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歷史是如何被演義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撰文、攝影/立山

公元208年冬天,率領大軍南征的東漢丞相曹操在赤壁遭遇了一生中最恥辱的一敗。

勝敗本屬兵家常事,但這一次失敗影響重大,它不僅使曹操廓清四海、重整河山的夢想破滅,更把中國帶入一段長期的分裂。

從漢代的大一統到三國時代的魏、蜀(漢)、吳並立,正好應和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和久必分」的宿命循環。

這場大戰,恐怕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古代歷史事件之一,其中幾位主角如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魯肅等人更是家喻戶曉。

究其緣由,實際並非正史如《三國志》抑或《資治通鑑》等的功勞,實是因為一本發行量巨大的「奇書」《三國演義》的推波助瀾。

這部小說並沒有從基本框架上改寫歷史,但對貫穿其中人物、事件的細節卻極盡演義之能事,終至給後人造成如下影響:曹操奸詐殘酷、劉備賢能仁愛、孔明多計如神、周瑜氣量狹小、魯肅庸碌無能……具體到赤壁之戰,則將孫劉聯軍的勝利歸功於諸葛亮借來的東風。

《三國演義》屬民間文學範疇,但又不同於虛構的小說,這從其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即可看出。

此書「七分實、三分虛」的特點,潛移默化影響了讀者的歷史觀,以至於小說本身經常被誤讀為歷史,對此,歷代學者已多有抱怨。

因此,我們必須穿過「演義」的迷霧,探索那段歷史的真實情況、那些人物的真實面貌以及赤壁之戰的前因後果,才能給赤壁之戰一個相對公正的評價。

曹操大戰略與「正統」的魔法

2009年秋天,我從河北臨漳出發一路南行,從河南南陽進入湖北北部的襄陽(當時叫襄樊),然後自襄陽至荊州,自荊州至烏林,最後到達與烏林一江之隔的赤壁古戰場遺址。

這條路線,大體就是公元208年曹操南征的路線。

曹操目的是拿下荊州,然後以荊州為跳板,揮師挺進長江流域,最終擊敗盤踞江東的孫權,廓清四海,重整河山。

那時的「荊州」與如今的湖北省荊州市,不是一回事。

在歷史上,荊州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地理區域,縱跨漢水、長江和湘江流域。

東漢末年,整個荊州地區共轄九郡,即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以及從原來南陽郡、南郡中分出的襄陽、章陵二郡。

當時劉表實際上在襄陽。

為了這次南征,曹操已經準備了十餘年。

公元196年,曹操接受謀士毛玠的建議,派兵將無家可歸的漢獻帝劉協迎請到了自己的根據地許縣(今河南許昌)。

把當朝皇帝「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這是曹操政治生涯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從此以後,他獲得了以皇帝名義向諸侯施令的有利政治地位。

當時東漢王朝的廣闊疆域已被瓜分完畢,諸路軍閥各自擁兵一方:黃河以北,有幽州公孫瓚和冀州袁紹;南方有南陽張繡、淮南袁術和荊州劉表;東方有徐州呂布,東南方有江東孫策;西方有涼州韓遂和馬騰,西南方則有益州劉璋。

此外,還有居無定所、四處遊蕩的劉備。

有一點必須注意,這些人都是東漢王朝的各級將領——雖然王朝大廈將傾,皇帝形同傀儡,但手握重兵的他們依然要聽從皇帝的號令,哪怕只是做個樣子;否則,即是毛玠所謂「不臣」,天下人人可得而誅之。

曹操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使得自己「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策略行之有效。

在此有利條件下,曹操構築了自己的戰略宏圖:他決定先統一黃河以北地區,然後東征西討,平服兩翼,最後南征江漢,統一全國。

公元207年,曹操以十年之功,將亂作一團的黃河以北地區整飭一新,使得長久陷於亂兵之苦的人民重新過上安穩日子,可謂居功至偉;而北方初定,曹操就鼓勵農桑、興辦學校、安撫人心,更是深謀遠慮。

但曹操並沒有因此留下美好的名聲,在民間反倒成了「奸臣」的代名詞——具有十足政治野心、奸詐多詭計同時又不擇手段;在戲曲舞台上,曹操的臉譜被畫成白色,臉上布滿皺紋,以象徵其奸詐詭譎。

