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曹操百萬大軍 呂布為何血濺白門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演義中呂布武藝天下第一,最終卻慘死白門樓,留下千古遺憾。

他為何會落得如此境地,他的行兵布陣到底有什麼失敗的地方?本期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在長期的作戰中,他犯了哪些錯誤。

東漢末年時,呂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稱飛將,為各方軍閥所忌憚,然而卻在建安三年被曹操所滅。

對呂布的滅亡,《三國志》作者陳壽指出主要原因是他「有九虎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

如果說對其是否「輕狡反覆」尚有爭議的話,對其「無英奇之略」則一般是認可的。

其實,呂布不僅僅是沒有英奇之略的問題,而且在戰略、策略上都犯過一些錯誤,其中有的甚至很嚴重,正是這些錯誤最終導致了他的滅亡。

本文主要探討呂布到關東後在戰略、策略上所犯的一些較重要錯誤。

呂布到關東是在初平三年(192),當時關東已進入群雄混戰的時代———袁紹已據冀州,曹操新領兗州,陶謙在徐州,而袁術則占有豫州與荊州南陽郡。

呂布沒有自己的根據地,只能先投奔其他軍閥。

起初呂布還有向關東諸將「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之意,但他們「自還相攻,莫肯念國」。

此後呂布也只能參與這種割據混戰了。

網絡配圖

呂布出武關時,以董卓頭系馬鞍。

他認為自己殺董卓「有德袁氏」,於是選擇先投袁術,而後者起初也待他甚厚。

但他「恣兵鈔掠」,袁術「患之」。

呂布不安,再投河內張楊,又轉投袁紹。

後袁紹與呂布合擊張燕於常山,呂布有功。

但他向袁紹請兵卻未得到對方同意,加上其手下將士多暴橫,導致袁紹「患忌」他。

呂布求去,袁紹擔心他以後對自己不利,派壯士於夜間刺殺他,但未得手。

呂布在投奔張楊途中經過兗州時,陳留太守張邈遣使迎接他,「相待甚厚,臨別把臂言誓」。

張邈知道自己受到袁紹敵視,而呂布則為袁紹所忌憚,故他願與呂布結交。

呂布來到關東後一直未有穩定立足點,且無真正信任他之人,因此也願意與張邈言誓。

後來張邈趁曹操東征陶謙,與陳宮等人一起迎呂布為兗州牧。

那時兗州郡縣大多響應呂布,只有鄄城、范、東阿仍為曹操守。

當時呂布、陳宮、汜嶷分別率兵向三城進攻,但都未得手,於是呂布回駐濮陽。

曹操回師兗州後,向呂布展開攻勢。

在持續年余的戰爭中,雙方交戰重心先在東郡,後來轉到濟陰、山陽郡。

曹操外得袁紹援助,內有荀、程昱等輔佐,終於擊走呂布。

兗州的得失其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曹操、呂布後來不同的命運。

呂布此次選擇投奔領徐州不久的劉備,而後者也接納了他。

他還曾對劉備說:「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將無安布者,皆欲殺布耳。

」漢獻帝於興平二年末自關中來到河東後,「有手筆版書召布來迎。

布軍無畜積,不能自致,遣使上書。

」呂布往迎漢獻帝有一定難處,但也不是絕無辦法。

建安元年(196),呂布借劉備與袁術交戰之機襲取下邳,並自稱徐州牧(一說徐州刺史)。

但他此後又與處於困境中的劉備講和,允許劉備駐紮於小沛,並在袁術派軍向劉備進攻時用計幫後者退兵。

劉備後合兵得萬餘人,呂布感到不安,親自率兵擊敗他。

劉備投奔曹操,曹操「厚遇之,以為豫州牧」。

曹操未聽從程昱之謀殺掉劉備而是使其為豫州牧,原因之一可能是在他主要進攻劉表、張繡的時候想利用劉備來牽制呂布,不過他口頭上還是說「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後來袁術欲稱帝於淮南,並提出與呂布結兒女親。

