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復興無望,諸葛亮為什麼在全軍將士面前揮淚斬了乾兒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深藏濟世奇才,大隱隆中。
劉備攻新野時,徐庶極力推薦臥龍諸葛亮,劉備於是「三顧茅廬」請臥龍先生出山。
諸葛亮在隆中,就已經將天下大局運籌帷幄、將戰略規劃成竹在胸,提出了幫助劉備復興大業的《隆中對》!自此,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
在他的精心謀划下,火燒新野,大戰赤壁,妙奪荊州······逐步奠定了劉備三國時期與魏國、吳國三分天下的霸主地位。
然而,諸葛亮北伐之時,將咽喉要地街亭鍩交馬謖,隨之上演馬謖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等一連串千古憾事。
用人失誤,導致出師無功,此後諸葛亮北伐戰略接連受挫,漢室復興因此無望,連諸葛亮自己,最後也在五丈原抱憾而逝。
馬謖,三國時蜀主劉備手下的著名將領,與其一起在劉備麾下做官的,還有自己的兄長馬良。
因為非常喜歡談論軍事,丞相諸葛亮特別看重馬謖。
不過,劉備卻覺得,馬謖特別喜歡高談闊論,而且說話不踏實。
臨死前,劉備專門對諸葛亮說:「丞相,馬謖此人言語浮誇,且遠遠超過其實際能力,切不可重用。
丞相干萬千萬要留意!」
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
他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占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
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
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
」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謖到達街亭後,不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地想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
當時,副將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
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
」馬謖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自信地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都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接著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布于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致勝之秘訣。
」
王平再次諫阻:「如此布兵危險。
」馬謖見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說:「丞相委任我為主將,部隊指揮我負全資。
如若兵敗,我甘願革職斬首,絕不怨怒於你。
」王平再次義正詞嚴:「我對主將負責,對丞相負責,對後主負責,對蜀國百姓負責。
最後懇請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
」馬謖固執己見,將大軍布于山上。
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將馬謖占領街亭,立即派驍勇善戰,曾多次與蜀軍交鋒的名將張郃領兵抗擊,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圍困於山上,然後縱火燒山。
蜀軍饑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
張命令乘勢進攻,蜀軍大敗。
馬謖失守街亭,戰局驟變,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
諸葛亮總結此戰失利的教訓,痛心地說:「用馬謖錯矣。
」為了嚴肅軍紀,諸葛亮下令將馬謖革職入獄,斬首示眾。
臨刑前,馬謖上書諸葛亮:「丞相待我親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
這次我違背節度,招致兵敗,軍令難容,丞相將我斬首,以誡後人,我罪有應得,死而無怨,只是懇望丞相以後能照顧好我一家妻兒老小。
這樣我死後也就放心了。
」諸葛亮看罷,百感交集,老淚縱橫,要斬掉曾為自己十分器重賞識的將領,心若刀絞;但若違背軍法,免他一死,又將失去眾人之心,無法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
於是,他強忍悲痛,讓馬謖放心去,自己將其兒收為義子。
而後,全軍將士無不為之震驚。
馬謖被推走了。
諸葛亮拭乾眼淚,又宣布一道命令:對力主良謀,臨危不懼,英勇善戰,化險為夷的副將王平加以褒獎,破格擢升為討寇將軍。
善於自省的諸葛亮斬馬謖,升王平之後,多次以用人不當為由,請求自貶三等,一品丞相為三品右將軍。
早在往昔,劉備臨終前就告訴諸葛亮馬謖這個人是虛才,絕對不能重用,可最後他還是犯了不該犯的錯誤,結果硬是逼著自己要再走一著險棋。
其實對於諸葛亮來說,對於整個作戰的布局,自己是瞭然於心的,唯一沒有做好的還是一個用人上。
既然劉備都說了,這個人肯定不能用,你用的時候是不是心裡也應該繞幾回呢?人們常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越是關鍵的時候,哪怕這個人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會壞事兒,也是絕對不能用的。
因為只要那百分之一真的成了真,整個的謀劃布局都會化為一片泡影,諸葛亮想必也不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自己偏偏還是要走這一步,這怨得了誰呢?
揭秘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諸葛亮斬馬謖這個故事可謂是千古傳誦,源於《三國演義》,馬謖違反了諸葛亮的調度,在山上紮營,是丟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丟失,讓蜀漢軍隊喪失了繼續進取陝西的最好時機,作為將領,馬謖需要負主要責任...
縱觀街亭之戰始末,看透為什麼馬謖會丟失街亭
近日的電視劇《虎嘯龍吟》中即將迎來著名的街亭之戰,也正是因為馬謖的恃才傲物,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接下來,我們就來詳解街亭之戰,為什麼馬謖會丟失街亭。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哪位三國大臣有能力阻止他呢?
昭烈帝劉備駕崩後,諸葛亮總攬朝政,凡事必然親往。建興初,諸葛亮親征南中,朝中卻有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官員勸其莫往,因其言辭懇切,致使諸葛亮一拖再拖,直到建興三年(公元225年)才三路進攻南中,最終平...
三國中家喻戶曉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真的存在嗎?
文|飛鳥讀史,原創不易,拒絕抄襲或轉載諸葛亮討伐魏國,第一次出祁山就派出了馬謖守交通要道街亭,馬謖卻自視丞相重視,不顧王平的勸阻,他死記教條以為兵居高處則可對戰局一覽無餘,從而將戰爭的主動權緊緊...
馬謖大意失街亭不聽王平的勸告,是否說明統兵能力不如王平
公元228元,諸葛亮為了實現統一大業,發動第一次北伐戰爭。他命令趙雲、鄧芝占據箕谷作為疑軍,親自率領10萬大軍突襲祁山,同時力排眾議任命馬謖為先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
馬謖失街亭,自有原因
228年,諸葛亮將要攻打曹魏,與諸將商量這次軍事行動。 魏延獻了一條大膽的路線:「聽說夏侯楙是曹操的女婿,此人有勇無謀。現請給我五千人的精銳部隊,帶著五千人口糧,直接從褒中出發,沿著秦嶺向東,到...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
馬謖此人,是「馬氏五常」之一,劉備的重臣馬謖「白眉最良」馬良的弟弟。後世多評為趙括式的人物。素有才名,得到諸葛亮賞識。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