這一番奇妙轉變,有多重因素的參與。

其一,曹操本人的確有奸詐多謀略的一面,陳壽所撰《三國志》對此有所記載,比如曹操年輕時被人當面評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其二,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稱曹操「酷虐變詐」(裴注史料來源廣泛蕪雜,其中不少來自偽史書);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可疑的儒家詞彙「正統」起了巨大作用。

所謂正統,即是封建王朝前後相承的系統,而辨別一個王朝是否合乎正統標準,則要看其獲取天下的手段是否正當,以及管理是否有效等等。

這實在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問題,多數時候取決於判斷者的身份和立場——比如三國時代,魏、蜀(漢)、吳三家,誰是正統?西晉的陳壽,在《三國志》中尊魏為正統;東晉的習鑿齒,在《漢晉春秋》中則尊蜀為正統;北宋時,司馬光撰《資治通鑑》,把正統再次歸魏;到了南宋,朱熹作《通鑑綱目》,蜀又成了正統。

那麼,陳壽等人為何要如此改來改去呢?清代學者章學誠早已一語道破:「陳氏(指陳壽)生於西晉,司馬氏(指司馬光)生於北宋,苟黜曹魏之禪讓,將置君父於何地?而習(指習鑿齒)與朱子(指朱熹),則固南渡之人也,唯恐中原之爭正統也。

」意思就是,修史者要站在他所在王朝的立場,維護這個王朝的「正統性」。

陳壽活在西晉,而西晉是從曹魏「禪讓」而來,他若廢去曹魏的「正統」地位,就意味著同時剝奪了西晉的合法性。

其他幾位修史者與此大同小異。

這變戲法般的改來改去,對整體的歷史進程固然沒有什麼影響,但對於具體人物的描寫,卻可以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的史書修撰充滿了所謂「春秋筆法」,為尊者、賢者諱,但言其好,不及其惡。

以魏為正統,當然不能說曹操的壞話;以蜀為正統,肯定要多提劉備、諸葛亮的好處。

真實的歷史已被所謂正史改寫過了。

「正統」的變換順理成章地影響到了民間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今天人們所熟知的三國故事,在朱熹的時代全部定型,而曹操也是在那時經由戲曲、話本等民間藝術形式徹底被改寫為一個反面人物。

此後不久誕生的小說《三國演義》順應民意,沿襲了南宋對「正統」的看法,並將此前各種門類的三國故事發揚光大,遂在芸芸大眾中坐實了曹操「奸臣」的身份。

公元207年的曹操無從預料身後這番神奇變化,那時他春風得意,躊躇滿志。

當然,勝利沒有讓他忘記自己的終極目標,在鄴城,他專門修建玄武池以訓練水軍,為南征作最後的準備。

那時,曹操眼中的敵人只剩下三個:據守荊州的劉表、寄居在劉表屋檐下的劉備,以及接替兄長孫策之位的孫權。

時代的焦點逐漸從風雲變幻的中原地區轉移到了南方江漢之間的荊州。

劉備也盯上了荊州

在民間的意識形態中,劉備是作為曹操的對立面出現的,他仁慈、賢能、愛民如子。

但正如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所說,劉備的詭譎狡詐,並不比曹操遜色多少。

起初,劉備是群雄之中實力最弱的一個,連固定地盤都沒有,但卻最受曹操重視。

公元200年左右,劉備曾經投奔曹操,在許縣住了一段日子,當時他與曹操有過一段著名對話,小說《三國演義》稱之為「煮酒論英雄」。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操的原話是:「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使君指的是劉備,本初指的是袁紹。

曹操的意思是,放眼天下,只有你劉備和我曹操可稱人中英傑,袁紹等人,我根本沒放在眼裡。

曹操如此看重劉備,但劉備還是轉身投奔了北方的袁紹——一是因為他參與謀害曹操的陰謀泄露,二是因為袁紹勢大。

不料袁紹在官渡被曹操一擊而潰,劉備只好再度流亡。

這一次,他一口氣越過中原,跑到荊州投靠了劉表。

劉備倉惶奔至荊州是在公元201年,而曹操大軍南征,是在公元208年的7月。

也就是說,此時劉備已經在劉表屋檐下低頭生活七年之久,職責就是為劉表守護荊州北大門——新野。

或許劉備此時尚未明白荊州的重要性,但有一個人早已意識到了。

公元207年,劉備在隆中的山林中,得到了自比管仲、樂毅的一代奇才諸葛亮。

在隆中,他標榜了一番自己的出身和偉大理想後,問諸葛亮該怎麼辦。

諸葛亮提出了自己的對策,其核心有三點:其一,與孫權結盟;其二,占據荊州;其三,稱王巴蜀。

在諸葛亮看來,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只要拿下荊州,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可惜,這個策略提出得有點晚。

