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伊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
夏朝末年生於空桑 ,因其母居伊水之上 ,故以伊為氏 。
為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華廚祖。
約公元前16世紀初,伊尹輔助商湯滅夏朝,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以鼎調羹""調和五味"的理論來治理天下,也就是後來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
他任丞相期間,整頓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經濟繁榮,政治清明,伊尹歷事商朝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餘年,為商朝強盛立下汗馬功勞。
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終年100歲。
沃丁以天子之禮將伊尹安葬於都城亳附近
,以表彰他對商朝做出的偉大貢獻。
伊尹被後人奉祀為"商元聖"。
伊摯,夏末商初人。
《列子·天瑞》稱:"伊尹生乎空桑。
"《墨子·尚賢》稱:"伊尹為有莘氏女師仆。
"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湯)和伊尹並祀的記載。
可以說伊尹是中國第一個見之於甲骨文記載的教師。
伊尹出生後,被有莘國庖人收養。
耕於莘野,樂堯舜之道。
因後被商湯封官為尹(相當於宰相),故以伊尹之名傳世。
傳說,他的父親是個既能屠宰又善烹調的家用奴隸廚師,他的母親是居於伊水(今洛陽伊河)之上採桑養蠶的奴隸。
他母親生他之前夢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東走,毋顧"。
第二天,她果然發現臼內水如泉涌。
這個善良的採桑女趕緊通知四鄰向東逃奔20里,回頭看時,那裡的村落成為一片汪洋。
因為她違背了神人的告誡,所以身子化為空桑。
巧遇有莘氏採桑女發現空桑中有一嬰兒,便帶回獻給有莘王,有莘王便命家用奴隸廚師撫養他。
這一神話傳說曲折地反映了伊尹是依水而生的,故命名為伊,而他的母親就是那個採桑的女奴。
伊尹自幼聰明穎慧,勤學上進,雖耕於有莘國之野,但卻樂堯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調技術,又深懂治國之道;既作奴隸主貴族的廚師,又作貴族子弟的"師仆"。
由於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遠近聞名,以致於使求賢若渴的商湯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馬、皮為禮前往有莘國去聘請他。
在今嵩縣空桑澗西南,有個平兀如幾的小山,就是世傳商湯聘請伊尹的三聘台,而在城南沙溝龍頭村的"元聖祠"右廂房則專修有三聘台以供後人憑弔。
由於有莘王並不答應商湯聘任伊尹,商湯只好娶有莘王的女兒為妃。
於是,伊摯便以陪嫁奴隸的身份來到湯王身邊。
《孟子》說:"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
"可見伊尹又是中國第一個帝王之師。
伊尹教給商湯一些什麼知識呢?《孟子·萬章》篇說伊尹"以堯舜之道要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
教湯效法堯舜的以德治天下,為救民而伐夏的方略。
伊尹首先返回伊洛流域和夏桀王遺棄於洛河流域的元妃妺喜相交,通過妺喜了解到夏桀王內部的許多重要情報。
為了測試九夷之師對夏桀王的態度,伊尹勸說商湯,決定停止對夏桀王的貢納。
結果夏桀大怒,"起九夷之師"攻湯。
伊尹看到九夷之師還聽夏桀的指揮,就獻計商湯暫時恢復對夏王朝的貢納,同時積極準備攻夏。
夏朝末年,同時出現商湯,周。
所以,伊尹經歷三代。
大約在公元前1601年,伊尹決定再次停止對夏王的貢納,夏桀王雖再次起兵,但"九夷之師不起",在政治和軍事上完全陷人孤立無援的困境。
伊尹看到滅夏的時機已經成熟,便協助商湯立即下令伐夏。
夏桀戰敗南逃,湯在滅掉夏王朝的三個屬國後,揮師西進,很快攻占了夏王朝的心腹地區--伊洛流域的斟鄩,斟鄩在洛陽附近的伊洛平原,今偃師二里頭村與四角樓村、圪擋頭村之間。
此戰是伊尹教給商湯的伐夏戰略,不久夏朝滅亡。
商朝建立後,商湯便封伊摯為尹。
《史記·殷本紀》皇甫謐注云:"尹,正也,謂湯使之正天下。
