、很落伍了。

經過一番主動的明智選擇,他的新方法就應運而生。

再說當時的荊襄一帶,社會相對安定,所以有大批學術文化精英聚集,形成後世所謂的「荊州學派」。

這個學派提倡簡明扼要的新學風,反對東漢繁瑣零碎的老學風,剛好與他的志向需要相吻合。

加之荊州學派的領袖,即水鏡先生司馬徽,又是與他關係親密的尊長。

凡此種種,也是客觀上催生這位「大略哥」的優質文化土壤。

實用、簡明、高效和創新,堪稱是諸葛亮讀書方法的四大亮點。

然而在作出這一選擇的東漢獻帝建安初年,他只是虛歲不過十六七的小青年。

走向人生起跑線之前的正確選擇,不僅為他十年之後在歷史舞台上的種種精彩表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也為當今正在努力讀書充電,準備大幹一番創業、創新事業的年輕群體,提供了啟迪作用和參考價值。

正可謂:孔明才智來何處?竟是先生會讀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08種讀書方法,學會了將受益終生

讀|書|方|法第一種諸葛亮:觀大略法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是一位智者的化身。不過,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一個文學形象,有些地方還將他神化了。史書中的諸葛亮,才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裴松之...

想要提高執行力?諸葛亮為你開出這四味良藥

作者:唐東輝在《如何立志·諸葛亮這樣囑咐外甥……》一文中,諸葛亮囑咐外甥,要通過「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這三種途徑來確立志向。立志之後,就要採取行動實現志向。諸葛亮指出,要實現志向,就要「忍屈...

「務於精熟」與「觀其大略」

「務於精熟」與「觀其大略」,指的是兩種不同的讀書法,就好比精讀與泛讀之分。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

向古人學習如何讀書

讀書,學習這兩件事在現如今對知識要求越來越高,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社會顯得尤為重要,即使邁出了校門,走向了工作崗位,這兩件事依然不可荒廢。其實很多人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有很多人付出實踐...

古人讀書效率大PK,諸葛亮要甩曾國藩N條街

平日裡,家長總會對孩子說,你要多讀書。學校里,老師總會對學生說,你要多讀書。至於原因,他們會說,只有讀好書,才能考大學,才會有好工作。其實,對於讀書的好處,宋真宗趙恆在《勵學篇》中說的最明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