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家的天才少年,聰明反被跋扈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恪,父親諸葛瑾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哥哥,這孩子從小聰明伶俐,思想敏銳,長大後仕途也一路順風,被孫權任命為大將軍,接替去世的陸遜,領荊州事。

不久東吳宮廷發生繼位大戰,魯王孫霸被賜死,太子孫和廢為平民。

孫權把幼子孫亮推向前台,又命孫弘和諸葛恪輔政,在孫權死後,這兩位本來就不和的輔政大臣又發生內訌,諸葛恪把孫弘斬殺在座位上。

孫亮繼位後,諸葛恪升太傅,應該說諸葛恪少年得志,風頭正勁。

建興元年十一月,魏吳兩國在東興(今安徽含山)會戰,諸葛恪率四萬大軍大獲全勝,第二年回軍建康,認為魏軍只不過如此,力主率軍主動出擊魏國。

他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東吳連年征戰,內部又不團結,國力已經不如以前,負擔不起巨額軍費。

三月,諸葛恪率二十萬主動出擊曹魏,雙方會戰於合肥,吳軍始終無法攻克,瘟疫又在軍中蔓延,魏軍援兵馬上又要趕到,在吳主孫亮催促下,諸葛恪損兵折將後只能鎩羽而歸。

八月,諸葛恪回到建康,因戰敗而惱火變得非常跋扈,根本沒把吳主放在眼裡,非但沒有向吳主報告失敗的原因,還大肆撤換他不在建康時別人任命的官員,安插自己的親信,換掉皇宮禁軍,用自己的嫡系部隊。

又對外宣布再次結合部隊,要與魏國決一死戰。

總會有冷靜的大臣建議東吳是沒有勢力單獨和魏國長期消耗戰的,其中衛將軍孫峻知道這樣下去吳國要亡國。


孫峻在11歲的孫亮面前陳述了諸葛恪的各種行為,說諸葛恪有篡權奪位的圖謀,年幼的孫亮只能聽從孫峻的計劃。

孫亮宴請諸葛恪,準備在宴席時看機行事,散騎常侍張約暗中把孫亮準備起事的情況通知諸葛恪,哪知道這諸葛恪根本沒把吳主放在眼裡。

在酒過三巡後,諸葛恪已經有點昏昏然,孫亮藉故離開,這是孫駿一身短衣,手持長刀指著諸葛恪說奉皇帝詔緝拿你,還沒等諸葛恪反映過來,已經血濺宴會場,諸葛恪被殺死在座位上。

諸葛恪兩個兒子聽說父親被殺後,帶著母親逃離吳國,在投奔魏國的路上被孫駿派出的軍隊趕上,把他們母子殺死在半道上。

諸葛恪何等聰明,在孩提時「諸葛恪得驢」的故事家喻戶曉,少年得志,在陸遜之後掌握了吳國軍政大權,但順利的仕途使人失去正確地認知自己,自負,傲慢,跋扈,是權臣的通病,最後身死家敗也是一樣的下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帝王 吳廢帝孫亮

孫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二位皇帝,史稱吳廢帝,公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吳大帝孫權最小的兒子(七子)。252年孫權去世後即位,太平三年(258年)被權臣...

被皇帝謀殺的諸葛亮侄兒,到底做錯了什麼?

文|沙塵暴 (讀史專欄作者)諸葛亮一家人很有意思,在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有人當大官。他自己,蜀國丞相;他哥諸葛瑾,吳國重臣;他弟(族弟)諸葛誕,官至魏國征東大將軍。他們諸葛家的後代,也還算不錯,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