"正天下"就是要以身作則,作天下楷模,師範天下。
《尚書君爽》引周公語說"伊尹格於皇天",是代天言事的。
他的話就等於天意,所以,可以說伊尹是太上教師。
他曾說: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並自稱:"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子覺之而誰也?"(《孟子·萬章》)。
伊尹以先知先覺自居,把自己的話視為最高教義用以教育人民,大有捨我其誰的派頭。
可見伊尹是全國擁有最高師權的人物。
商湯死後,伊尹歷經外丙、仲壬,又做了湯王長孫太甲的師保。
傳說,太甲不遵守商湯的大政方針,為了教育太甲,伊尹將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環境中--成湯墓葬之地桐宮,他本人與諸大臣代為執政,史稱共和執政,並著《伊訓》《肆命》《徂後》等訓詞,講述如何為政,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繼承成湯的法度等問題。
在伊尹創設的特定教育環境中,太甲守桐宮三年,追思成湯的功業自怨自艾,深刻反省,"處仁遷義",學習伊尹的訓詞,逐漸認識了自己的過錯,悔過反善。
當太甲有了改惡從善的表現後,伊尹便適時親自到桐宮迎接他,並將王權交給他,自己仍繼續當太甲的輔佐。
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復位後"勤政修德",繼承成湯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現。
商朝的政治又出現了清明的局面。
《史記》稱"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
於是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揚太甲。
太甲終成有為之君,被其後代尊稱為"大宗"。
歷史名相
由於商代有關伊尹的文獻極缺,所以伊尹在做"師仆"時如何對奴隸主貴族子弟施教,在被封為尹後,又是怎樣在宮廷中施教,很難勾畫出一個像樣的輪廊。
但他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還可以從《尚書》、《孟子》、《呂氏春秋》、《史記》等書中找出一些零星的記載。
"殷人尊神"既是商代思想的主要特點也是商代教育的主要特點。
伊尹就是被稱為"格於皇天"的天的代言人。
"格",也稱"格人",是人和天之間的媒介。
商代
"率民以事神"在教育上的體現就是巫教。
說伊尹是太上老師,就是因為他是"格於皇天"的"格人",亦即巫師。
他可以刺探天意,他可以代傳天意,在《伊訓》中,伊尹告誡太甲說:"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就是代天傳意,說明老天爺要用降百祥獎勵作善者,降百殃懲罰作不善者。
就是伊尹用天命、人事、禍福對太甲的申戒,也是神道設教思想的體現。
雖然伊尹抬出皇天以先知先覺的天意代言人教育太甲,但那只是借天之威,給君權塗上神授的色彩,以統治百姓。
伊尹一方面用君主若不從天意,天必警以禍殃的思想教育太甲,另方面他更重人,特別是帝王的道德修養。
在《太甲》篇中,伊尹通過太甲反省的認識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逃)"。
這句話強調的是自我修養的重要作用。
伊尹還申誥太甲說:"惟天無親,克敬惟親。
"意思是說,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誠,才能取得臣民的忠和親。
他還說:"天難堪,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
厥德匪常,九有以亡。
……漫神虐民,皇天弗保。
"意思是說老天爺是難以相信的,命運也是靠不住的。
只有常於有德,才能保住王位,否則統治九州的權利就要失去。
如果輕漫祖先和神靈,虐殺老百姓,皇天也保不了你的王位,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眷求一德"。
"一德"就是純一之德。
雖然伊尹的整個思想體系是為神權政治服務的唯心主義,但其更重視個人道德修養,以"眷求一德",以求天佑,以求民歸於一德的思想,在當時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在政治上,伊尹主張"居上克明,為下克忠"。
做國王的要"惟親厥德,終始維一,時乃日新"。
