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烏台詩案」的告密者,誰能想到會是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烏台詩案」是件什麼案?

簡言之,「烏台詩案」是北宋時期的一場文字獄,結果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等一大幫人被逮捕入獄。

蘇軾步入仕途之初,朝廷正在進行王安石變法,新舊兩派的長期對峙,鬥爭十分激烈,蘇軾維護守舊派,不贊成變法,並且多次上書宋神宗表明態度,宋神宗並沒有給蘇軾任何答覆,反而是將蘇軾一再調任,直至公元1079年三月將蘇軾從徐州調任湖州。

蘇軾到湖州報到後,按例向宋神宗寫封感謝信,以表達對皇帝安排工作的謝意。

這本是官樣文章,但蘇軾是因受變法黨人的排擠才外調地方的,心中當然有些不平之氣,在寫給皇上的感謝信中不免略帶牢騷:「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

當時朝中政敵看到後,藉此指責蘇軾以「謝表」為名行譏諷朝廷之實,妄自尊大,發泄對「新法」的不滿,請求對他加以嚴辦。

但是,就憑這樣一句牢騷話,要定蘇軾的罪,是很難服眾的。

此時,有個神秘人物跑出來告密,說蘇軾的許多詩歌都是泄憤之作,多為譏諷朝政之作。

這下讓那些想把蘇軾整趴下的政客們可算找到了可致蘇軾於死地的「致命武器」了,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章敦等人便以蘇軾的詩作為證據(令蘇拭倒霉的詩句是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

」這兩句詩被人指稱為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指控他「大逆不道」。

為了找出更多的證據來指控蘇軾,御史們便遍翻蘇軾的作品,從中掐頭去尾,總之,是認定他膽敢譏諷皇上和宰相,罪大惡極,應該處死刑。

有了這多罪證,宋神宗這下是惱透了,便下令將蘇軾免職逮捕下獄,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審訊。

於是一場牽連蘇軾三十九位親友,一百多首詩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震驚朝野。

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2/神秘的告密者是誰?

那個神秘的告密者,你一定「認識」,或者還是你崇拜過的偶像,他的名字叫沈括。

對,就是那個在我們的教科書中熠熠生輝的沈括。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這樣一位令後世敬仰的俊才,為什麼會在蘇軾事件中充當一個不光彩的告密者呢?他與蘇軾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

首先,從所屬陣營的角度來看。

沈括和蘇軾是分屬不同陣營的,沈括是改革派,支持王安石變法,並得到了王安石的器重和重用。

蘇軾則是守舊派,不太支持王安石的激進變法,與司馬光屬於同一陣營。

其次,從取得成就的角度來看。

蘇軾是一代大文豪,天賦異稟,曾經進入朝廷的史館工作,而沈括也並不遜色,考取進士後也有一段史館的工作經歷,兩人曾經成為短暫的同事。

1071年,皇帝派出沈括下訪浙江,蘇軾作為接訪官員與沈括有了再度接觸,兩人除了公事討論以外,還進行了文學方面的溝通,沈括回京後將蘇軾的新作抄錄了一遍,而這些新作則成為李定等人誣告蘇軾的證據,可以說沈括是導致蘇軾陷入文字獄的始作俑者。

3/沈括為什麼要陷害蘇軾?

當然,沈括不是蘇軾入獄的主謀,主謀是王安石手下的李定、舒亶、何正臣、李宜等四人。

但他是始作俑者,「烏台詩案」正是以沈括上呈的那些「發現」為基礎的,「其後李定舒亶論軾詩置獄,實本於括。

宋神宗面對御史台的奏報,心裡也著實犯難。

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曾有遺囑:除了犯叛逆謀反罪,一概不殺大臣。

李定等人必欲置蘇軾於死地,朝野上下,輿論譁然,認為蘇軾未犯叛逆罪,不該重處。

更奇怪的是,新舊兩派正直之士,均出面營救。

由於各方面的營救和輿論壓力,促使宋神宗產生寬貸蘇軾,從輕發落的念頭。

最終,蘇軾得輕判,以「蒙恩責授黃州團練副使」結案。

沈括為何要陷害蘇軾呢?余秋雨對此曾發表了自己的獨家看法:「這大概與皇帝在沈括面前說過蘇東坡的好話有關,沈括心中產生了一種默默的對比,不想讓蘇東坡的文化地位高於自己。

另一種可能是他深知王安石與蘇東坡政見不同,他投注投到了王安石一邊。

這些只是表面現象,我們更可以從他的為人處世上來解讀他選擇。

他最大的長處是好學,而且沒有任何知識視野上的偏狹。

然而,沈括的政治嗅覺異常靈敏,善於在別人的詩文中嗅出異味,「上綱上線」,這種性格給他的人生留下深重的污點。

除了告發蘇軾外,他對他的老領導、老朋友王安石也不是從一而終的。

他與王安石本是世交,沈括父親的墓志銘就是王安石寫的,在王安石當政時,沈括曾是他變法的支持者。

但在王安石第一次下野後,沈括又曾上書反對過王安石的一些法令,導致王安石復出後,罵沈括是「小人」。

這樣,沈括成了在新舊兩派都討不到好處的人物。

沈括死後既沒人給他建碑,也沒人為他寫墓志銘,就連他的生平傳記也僅僅附在《宋史·沈遘傳》之中。

沈括作為官吏是失敗的,為人也是失敗的,但作為科學家卻是成功的,也正因這種成功,使我們對這位有著瑕疵的古代科學家仍然懷有一種崇敬之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朝的文字獄烏台詩案受牽連的受害人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宋朝發生了一起較大的文字獄,史稱「烏台詩案」。烏台詩案發生的具體時間是公元1079年,整個案件歷史將近半年的時間,涉案人員不少,那麼烏台詩案的受害人是誰,受害人都受到了何種傷害?如...

「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鍋刀東坡先生蘇軾,我特別特別特別喜歡。用今天的話說,這個人逼格可上可下,高時上九天攬月,低時下五洋捉鱉。從小就是個天才,加上自己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所...

你知道「烏台詩案」是因為哪首詩而起嗎?

烏台詩案,是北宋年間的一場文字獄,蘇軾被抓進烏台,被關4個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

沈括與「烏台詩案」(一)

近日讀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在《蘇東坡突圍》一文里驚訝地看到,宋神宗元豐三年(1079),發生的那起圍剿、陷害蘇軾的「烏台詩案」中,沈括竟然是始作俑者。是他最早把蘇軾送給他的新詩加上附箋,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