幾個月之後,曹操就領著十數萬大軍從鄴城直指荊州,對曹操而言,荊州不僅是挺進長江流域的最佳跳板,而且,劉表手下的十萬水軍,也將是一筆巨大財富。

公元208年8月,曹操大軍還沒到新野,荊州牧劉表就因病而亡。

其次子劉琮陰謀繼任後,立即向曹操舉手投降。

不費一兵一卒,荊州城就到了曹操的手中。

此時劉備還不知道荊州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等到消息傳來,曹操大軍已進入新野境內。

驚慌失措的劉備立即率部南逃。

過襄陽時,深知荊州利害的諸葛亮提出攻打劉琮,將荊州據為已有。

事實上,早在劉備「三顧」之時,諸葛亮就暗示劉備從劉表手中奪取荊州——荊州地理形勢優越,「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但當時劉備說劉表有恩於自己,不忍下手。

此番曹操大軍壓境,而劉表已亡,劉琮降操,諸葛亮以為劉備不再有所顧慮,所以直言攻取。

哪知劉備還是以不願背信棄義為理由,拒絕了諸葛亮的提議。

表面看,這是劉備的重大戰略失誤,實際上並非如此。

劉備不取荊州的真實原因,不是不願,實是不能,以他的兵力,絕無可能從自恃有曹操撐腰的劉琮手中奪取荊州。

而其所謂「信義」等理由,很顯然是個藉口。

當年曹操、袁紹都曾有恩於劉備,劉備皆輕而易舉背叛之,為何偏偏要對劉表守信義?如果說是因為他和劉表同姓,都是漢室宗親,那劉備日後從劉璋手中奪取益州如何解釋?因此,這段意在表揚的記載並不可信。

但這段記載對於尊蜀為正統的《三國演義》來說十分有用,於是書中大加修飾,著力描述了一番。

曹操聞聽劉備南逃,恐其占據江陵(在今湖北荊州),於是派遣五千精騎縱馬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里,終於在當陽(今湖北當陽)追上了劉備。

儘管劉備手下張飛和趙雲在這裡表現出了萬夫莫當之勇,以至於被小說《三國演義》塗抹上濃厚的神話色彩,劉備還是一敗塗地。

《三國志》記載說,他狼狽地拋妻棄子,僅與幾十騎得脫。

此番場景不由令人想起他的先祖——西漢開國皇帝劉邦。

這個時候,一個來自孫權集團的人出現在了劉備面前,並且帶來了好消息。

這個人就是魯肅。

魯肅,一個關鍵人物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魯肅被描繪成老實巴交、才能一般的平庸之輩,赤壁大戰前整天圍著諸葛亮轉,以襯托後者的絕頂聰明。

但這個「演義」有點過分,因為歷史上的魯肅非但不是庸才,而且簡直可以稱之為奇才。

當劉表死亡的消息剛傳到江東之時,魯肅立即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個重大契機,於是向孫權建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

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

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魯肅眼光高遠,與諸葛亮可謂英雄所見略同,都看到了荊州地理的極端重要性以及孫劉聯手的緊迫性。

而且,與《隆中對》相比,魯肅的策略還有預案,更顯得進退裕如。

孫權接受魯肅建議,派遣其前往荊州弔唁。

不料變化遠比計劃快,魯肅在半途得知劉琮投降,而劉備已南逃至當陽,於是當機立斷,趕赴當陽去見劉備。

那時劉備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打算投奔蒼梧(今廣西蒼梧縣)太守吳巨。

魯肅見狀,向劉備獻上了自己的計策:「孫討虜(指孫權)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足,足以立事。

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使自結於東,崇連和之好,共濟世業,而雲欲投吳巨,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豈足托乎?」