呂布本已同意,但在沛相陳王圭勸說下又反悔,甚至把袁術的使節韓胤械送於許。

袁術怒派大將張勳向呂布進攻,並與韓暹、楊奉等連勢。

呂布派人勸說韓、楊與他合力反擊袁術軍,「軍資所有,悉許暹、奉」。

於是兩方聯手,打敗張勳。

這是建安二年的事。

建安三年(198),呂布又結交袁術,並派高順進攻劉備。

曹操遣夏侯淳往援,但也敗於高順。

於是曹操親自率軍討伐呂布,先屠彭城,後到下邳擊破呂布。

呂布欲降,但被陳宮等阻止。

呂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率騎兵斷曹軍糧道,但又被其妻勸阻,只能困守孤城。

這可算是呂布在最後關頭犯的錯誤了。

曹操決泗、沂水灌城,經月余,呂布將領宋憲、魏續等開城降,呂布與陳宮被殺。

呂布來到關東後即處於不斷奔波與作戰的過程中,這一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初期、兗州時期與徐州時期。

下面分析呂布在這三個時期中在戰略或策略上的失當之處。

呂布來到關東後,先後投奔袁術、袁紹等,最後都不得不離去,並給他以後的生存發展或多或少帶來不利影響。

他與袁術失和,導致他據徐州後雙方有聯合的必要時,卻缺乏互信基礎。

他與袁紹失和,則是袁紹後來幫助曹操攻擊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成為導致他在兗州之戰中失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呂布是難居關東其他軍閥之下的,這與劉備類似,「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因此他投奔袁紹並不合適,最終不僅未得袁紹之助,還被袁紹視為後患,欲去之而後已。

呂布當時應考慮出一條穩妥之策從袁紹處平安離去。

建安五年,劉備敗於徐州後曾投奔袁紹,在他想離開袁紹時採用的策略是勸說袁紹南連荊州牧劉表,這樣他在未受袁紹疑忌的情況下從容離開,以後又從汝南投奔劉表。

而呂布未經深思熟慮就投靠袁紹,在請兵不獲後又向袁紹求去就留下了後患。

那麼,呂布到關東後,合適的策略究竟是什麼呢?他首先要謀求自己的根據地,這或者依靠本身的力量從他人手中奪取,或者依賴其他強有力的軍閥幫助———比如曹操在袁紹支持下先領東郡太守,後又領兗州刺史。

呂布到關東後,可以考慮先投奔相對弱小的軍閥,而後待機再謀其地(曹操得兗州、劉備入益州都可說是如此)。

除陶謙外,呂布能否投奔劉表呢?按照劉表後來許可張繡留駐荊州(宛等地)的態度來看,他收留呂布的可能性還是有的,更何況劉表此時正考慮進攻據有荊州南陽郡與豫州的袁術。

如果當時呂布投奔劉表,而後與劉表一起進攻袁術,這樣他以後或可在豫州立足。

網絡配圖

不過那時呂布選擇的是轉投張楊,他可能考慮到張楊與他同為并州人,且曾經都是并州刺史丁原屬下。

不過張楊得以任河內太守是董卓任命的,且他與呂布互不甘居對方之下,這些可能是在李等「購募求布急」時他手下諸將欲圖呂布的原因。

後呂布又投奔袁紹,畢竟袁紹是不理會李、郭汜購求呂布的。

但這也如上面所論述的,其結局對呂布而言得不償失。

呂布在陳宮、張邈等支持下進入兗州之初,形勢較為有利,不過鄄城、范、東阿仍為曹操守。

當時呂布、陳宮的部署是:呂布攻鄄城,陳宮率軍取東阿,並派汜嶷取范。

這一部署可能存在問題。

呂布應分兵一部監視夏侯忄享據守的鄄城,而他自己則率軍先取范,而後與陳宮合攻東阿,最後再進攻鄄城。

如果這樣,呂布應能爭取到使兗州戰局在曹操返回前對他更有利些,而對方也更難在兗州立足。

那時曹操認為:呂布「得一州」後,攻鄄城不下就退駐濮陽,而不是據東平並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邀擊其軍,「吾知其無能為也。

