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最強軍閥,袁紹、曹操都要靠邊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袁紹虎踞冀州、曹操雄霸兗州,劉表割據荊州……但漢末最強軍閥卻不是他們,而是雄踞淮南的袁術。


袁術是漢末及其重要的軍閥,但受到演義故事的影響,很多人都沒能認識到袁術的能力,以及在僣號之前他已經成為最強軍閥的事實。

袁術,字公路,為名門汝南袁氏之後。

董卓進京後,為拉攏袁術,上表袁術為後將軍,袁術不肯依附,於是出奔南陽。

聯合長沙太守孫堅割據荊北、豫州。

董卓退守長安後,各路軍閥又開始爭相混戰——袁紹聯絡曹操、劉表,意圖夾擊袁術,而袁術則同公孫瓚、陶謙結盟,與袁紹爭雄。

初平二年(191),袁術派孫堅攻打劉表,但孫堅卻在襄陽戰死。

為避免多線作戰,初平四年(193),袁術主動退出南陽,專注豫州,北上兗州壓迫曹操、袁紹。

但匡亭一戰,曹操以少勝多,袁術不得不轉變戰略方向,戰而向袁紹勢力薄弱的東南進行攻略。

袁術占領揚州九江郡,殺了揚州刺史陳溫之後,自領揚州牧,又以徐州伯自稱,與原來的盟友陶謙交惡對立,袁術這一舉動,真可謂是海闊天空般的打開了新局面——袁術以淮河兩岸為根基,開始對揚州、徐州進行攻略。

興平元年(194),孫策成為袁術部下,開始替袁術東征西討,平定江東。

而在與徐州劉備的鬥爭中,趁呂布劉備相爭之際,袁術乘勢占據了徐州的廣陵郡以及部分下邳郡。

到了建安二年(197),袁術的勢力達到頂峰,東起下邳廣陵、西鄰荊州江夏、南抵會稽東治、北至陳沛二國,地跨揚、徐、豫三州十一郡,成為漢末最強軍閥。

連割據徐州的呂布也需要仰仗袁術,不論是黃巾軍或者黑山軍,都與袁術互有聯絡,白波軍甚至投靠到袁術帳下效力。

而此時的袁紹,正處於臧洪舉東郡叛亂的餘波中,公孫瓚又伺機南下,多線作戰,舉步維艱。

而曹操宛城新敗,長子曹昂、猛將典韋戰死,忙於屯田解決溫飽問題。

此時對袁術來說可謂形勢大好,於是他不顧反對,僣號自立,自稱「仲氏」。

一時風頭無兩。

所謂花無百日紅,沒過多久,厄運就降臨到袁術頭上,孫策在江東自立,孫氏一門積極響應,袁術半壁江山都落在孫策手中。

呂布也和袁術翻臉。

屋漏偏逢連夜雨。

淮南降下旱災,百姓相食。

曹操趁機討伐袁術……建安四年(199),在內憂外患之中,走投無路的袁術病死。

結束了充滿鬥爭得一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大事件,黃巾之亂到官渡之戰

184年2月,河北巨鹿人張角,太平道創建人,發動起義。因起義軍戴著黃巾,史稱黃巾起義。184年10月,張角病死,其弟張寶指揮十萬大軍,與漢朝大將皇甫嵩在曲陽決戰,戰敗而死,黃巾軍主力被消滅,餘黨...

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結局

東漢末年,朝綱腐敗,民不聊生,黃巾起義爆發。漢室威信受挫,權力下放,各地方諸侯自組勢力。河東太守董卓利用漢末戰亂和朝廷勢弱占據京城,廢少帝立漢獻帝並挾持號令,東漢政權從此名存實亡。而且他生性兇...

解析三國著名戰役官渡之戰的歷史背景

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漢朝地主階級的統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

袁術敢稱帝,就是因為這些底牌!

在197年初袁術僣號時,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軍閥。而袁紹、曹操則各自陷入困境。下圖就可以看出袁術是當時最強勢力,紫色粗線範圍內,為袁術僣號時的極盛勢力範圍。紅色字體為袁術任命的各郡太守,藍色字體的呂...

面對曹操百萬大軍 呂布為何血濺白門樓?

演義中呂布武藝天下第一,最終卻慘死白門樓,留下千古遺憾。他為何會落得如此境地,他的行兵布陣到底有什麼失敗的地方?本期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在長期的作戰中,他犯了哪些錯誤。 東漢末年時,呂布「便弓...

漢末三國時期的各個諸侯勢力到底有多強大?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中平六年,董卓奉詔率兵進入洛陽,廢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自為相國,獨攬朝政。次年關東諸侯推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從此漢末各大諸侯軍閥勢力紛紛登上歷史舞台,為群雄割據局勢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