就是說要始終如一的注意自身道德修養,不斷更新自己的道德意識,使自己"時乃日新",處於時時追求新的的狀態中。
他還強調"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
主張尊賢、用賢,用人適當。
他強調"臣為上為德,為下為民"。
就是做大臣的要上對天子負責,下保庶民安定。
並視此為大臣之職。
在教育上,伊尹認為"習於性成"。
就是說人的性格、品質是在日常生活行為的習慣培養中形成的。
他還說過"慎終於始"的話,可以推知他在做"師仆"時一定是十分重視幼兒的起始教育的。
從他放太甲於桐宮,並著訓詞以促太甲覺醒的教育實踐看,他已經懂得並自覺地創設特殊環境教育太甲。
這說明,他已看到了環境在教育中的作用。
太甲改惡從善,伊尹立即親自到桐宮迎太甲還朝當政,並著書加以褒揚,這一教育實踐,至少說明伊尹對太甲的激勵是適時的。
這叫懲惡於前,獎善於後。
正確運用獎懲實施教育,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不失為教育方法之一。
伊尹對於道德教育是尤為重視的。
這從太甲改惡從善後向伊尹作反省檢討的話中可以看到。
太甲向伊尹拜手稽首檢討說:"我小子不明於德,自己的根底很不象我爺爺成湯。
結構是欲敗度,縱敗禮,敗壞了爺爺的法典,很快使災難降於我身。
老天爺作孽還可以補救,自己作孽可就沒有了逃路。
我過去違背師保您的教訓,……只是由於你的教育、挽救,才使我知道做人、稱王要善始善終。
"伊尹向太甲回拜時繼續教育太甲要"修厥身,允德協天下"。
在《咸有一德》中,伊尹用夏朝所以滅亡是因為"夏王弗克庸德",商湯所以能代夏而立是曲於湯王"眷求一德"的歷史事實教育太甲。
告訴太甲,商朝所以稱王天下,不是蒼天偏愛商王,而是老天爺保佑有德的人,不是商王哀求於老百姓,而是老百姓願意歸順有德之王。
在伊尹看來,失德則失天下,求於一德,則能得到天的佑助而得天下。
他把帝王的道德教育亦即修德、修身看成是關乎國家存亡興衰的大事,所以處處強調"惟新厥德,終始如一。
"在道德教育中,他強調"居上克明,居下克忠,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就是說要求居上的商王要克誠克明,明斷是非;居下的臣民對君上要克誠盡忠。
修身的原則是不求全責備他人,對自己則要經常檢點不及他人處,做到自我完善。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這種道德修養的方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義。
運用歷史的經驗教訓,教育當代的人,這是伊尹在進行道德教育中的一個有效方法。
在道德上,伊尹主張"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就是說誰能積眾善之德,誰就可以為師。
對於德和政的關係,伊尹說:"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
意思是說德、政是否修到以德兼眾善以一貫之的程度,這要從萬民是否悅服今王和後世是否尊祀七廟上得到驗證。
可見伊尹是主張德政的。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原名伊摯,尹為官名,甲骨卜辭中稱他為伊,金文則稱為伊小臣。
相傳伊尹生於伊水邊,成年後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為生,地位雖卑,而心憂天下。
他見有莘氏國君有賢德,想勸說他起兵滅夏。
為接近莘國君,他自願淪為奴隸,充任有莘國君貼身廚師。
國君發現其才幹,提拔為管理膳食之官。
經長期觀察,伊尹終於發現,有莘氏與夏同姓,均為夏禹之後,血緣聯繫難以割斷,況且有莘國小力弱,不足以擔當滅夏重任,只有湯才是理想人選,決定投奔湯。
其時湯娶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自願作陪嫁縷臣,隨同到商。
他背負鼎俎為湯烹炊,以烹調、五味為引子,分析天下大勢與為政之道,勸湯承擔滅夏大任。
湯由此方知伊尹有經天緯地之才,便免其奴隸身份,命為右相,成為最高執政大臣。
伊尹不僅是輔佐湯奪取天下的開國元勛,還是後來三任商王的功臣,因此,伊尹在甲骨卜辭中被列為"舊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僅與湯同祭,還單獨享祀。
發明湯藥
有資料記載中藥湯劑創始人就是伊尹。
相傳伊尹很有學問,天文地理無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藥為人治病,藥到病除,人稱活神仙。
