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明君柴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游宇明

周世宗柴榮被後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雖然只活了39歲,執政也只短短5年半,卻創造了輝煌的業績。

宋神宗趙頊說:「世宗,誠創業造功英主也。

」司馬光說:「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有人甚至設想:只要柴榮多活二三十年,這世界上就沒有趙匡胤什麼事了。

後人對柴榮的稱譽確實有些依據。

柴榮原本出身富家,因家道中貧投奔姑父郭威,成為其養子。

為了補貼家用,他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

公元947年,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隨後攻下開封,以此為都城。

郭威因助劉知遠稱帝有功,升遷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統帥大軍的將領,位至宰相。

當郭威在後漢春風得意時,養子柴榮也得以步步升遷,由左監門衛大將軍升為天雄牙內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檢校右僕射。

後來,繼位的劉知遠之子劉承祐懷疑擁兵在外的郭威懷有異心,將留在京城的郭威、柴榮的家人殺得一乾二淨。

郭威被逼造反,自立為帝,建立周王朝(史稱「後周」)。

郭威委託柴榮治理澶州,柴榮大大地顯出了自己的政治才華,其境「為政清肅,盜不犯境,吏民賴之」。

顯德元年(954年),周太祖郭威駕崩,晉王柴榮依遺命在靈柩前即皇帝位。

柴榮志存高遠,他曾問左諫議大夫王朴:「朕當得幾年?」王朴答曰:「臣固陋,輒以所學推之,三十年後非所知也。

」柴榮聽了十分高興:「若如卿所言,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柴榮是非分明,精明能幹。

即位不到十天,北漢勾結契丹南犯,柴榮力排眾議御駕親征,他招募勇士編入禁軍,選拔良將統領部隊。

戰鬥即將展開之際,指揮樊愛能等人率先逃跑,後周軍十分危急,此時執掌禁軍的趙匡胤指揮同伴騎馬突入敵軍前鋒,自己則乘勝進攻河東城,將北漢軍打得落花流水。

班師回營,柴榮立即嚴行賞罰,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虞侯、嚴州刺史,將貪生怕死的70位將領全部處死。

某次,柴榮率軍從水路進攻南唐。

有段河道無法疏通,隨行的將領說:河道一旦被疏通,河水肯定會倒灌,到時人員安全會成問題。

柴榮沒有作聲,比比劃劃地勘測了一番,幾天後傳下手諭,上面居然附了詳細的施工方法。

照此操作,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大軍得以按時進發。

柴榮即位後大力整頓吏治。

他先是改革科舉存在的一些弊端,大膽破格選拔賢才。

接著他又嚴懲貪官污吏。

生父的故友犯法,也按規定處理。

有幾個官員借出使為名趁機遊山玩水,被他貶了官。

柴榮即位後還命人修改法律,制定了《大周刑統》,廢除了隨意處死民眾的條款與凌遲等酷刑。

他派人打掃監獄,洗刷枷拷,足量供應犯人飯食,允許親友探視有病的犯人,無親可靠的囚犯生了病由政府負責治療,還規定私自殺害犯人的官員必須斬首。

這種人權意識在那個時代極為難得。

柴榮善待諫臣。

他曾專門下詔要求群臣上書言事,點名讓20多位翰林學士做兩篇文章,一篇是《為君難為臣不易論》,一篇是《平邊策》,一旦發現有可取之主張馬上採納,其中,他對「平邊」的一些重大決策就是聽了王朴的意見。

在位期間,柴榮從未因言論的尖銳殺害過一個大臣。

作為一個出身社會底層,有過商業經歷的皇帝,柴榮制訂的經濟政策也順應民心。

五代時戰亂頻仍,許多人死亡或逃離,眾多土地荒蕪無主。

柴榮規定:不管是誰,在這些無主之地上耕種,收成全部歸自己。

田主三年內回來了,歸還一部分土地;五年內回來,歸還三分之一的土地;五年後回來,則田契無效,土地歸耕種者所有。

如果是因躲避契丹而荒廢的土地,田主五年內回來,歸還三分之二的土地;十年內回來,歸還一半土地;十年後回來,田契無效,全部土地屬於耕種者。

這種政策充分調動了農民積極性,既養活了大量人口,又增加了國家賦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發跡於鄴都的兩位後周皇帝

發跡於鄴都的兩位後周皇帝◇ 柴元魁 鄴都者,大名也。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今大名縣城東北)建都,登皇帝位,國號大唐,史稱後唐,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改元城縣為興唐縣,貴鄉...

「五代十國」後周往事

各位朋友們,好久不見了。在過去的一個月里,小編在忙碌著歷史劇《武安君之殤》,功不負有心人,得了一等獎。小編心裡還是暖暖的。不過很久都沒有來更新五代十國專題了,心裡還是放不下,五代處於亂世,可以...

五代十國之後周

後周(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國之一,是五代的最後一個朝代,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開國,至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篡周,歷經三帝,享國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