」呂布確實可以像曹操所說的那樣更積極主動地截斷曹軍歸路,但他也有後顧之憂:其一是夏侯惇、荀彧等仍據守兗州三城,其二是袁紹作為曹操盟友,可以從冀州向兗州東郡發動進攻。

此後呂布在兗州之戰中並未力爭主動權。

他未能持續向鄄城、范、東阿進擊,以求將曹操從兗州逐出。

而曹操儘管在興平元年進攻濮陽時遇到挫敗,但次年他繼續對呂布方面取攻勢,並在巨野、定陶等地獲得一定勝利。

決定兗州之戰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糧草問題。

對這一問題,呂布既未能在兗州本地解決,又未能從外部(如徐州陶謙、揚州袁術處)獲得幫助。

那時曹操也曾面臨這一嚴峻問題。

興平二年夏的麥收時節也是雙方爭奪糧食的關鍵時候。

當時荀反對曹操先取徐州(陶謙已去世)的想法,他提出的理由之一是「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他並向曹操獻計:「宜急分討陳宮,使虜不得西顧,乘其間而收熟麥,約食禾畜谷,以資一舉,則呂布不足破也」。

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議。

不過,呂布、陳宮並未像荀設想的那樣「不得西顧」,而是曾經試圖在麥收之時向曹操進攻,但被曹操伏兵所敗。

這樣曹操得以「大收麥」。

呂布兗州之敗,與其部缺乏糧草不無關係,而這又與「麥收之戰」的勝負有關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結局

東漢末年,朝綱腐敗,民不聊生,黃巾起義爆發。漢室威信受挫,權力下放,各地方諸侯自組勢力。河東太守董卓利用漢末戰亂和朝廷勢弱占據京城,廢少帝立漢獻帝並挾持號令,東漢政權從此名存實亡。而且他生性兇...

第十一回 徐州之戰

曹操因為陶謙部下張闓殺了父親曹嵩全家而興兵攻打徐州。陶謙不敵,去搬救兵。一路,糜竺去請孔融,孔融被黃巾余寇圍住,自顧不暇。在野武將太史慈突圍,去平原請劉備出兵;另一路,陳登去請青州田楷。劉備兵力...

張邈生平簡介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今山東東平縣)人。少時以俠義聞名,接濟貧困,助人為樂,傾家蕩產,壯士多有歸附於他的,被稱為「八廚」之一,曹操、袁紹都是張邈的朋友。朝廷徵召他做官,他以出色的應考成績被任命...

漢末最強軍閥,袁紹、曹操都要靠邊站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袁紹虎踞冀州、曹操雄霸兗州,劉表割據荊州……但漢末最強軍閥卻不是他們,而是雄踞淮南的袁術。袁術是漢末及其重要的軍閥,但受到演義故事的影響,很多人都沒能認...

正史中的無雙呂布

【前言】歷史走到東漢末年,天下再次大亂,人心也亂到無以復加。於是東漢之政治,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宦官外戚倒台,名士化身軍閥,武人成為暴徒,正統觀念崩塌,物競天擇,最終則產生了很多亂世中的...

三國演義之劉備開張當主人

七寶刀的魔性,對摸過它的呂布也有深遠影響。曹操獻刀之後,王允利用呂布殺了董卓,反了李傕、郭汜,呂布孤身逃出長安,去跟當年的反董聯盟混日子。   呂布找上的第一個老闆,就是袁術。按理說就呂布的自身...

作為最好的朋友,張邈為什麼起兵反對曹操?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也。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度尚、王考、劉儒、胡毋班、秦周、蕃向、王章合為八廚。和曹操、袁紹皆與好友,更是黨錮時,袁紹反對宦官的小圈子裡的核心人物。後來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