《史記·殷本紀》有"伊尹以滋味說湯"的記載。
《資治通鑑》稱他"憫生民之疾苦,作湯液本草,明寒熱溫涼之性,酸苦辛甘鹹淡之味,輕清重濁陰陽升降走十二經絡表里之宜。
"《甲乙經·序》亦謂"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
"從《史書》記載中可以看到伊尹對中藥湯劑的研究有多麼深奧。
大濩樂舞
湯即位之初,商王畿之內連續五年大旱,驕陽如火,河井枯竭,田地龜坼,草地枯萎。
湯命史官在郊外燃燒積薪,以牛羊豕作為犧牲,祭祀上帝。
湯祈禱時引咎自責,列舉六條自己可能犯的錯誤,哀求上帝賜福降雨,但毫無效果。
大旱延續到第七年時,湯又在桑林之地設壇,祭天求雨。
史官占卜後說,要用活人作犧牲,上帝才肯降雨。
湯認為,祈雨本是為民,豈可再又殘害於民?便決定由自己充任犧牲。
他剪去頭髮指甲,沐浴潔身,向上天禱告:"我一人有罪,不能懲罰萬民,萬民有罪,都在我一人,勿因我一人之過,而傷害村民性命!"禱畢便坐到柴堆上。
正當巫祝要點火燃柴,大雨驟然而來,萬民一片歡呼,作歌頌揚湯的德行,樂曲取名為"桑林",又名"大",後人稱其為"湯樂"。
成湯滅掉暴君夏桀後,命大臣伊尹改編這一舞蹈,就是《大濩》,持矛以舞,象徵成湯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救護萬民,因此稱"護"[古代濩和護(護)相通]。
《大濩》雖然是武舞,但音樂寬厚溫和,充滿勸善仁愛的厚義。
吳國公子季札欣賞《大濩》後,感嘆地說:"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
"(聖者如此偉大,仍會為不足感到慚愧,做聖人真是不易呢!)
這裡不但有鏗鏘的音樂,還有美妙的萬舞,萬是一種舞的專名。
此外還有"嘉客",就是唐堯、虞舜和夏禹的後代子孫以及諸侯們,前來助祭的。
可以想像到這種典禮是怎樣隆重了。
並且祭的第二天,按例還有舉行一次祭的,叫做"肜"祭。
詩經中有詩《那》記載了大濩樂舞:
猗與那與,置我鞀鼓。
奏鼓簡簡,衎我烈祖。
湯孫奏假,綏我思成。
鞀鼓淵淵,嘒嘒管聲。
既和且平,依我磬聲。
於赫湯孫,穆穆厥聲。
庸鼓有斁,萬舞有奕。
我有嘉客,亦不夷懌。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溫恭朝夕,執事有恪。
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商湯見伊尹
昔者湯將往見伊尹,令彭氏之子御。
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將何之?"湯曰:"將往見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賤人也。
若君欲見之,亦令召問焉,彼受賜矣!"湯曰:"非汝所知也。
今有藥於此,食之,則耳加聰,目加明,則吾必說而強食之。
今夫伊尹之於我國也,譬之良醫善藥也,而子不欲我見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太甲,如何從一個浪蕩子轉變成一代名君
商朝的餘輝---伊尹放太甲繼續講商朝的故事。 商湯在位十三年後去世了,傳位給二兒子外丙,為什麼傳給二兒子呢,因為成湯的大兒子太乙很早就去世了。外丙是個命短福薄的人,只做了三年的天子就死了,傳天子...
古代出美女最多的小國,且受後人尊敬,影響華夏幾千年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之說,先秦時期也有很多美女,比如替商朝滅亡背鍋的妲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莊姜、傳奇禍水美女夏姬,孔子見到過的南子等,但是若說到以出產美女出名的國家,那就只有有莘國了。
史載第一位教師和帝師,忠義堪比關羽,智謀不輸諸葛亮!
談到「武聖」關羽很多人第一個印象就是忠義無雙,說起「智聖」諸葛亮很多人腦中會有智謀超群的軍師形象,關羽的忠義與諸葛亮的智謀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最頂尖的,誰要是能占一樣那一定是了不起的歷史名人,但有這...
既是烹飪祖師又是商朝輔國名相還是保健食品創始人-伊尹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也各有各的祖師爺。就烹飪行業而言,被後人奉為祖師的,便是商朝著名宰相伊尹。伊尹(約前1630~前1550)是夏末商初人,曾輔佐商湯滅掉了夏朝,成為中國有史料明確記載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