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齊稱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到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為止,歷史二百九十四年,史稱春秋。


春秋初期諸侯國一百四十多個。


齊用管仲,變強大

齊國齊襄公在位好殺,他的弟弟們跑到他國避難。

齊襄公被殺後。

齊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適合做齊國國君。

兩個人誰先回齊國就能登上君位。

管仲被派到半路截殺公子小白。


管仲射了小白一件,沒有射死。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回國做了國君稱為齊桓公。

成語一箭之仇就是說的管仲射小白。

齊桓公沒有追究管仲,並拜他為相。


管仲對齊國進行全面改革,富國強兵,安定內政。


齊開始爭霸

齊驅逐犬戎

公元前663年,燕被戎狄快滅國。

齊尊王攘夷,幫助燕國趕走犬戎。

燕莊公送齊桓公到齊國境內,為遵守周禮,

齊桓公將50里地割讓給燕國。

各諸侯國心悅誠服。


齊抗楚

楚國大舉入侵中原諸國。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諸侯大軍進軍楚國,齊桓公不戰而屈人之兵,楚國低頭認錯。

雙方訂立召陵之盟。

齊擁立王室

齊桓公召集諸侯會盟,奉太子鄭即位為周襄王。


葵丘會盟重新確立了周的宗法制度,維護禮儀。

對內消除內亂,維護周天子保留下來的政治制度。

標誌了齊桓公的霸業達到頂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齊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的故事簡介

尊王攘夷的故事首次出現在中國東周的春秋時期,而「尊王攘夷」這一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維護君王的統治,排斥外族的侵略。而春秋時期執行這個尊王攘夷的主人公就是齊國的第一位霸主,...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姜姓,名小白。齊僖公的孫子、齊襄公的兒子。春秋五霸之首。齊襄公和齊君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爆笑鬼谷|君子不記仇

齊桓公姓姜,名叫小白,不是喝的那個酒江小白。話說齊襄公的時候,國家政局一片灰暗。小白的經紀人鮑叔牙掐腳一算,說齊國將要發生大亂,就帶著小白跑路到莒國去了。在襄公十二年的時候(公元686年)公孫無...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春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全國性大分裂形成的...

春秋第一任霸主-齊桓公

齊桓公(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是歷史上第一個代替周天子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

解析春秋時期的混亂世界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即位,並把都城從鎬京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至此,西周結束,東周建立。自這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史稱春秋時期。

尊王攘夷——齊桓公

上次我們講到莊公箭射王肩小霸春秋,天子威嚴掃地,諸侯列國不再朝貢。至公元前681年春秋時期又一位霸主齊桓公在歷史的進程中留下了絢麗的一筆,與莊公不同的是,前者挑戰天子權威開啟亂世之端,小霸春秋,...

沒有管仲何來齊國的霸主地位

管仲(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法家先驅,是中國古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道家。被譽為聖人之師和華夏文明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