魯肅這番話既表明了自家態度,又對劉備無絲毫不敬之意。

劉備聞之大喜,隨即接受魯肅建議,與關羽所率水軍以及江夏太守劉琦(劉表長子)部眾共計兩萬人,奔赴夏口(今湖北武昌);同時,派遣諸葛亮與魯肅一起前往柴桑(今江西九江)面見孫權。

此時孫權正陷在焦慮不安之中,寢食難安,因為他收到了曹操自荊州發來的招降書:「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

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作為「建安文學」最有代表性的詩人,曹操這份招降書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剛柔相濟、恩威並舉,立時在柴桑引起劇烈震動。

孫權手下群臣大多主張投降,只有魯肅力主抗曹,他私下向孫權進諫:「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以圖大事。

今肅可迎操,如將軍不可也。

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將軍迎操,欲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魯肅的建議情真意切,而且完全從孫權的角度考慮問題,令孫權十分感動,大呼:「此天以卿賜我也!」孫權抗曹之心初定,但並沒有徹底放下心來,於是魯肅適時向他引見了諸葛亮,並建議立即召回鎮守鄱陽的大都督周瑜。

這一番左右穿插,魯肅不僅思維縝密,而且很講究策略。

正是他的穿針引線,才使得當時最有才華的幾位人物聚集到一起,讓孫權得以聽到多方意見。

後來當赤壁之戰結束時,孫權盡遣諸將恭迎魯肅,他自己也親自下馬相迎,對魯肅推崇備至。

再後來,周瑜病困,上疏孫權,請求讓魯肅代替自己的職位,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魯肅治兵的才能。

出於《三國志》的這些記載表明,魯肅不僅是吳最具才華的賢臣之一,更是赤壁之戰的一個關鍵人物。

既生瑜,又生亮

諸葛亮在柴桑的出場,被《三國演義》描繪得轟轟烈烈,即所謂「舌戰群儒」,孫權手下一群主降派謀士被他駁斥得啞口無言。

可惜,這個令人熱血沸騰的場面不過是小說家的想像。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諸葛亮被魯肅引至孫權面前,發表了如下演講:「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指劉備)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

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

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即中原,指曹操)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這段演講詞綿里藏針,至少包含三層意思。

其一,承認劉備暫時失敗,但這是「英雄無所用武」,並非劉備無能,並進而將劉備、孫權與曹操置於完全平等的地位;其二,不急於勸諫孫權抗曹,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勸其量力而行:敢打就打,不敢打就投降算了;最後,直指孫權的七寸:當斷不斷,猶豫不決,必將惹禍上身。

這三層意思欲揚先抑,層層推進,最終目的就是刺激孫權。

果然,孫權十分不高興,立即反唇相譏:照你這麼說,劉備幹嘛不投降?

諸葛亮看孫權面帶不悅之色,心知演講已經起到作用,於是乘勢猛攻:你孫權可以投降,但劉備是漢室後裔,天下英才,他怎麼能投降呢!

孫權素來以蓋世英雄自許,面對諸葛亮如此嘲諷焉能不怒:「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孫權一怒之下決意抗曹,一言既出,自然不能隨意反悔。

但怒氣過後,他還是要問諸葛亮:剛吃過敗仗的劉備,有什麼把握能抵抗曹操?這句話雖然略含諷刺,但諸葛亮刺激孫權的目的已經達到,於是立即坦誠相告自己有把握取勝的理由:

其一,劉備手下尚有精兵兩萬餘人;

其二,曹操長途奔襲,追擊劉備,已是強弩之末;

其三,曹操手下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戰;

其四,荊州水軍雖然投降曹操,但心中不服,因此戰鬥力必然不強。

孫權聽後非常高興,立即同意了孫劉聯合抗曹的建議。

此時,鎮守鄱陽的大都督周瑜也趕回了柴桑,並向孫權貢獻了自己的意見:

其一,北方並未完全平定,馬超和韓遂尚在關西,這是曹操的後患;

其二,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這是以北方之短擊南方之長;

其三,眼下正值隆冬,曹操糧草匱乏;

其四,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必生疾病。

對比諸葛亮和周瑜各自的形勢分析,可以看出見解大略相同,難分伯仲。

周瑜此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描繪為小肚雞腸、嫉賢妒能之人,而且幾欲加害諸葛亮,實際上此人非常有雅量,而且謀略高超。

