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實事求是 的理論宗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實踐論》和《矛盾論》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代表作,是具有中國特色、氣派和風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里程碑之作。

如何理解和闡釋《實踐論》和《矛盾論》,不僅關係到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總體把握,而且關係到如何在當代中國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書齋里的哲學,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都不是書齋里的學者。

正如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所說,馬克思首先是「革命家」;同樣,恩格斯、列寧、毛澤東也首先是「革命家」。

作為「革命家」,他們同時又是「理論家」,是作為「革命家」的「理論家」。

他們的「理論」,都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都源於對重大現實問題的理論回答。

研究和闡釋《實踐論》《矛盾論》,首先必須從其現實的針對性去把握這兩部哲學著作。

《實踐論》《矛盾論》,是為了反對以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為表現形式的主觀主義、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而寫作的,是為了樹立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而寫作的。

《實踐論》《矛盾論》的理論宗旨,就是為解決思想路線問題奠定堅實的哲學基礎。

把握住這個理論宗旨,才能深刻地理解《實踐論》《矛盾論》(關於「兩論「的引文,均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思想路線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如何認識和改造世界、怎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問題,就是毛澤東本人精闢概括的「實事求是」問題。

主觀與客觀如何統一,理論與實際怎樣結合,如何從「實事」中「求是」,這是《實踐論》《矛盾論》的共同的理論宗旨。

在《實踐論》中,毛澤東明確地指出:「唯心論和機械唯物論,機會主義和冒險主義,都是以主觀和客觀相分裂,以認識和實踐相脫離為特徵的。

以科學的社會實踐為特徵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論,不能不堅決反對這些錯誤思想」。

在《矛盾論》中,毛澤東同樣明確地指出:「我們現在的哲學研究工作,應當以掃除教條主義思想為主要的目標」,如果我們真正懂得了唯物辯證法,「我們就能夠擊破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的不利於我們的革命事業的那些教條主義的思想;也能夠使有經驗的同志們整理自己的經驗,使之帶上原則性,而避免重複經驗主義的錯誤」。

為了實現克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這個理論宗旨,就必須從哲學上解決兩大問題:一是以實踐的觀點闡述認識的矛盾運動,使人們從認識活動的基本規律上自覺地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統一、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一是以實踐的觀點闡述認識矛盾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使人們從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上自覺地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統一、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實踐論》側重回答的是前一個問題,《矛盾論》側重回答的是後一個問題,但它們共同回答的是主觀與客觀如何統一、理論與實際怎樣結合的問題,也就是反對和克服以各種形式所表現出來的主觀主義問題。

把握住這個理論宗旨,才能從認識論和辯證法的統一中理解《實踐論》和《矛盾論》。

把《實踐論》和《矛盾論》分解為「認識論」和「辯證法」,與通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直接相關。

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科書,往往是以《實踐論》的基本觀點講授「認識論」,又以《矛盾論》的基本觀點講授「辯證法」。

教科書以「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唯物史觀」的「四大板塊」分敘馬克思主義哲學,這是需要認真研究和加以改進的;然而這樣分敘的結果,卻造成人們以「認識論」來解讀《實踐論》,又以「辯證法」來解讀《矛盾論》,似乎《實踐論》和《矛盾論》本身就分別是教科書意義上的「認識論」和「辯證法」。

這種「因果顛倒」的邏輯,造成了《實踐論》與《矛盾論》在理論宗旨、理論性質和理論內容上的分離。

因此,在對《實踐論》《矛盾論》的理解和闡釋中,必須跳出教科書關於「認識論」和「辯證法」的敘述框架,從這兩部著作自身的理論宗旨、理論性質、理論內容、理論淵源和「真實意義」上去把握它們。

——選自孫正聿《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實踐論》視角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實踐論》《矛盾論》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相統一的典範,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結晶,為中國共產黨人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偉大的理論意義和強烈的現實價值。本文從讀《實踐論》看...

最精緻、最珍貴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學思想里

哲學常常被認為是一門脫離實際、空虛縹緲、晦澀難懂的學問,缺乏實用價值。其實不然,哲學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能夠培養人們建立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從而認識生活、改變生活。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時...

真心學哲學 真正用哲學

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和運用毛澤東哲學思想,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具有重大意義。 陳雲同志非常注重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