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得天下,為何劉備都得到了還是沒得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眾所周知,三國中有一句名言叫「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意思就是諸葛亮、龐統這兩個人,只要得一個人就可以得天下。
而三國中,劉備一個人就把兩個人攬入自己手中,按道理劉備應該一統三國才對,但事實上呢,偏安一隅,只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而且蜀國還最先亡國,這是什麼原因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這句話出自哪裡?
正史並沒有記載,這句話其實出自於小說《三國演義》,當年劉備曾偶遇名士司馬徽,兩人在草堂促膝長談,司馬徽見劉備有志向卻一事無成,便向劉皇叔推薦了兩個人,即諸葛亮和龐統。
書中第35回記載: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玄德曰:「伏龍、鳳雛何人也?」
水鏡撫掌大笑曰:「好!好!」玄德再問時,水鏡便轉移了話題。
司馬徽是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人的學問之師,關係密切。
弟子胸懷錦繡,卻不遇明主,當老師的能不著急嗎?
所以,司馬徽遇見了皇叔劉備,自然用這句話向劉備推薦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引起了劉備的足夠重視,才引出了後來「三顧草廬」的佳話。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我們來看這句話,從字面上理解,司馬徽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也並沒有說過二人都得,結果會怎麼樣。
根據通常的邏輯,兩人得一就可以成功,那兩人都得豈不更一帆風順?
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正所謂正正為負,一山不容二虎,而且諸葛亮和龐統性格差異很大。
諸葛亮生性謹慎,在用人上求穩不求險,也不會輕易讓自己置身險地;而龐統則不同,他的膽子比諸葛亮要大很多,做事的風格也更急。
而且龐統曾經周瑜的功曹,周瑜死後歸到劉備這兒。
開始讓他擔任耒陽縣令。
因為治理不好被免官。
魯肅給劉備寫信勸說,龐統不是治理百里小縣這樣的人,應該讓他擔任治中、別駕這樣的官職,才能讓他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同時,諸葛亮也用同樣的理由勸說劉備,於是劉備就讓龐統擔任軍事中郎將。
《三國志》中記載,龐統被劉備重用後,就極力勸說劉備儘快攻取西川。
事實上,諸葛亮早就為劉備制定了西進蜀中的計劃,不過諸葛亮這個人求穩為主,所以平定荊州後,劉備主要防備曹操和孫權。
而龐統的到來則加速了劉備西進的過程,龐統也成了劉備西進蜀中的主要推手。
所以說,龐統和諸葛亮做事風格截然不同,二者並不能發揮合力的功效。
後來劉璋請劉備攻打漢中,駐守葭萌,龐統又勸劉備選精兵,晝夜兼道,直取成都,劉備又因太險太急而沒有採納。
所以,一切都可以看出龐統是個急性子,如此個性,再精明的人都難保不會漏算一策,馬失前蹄。
果然龐統在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
因此,龐統這個人雖然鳳雛之才,但因為性格的局限,他也未必就能把安天下的才能發揮出來。
再看諸葛亮,按道理,龐統死了後,就剩諸葛亮,得諸葛亮也可以得天下,但也是事與願違。
雖然諸葛亮能力出眾。
眾所周知,三國中蜀國的綜合國力是最差的,諸葛亮將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能與強大的魏國、吳國抗衡,可見其人是非常聰明的,能力超強的。
但想以自己一己之力而對抗占據中原的曹操和江南的孫權,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只能是「天方夜譚」。
首先,曹魏不是紙老虎,也不腐敗或腐朽,國情並不比蜀漢差。
其次,益州雖為天府之國,卻很難成為奪取天下的根據地和策源地。
第三,諸葛亮的能力特徵,是治國第一,治軍次之,用兵最差,又豈能戰勝曹魏?