陳壽在《三國志》中盛讚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裴松之則引《江表傳》的記載,稱老將程普經常仗著年長欺侮周瑜,周瑜不與計較,令程普敬服不已,逢人就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由此可見,小說對周瑜的「演義」實在是天大的污衊。

周瑜的話讓孫權終於徹底放下心來,誓言抗曹:「孤與老賊勢不兩立!」並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水軍數萬,與劉備并力抗曹。

公元208年11月間,曹操大軍在赤壁與孫劉聯軍相遇。

東風是怎麼借來的

曹操在烏林紮下大營。

那時,他的士卒中已經開始出現疫病,正如周瑜所預料的那樣。

但疫病流行的規模有多大?

這個問題不僅後世眾說紛紜,就連《三國志》本身在不同篇章中的記載也各不相同,有的地方說是「疾疫」,有的說是「大疫」,甚至還有「飢疫」的記載;而如今一些人則將其類比為「SARS」或者「禽流感」。

事實上,這場疫病不可能很大,否則,以曹操的精明和深謀遠慮,早就撤軍了。

北方的士兵水土不服,有可能染上了瘧疾之類疾病,但荊州歸降的近十萬水軍不存在這個問題,因此曹軍的戰鬥力並沒有明顯的下降。

時間滑向十二月,冬天到來,江風越來越涼了。

對峙的時間越長,對遠道而來的曹軍就越為不利。

曹操開始著急,水軍的訓練節奏也越來越快了。

某一天,周瑜的部將黃蓋來信說要投降,原因是得不到周瑜信任,還被痛打了一頓。

曹操聽了,心中歡喜。

又某一天,從江東過來的謀士龐統向曹操獻計:可以把戰船都用鐵索連在一起,那樣就不怕大風,北方的士兵也不會暈船了。

曹操聽了,又是一陣高興。

大江南岸,就在黃蓋約降的當天,一身道袍的諸葛亮設七星壇祭風;三更時分,東北風忽然神秘地轉為東南風。

夜色中,黃蓋領著幾隻小船乘風來投降曹操。

曹軍正在一片歡呼之時,那些小船忽然火起,然後乘著愈來愈猛烈的東南風,飛速衝進曹軍的戰船中。

火借風勢,瞬間吞噬了那些連接在一起的船隻,浩蕩長江頓時被一片火海從中截開。

大驚失色的曹操率軍北退,周瑜與劉備水陸並進,追擊曹操……曹操僥倖得脫之後,北歸鄴城。

曲折、傳奇、壯烈,同時又摻雜著一絲神話色彩,這就是小說《三國演義》所描寫的赤壁之戰。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其一,《三國志》沒有記載龐統獻計,使得曹操將戰船用鐵鏈連接在了一起,它只是借黃蓋之口說「操軍船艦首尾相接」。

但「接」並非就是連接,完全可以理解為「接近」。

其二,曹操從荊州納降了近十萬水軍,足夠他在赤壁之戰時使用,而他們顯然不可能暈船,曹操沒必要以暈船為理由把戰船連接在一起。

其三,諸葛亮雖天縱之才,但畢竟是凡人,不可能有奪天地造化之法,將西北風忽然變作東南風。

事實上,諸葛亮在勸說孫權決心抗曹之後,就已經完成了使命,根據《三國志》等史書的記載,此後他在赤壁之戰中再沒有出現。

那麼當時的東南風是怎麼來的?《三國志》只說當時有風,卻根本沒有提及風向。

最早提及風向的應該是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他在《三國志﹒魏書﹒賈詡傳》的注中說:「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

」凱風即南風,所謂溫煦柔和之風。

裴松之認為,曹操之所以慘敗赤壁,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然刮來的南風,他說這是天意。

