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也怪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個典故出自《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三回,一般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將,必須使用廖化這樣平庸無能的人做先鋒。

比喻沒有傑出人才,平庸者也僥倖成名。

這個解釋實際上是對廖化的誤解,廖化並非無能之輩,縱觀其整個軍事生涯,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第二種解釋相對就比較客觀,指的是當時蜀漢政權中能征善戰的將領大都亡故,無人可用,只能讓年近八十的老將廖化做先鋒。

這兩種解釋雖有所差別,但都反映了一個問題,即蜀漢政權後期人才嚴重匱乏。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與後主劉禪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蜀漢政權後期的人才匱乏?很多人把矛頭指向諸葛亮。

諸葛亮從章武三年(公元
223年)永安託孤開始成為蜀漢政權的實際決策者到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病逝於五丈原,執掌最高權柄共十二年。

在這一時期,諸葛亮確實親歷親為,史書上記載「正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包括南征蠻夷,北伐曹魏,也是諸葛亮親自率軍作戰。

但這是否就能說明諸葛亮不重視人才的培養和提拔?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實際上,這一時期諸葛亮的親力親為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蜀漢政權人才的嚴重匱乏和青黃不接。

蜀漢政權相比較於曹魏、孫吳,本身就是實力最為弱小一個,同時人才也最為匱乏。

再加上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大量的文臣、武將或戰死或投降,原先劉備集團重要的骨幹可以說是所剩無幾。

筆者大致統計了下,從公元
213年劉備入蜀到到公元223年永安託孤,這十年間,霍峻、法正、黃忠、馬超、劉備等人先後病逝,龐統、關羽、關平、王甫、張飛、劉封、馮習、張南、程畿、趙累、傅肜、馬良等人或是戰死或是被殺,糜芳、傅士仁、孟達、黃權等則是投降孫吳或曹魏。

可以說,諸葛亮接手蜀漢政權時,能夠委以重任、引為臂膀的人才是少之又少。

諸葛亮執政時期雖然事事親力親為,同樣也重視培養和提拔人才。

而且筆者認為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並不衝突。

君主親力親為是封建社會加強專制統治的需要,諸葛亮在當時雖然只是丞相,但實際上代行君權,而劉備去世後蜀漢政權內部不穩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諸葛亮必須以
「正事無巨細,咸決於亮」的方式代表劉備父子加強統治,穩定蜀漢人心。

而培養和提拔人才則是鞏固蜀漢政權、維護長治久安的需要。

所以,諸葛亮當時也是非常重視,而且做了大量實際的工作。

不可否認,在諸葛亮病逝後,他為劉禪留下了一大批忠誠、能幹,能夠保境安民的人才,蜀漢後期重要的文臣武將基本上都是在諸葛亮時期開始受到任用和提拔。

蜀漢四英,又稱蜀漢四相,即諸葛亮、蔣琬、費禕和董允

比如蔣琬、費禕、董允,這三人與諸葛亮並稱「蜀漢四相」,都被認為是有名的治國能臣,懷相國之才。

他們受到重用和提拔就是在諸葛亮時期,或是留守成都,足兵足食,或是隨軍出征,謀劃戰事,忠誠和能力都受到肯定。

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費禕、董允相繼執政,這一時期蜀漢政權政治清明,休養生息,使蜀漢政權雖然在三國中最為弱小,尚能繼續維持三十年之久。

其次,如曹魏降將王平與姜維,諸葛亮也是不拘一格,破格提拔。

王平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與馬謖一起守街亭,雖然最終街亭失守,馬謖被殺,但王平卻表現突出,被諸葛亮拜為參軍,統領蜀漢軍隊中最精銳的無當飛軍。

姜維在降蜀後,諸葛亮驚喜異常,在給蔣琬的信中稱姜維是涼州上士,並對姜維屢屢重用,讓姜維統領五六千虎步軍。

王平和姜維,在蜀漢後期堪稱是蜀漢政權軍事領域的兩大支柱。

影視劇中的魏延

其他的,如鄧芝、馬忠、陳震、李恢等人,都是受到諸葛亮的提拔和重用的文臣武將,都是清廉能幹之才,或是治內有方,或是獨當一面。

即使如名將魏延,諸葛亮對其也是非常重用,並非如演義小說所描述的,處處壓制魏延,對其不信任。

諸葛亮六次北伐,魏延都是其帳下第一大將。

至於為什麼不採納魏延提出的
「子午谷奇謀」,並不是因為諸葛亮對魏延有個人偏見,而是「子午谷奇謀」太過於冒險,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一旦失利,將進退維谷,甚至會全軍覆沒。

至於魏延之死,根據現存的史料記載和查證,諸葛亮並沒有直接的責任。

那麼,為什麼在諸葛亮之後,蜀漢政權還是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尤其是諸葛亮時期的那些文臣武將漸漸老去和逝去後,人才匱乏的形勢更加嚴重。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益州士族對蜀漢政權的不支持。

蜀漢政權其實際統治的地域只有益州一地,而且屬於是一個外來政權,並非是益州人士自己建立的政權,所以益州士族對蜀漢政權一直是若即若離,而對於劉備、諸葛亮來說,自然也對益州士族有所防範,並沒有信任。

在蜀漢政權長達四十三年的統治時間裡,益州士族始終只擔任中下層官職,甚至與最高決策層的政策方針唱反調。

後來鍾會、鄧艾伐蜀,光祿大夫譙周力勸劉禪投降,可以看作是益州士族的代表和主張。

沒有益州士族的支持,蜀漢的人才匱乏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

到了後期,蜀漢政權的文臣武將大部分已經變成了
「官二代」。

如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張飛之子張紹、黃權之子黃崇、蔣琬之子蔣斌,霍峻之子霍弋等。

這些「官二代」雖然也恪盡職守,但無論是其能力還是才幹都與父輩有一定差距。

蜀漢的衰敗也就不可避免。

諸葛亮有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當然發現了,而且諸葛亮也試著去解決,緩和益州士族與蜀漢政權之間的隔閡,比如諸葛亮重用楊洪。

楊洪,益州犍為人士,多次受到諸葛亮的提拔,任命為蜀郡太守,負責治理當時益州最大的郡,並賜爵關內侯。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只可惜上天留給諸葛亮解決這個問題的時間並不多。

建興三年後,蜀漢政權連年的南征北伐,重心轉到戰事,後來諸葛亮又病逝五丈原,這個問題的解決也就隨之擱淺。

蜀中無大將,也怪諸葛亮?在筆者看來,這個黑鍋恐怕不應該由諸葛亮來背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