而孫權的治國水平也比不上諸葛亮。
而且孫權還將江東士族就跟孫吳政權捆綁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
這一點就比劉備、諸葛亮做的高明。
諸葛亮要想一統天下,何其難?而且諸葛亮去世後,蜀漢靠遠不如諸葛亮的姜維獨力難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別說統一天下大業,剩下的也就只有苟延喘亡國的命運了。
所以說就算劉備得到了諸葛亮和龐統也沒有用。
二人都在的時候,兩虎相鬥,劉備撈不到什麼好處,而龐統早死,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什麼作用,對劉備也沒什麼太大的貢獻。
後來諸葛亮雖然能幹,但他依靠的是個人能力,而不是整個團隊的力量,所以,一統天下之路就更難了。
因此,就算劉備得到了二人,也依然無法實現天下一統的大計。
朋友,歡迎關注!
司馬徽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就能安天下,可是他為何不提司馬懿?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得了最後還是被滅國了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人稱水鏡先生,一生博古通今,並對荊襄一帶的人才了如指掌。
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人都得到了,怎麼沒有取得天下呢?
「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是《三國》的一句名言。在《三國》,這段話出現過三次。第一次,劉備馬躍檀溪後,由小童接入司馬水鏡的莊園,水鏡向他介紹天下名士,這次只是個鋪敘,所以讓司馬水鏡賣了...
與諸葛亮齊名的他,如果沒有英年早逝,是否會改變三國的進程?
自從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出那句大名鼎鼎的「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之後,鳳雛龐統這個與臥龍諸葛亮齊名的男人,名聲算是在民間徹底打響了。島主上一篇文章聊到了臥龍諸葛亮,很多朋友表示對鳳雛也很感...
原汁原味,三國最精闢十句話排行榜!
第十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朗朗上口,婦孺皆宜。首先是前面說過的「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乃形容他外貌的。接著是說他勇猛的武力的,有「一呂二趙三典韋」之說。說的是他們在三國中...
蒼生只知''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得天下,''卻不知後面的一句
在三國演義中曾有一個人,雖不曾為劉皇叔謀過一策一計,但他卻為劉備的蜀漢政權奠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契機。他的出現,是劉備命運的一個轉折。他就是被稱為水鏡先生的司馬徽,據說,司馬徽是諸葛亮和龐統的老...
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天下,後面竟然還有一句?劉備也該瞑目了
大家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曾經對劉備說過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人即可安天下,那麼據三國演義上記載,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孔明出山,又在諸葛亮的舉薦下得了鳳雛龐統,很多人不明白,得一人即可安...
司馬徽推薦諸葛亮時用了一成語,其實還有下半句,卻不敢跟劉備說
<span class="bjh-h3">司馬徽推薦諸葛亮時用了一成語,其實還有下半句,卻不敢跟劉備說 三國初期,曹操實力當然是不用說的,擁有百萬大軍;孫權坐擁江東,江東富庶,當然兵將也是數不勝...
劉備已得臥龍鳳雛,仍最先亡國,只因比他們更重要的人不在了!
作戰打仗能夠取勝憑的是什麼?精良的武器和裝備是現代戰爭的首要必備元素,但在兩千年前的三國時期,首要的元素應該是人才。三國中「人才」這兩個字可謂比山重,比海深,有人能拿城池換謀士的原因即在於此。三...
他是三國中遠勝孔明龐統的幕後人物,為何被歷史按了刪除鍵
縱觀整個中國史,是一個統一與戰亂交替出現的歷史。但是三分天下的獨特局面僅在東漢末年出現,眾所周知,在三國時期有一句名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有幾人知其後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並沒有什麼「下一句」,所謂「下一句」是當代人胡謅出來的,也沒太大的意思。首先,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出處是《三國演義》。原著中並沒有什麼下一句。
眾人只知「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卻不知後面還有一句
三國歷史中,曾有一位隱士,雖然不曾輔佐過任何一個人,卻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甚至早已算出三國最後的結局,此人就是司馬徽,又被稱為「水鏡先生」。據說,司馬徽是諸葛亮和龐統的師父,從這兩位徒弟後來的表...
諸葛亮一生做錯的4件事,讓蜀漢政權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說起諸葛亮,應該是家喻戶曉,他在人們的印象當中非常富有傳奇的色彩,他自初出茅廬開始輔佐劉備白手起家,逐漸為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與曹魏、孫吳三分天下。同時諸葛亮在科技方面也有很大的貢獻,像木牛流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