長江在赤壁附近呈西南至東北流向;赤壁與烏林隔江相望,實際上略呈東西方向。

因此,周瑜如果要用火攻的話,有多個方向的風可以利用:南風、東南風、東風,基本都可以起到火借風勢的作用。

有學者根據氣象學的資料指出,長江流域此一區域在隆冬時節刮南風的機率非常之小,刮東南風的幾率稍大,約7%,但刮東風與東北風的機率則接近30%。

折中一下,一個月里刮東風或者東南風的幾率也應該有20%左右,大約有6~8天。

這組數據反映的是1960~1970年的氣候狀況,與赤壁之戰相距近兩千年時間,但氣候變化不會特別大。

因此,公元208年的冬天有可能出現東風或者東南風,只不過機率低,但每月有三四天應該不成問題。

大都督周瑜乃廬江舒(今安徽廬江境內)人,後來跟隨孫策、孫權兄弟縱橫江漢之間,對於長江流域的天氣變化可謂了如指掌。

古人雖不像今天有這麼多科學儀器幫助預測天氣變化,但他們依靠經驗對天氣做出的判斷,卻也可以做到十分準確。

所以,當周瑜等人定下火攻之計後,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東風到來。

雙方沿江對峙大約將近一個月時,忽有預兆顯示,當日將有東風吹至,於是便演出了黃蓋詐降的一幕。

赤壁一戰,漫江大火徹底焚毀了曹操統一天下的夢想。

正如李白在《赤壁歌送別》中所嘆:「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

曹操一路敗退至荊州,不久,就返回到北方黃河流域的鄴城。

這一戰,他手下十幾萬大軍(號稱八十萬),被燒死、淹死、追殺至死乃至踩死的至少半數。

從次以後,曹操再也沒能組織起如此大規模的遠征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終究成了一場幻夢。

李白將破曹之功歸於周瑜,沒有提及劉備、諸葛亮的名字,這與《三國志》的記載大體一致。

劉備當然也出了力,但起主導作用的是周瑜。

諸葛亮沒有草船借箭,更沒有神奇地借來東風。

民間固執地把赤壁之戰的功勞從周瑜手中拿走,「演義」到劉備和諸葛亮身上,卻終歸要從某些途徑還回去。

天下形勢在赤壁之戰後開始醞釀巨變。

孫權把治所遷到建業(江蘇南京),在江東的統治更加穩固。

劉備通過不正當手段,終於得到了日思夜想的荊州,雖然打了折扣,但基本算是完成了諸葛亮《隆中對》的第二步。

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遣使來到荊州,請劉備入川幫他剷除漢中郡郡長、五斗米道教主張魯,以增強益州實力,抵禦曹操的西征;因為擔心劉備不願來,劉璋還先後給劉備送去了大量禮物,「前後賂遺以巨億計」。

劉備和諸葛亮沒有想到,他們夢寐以求的入川之行居然以如此戲劇化的方式到來,痛快地答應了。

三年後,益州的主人換成了劉備。

被後人多所誤解的曹操在公元220年離世,他的兒子,同樣文學造詣深厚的曹丕,在這一年十月逼使漢獻帝劉協將皇帝寶座「禪讓」給了自己,定國號魏。

三國時代開始。

第二年春天,漢中王劉備也迫不及待稱帝,國號漢,後世稱之為蜀漢。

而東吳王孫權稱帝,則遲至公元229年。

以統一為目的的赤壁之戰,卻導致了天下三分的結局,曹操地下有知,一定恨恨不已。

作者簡介:立山,現供職於某出版社;生於1979,現居北京;做過雜誌,編過劇本,出過幾本書;去過很多地方,遇見過很多人。

本文文字由作者原創,圖片為作者實地拍攝,謝絕轉載。

更多內容請關注作者公眾號:lishan7951(行道遲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幾十萬大軍 就這樣消失

戰爭日期:公元208年7月~12月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敗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戰役。 曹操基本統一...

循跡古戰場 | 火燒赤壁

下載【循跡】,聽袁騰飛講古戰場。 當初魯肅一心想搶先曹操一步搭上劉備這條線,而後,諸葛亮在柴桑見到了孫權,先用激將法——你孫權要是覺得自己打不過曹操,趕緊投降得了,省得麻煩。孫權到底年輕,被激怒...

這場戰爭最終奠定了三國格局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

赤壁之戰經過

赤壁之戰可以是包括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一連串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所發生的戰事。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舌戰群儒: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合抗曹?

赤壁之戰被稱為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對於曹操來說,這是一場統一全國的戰爭,而對於孫權和劉備來說,則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戰爭。大戰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六月剛剛當上了丞相,七月就發兵南征劉表。八月,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