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柏鄉之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很多人想了解柏鄉之戰,這個我還是講一下吧,算是一起探討,在柏鄉之戰發生之前,梁集重兵圍攻晉潞州城一年之久,晉王李存勖在其間即位,白服率軍擊敗梁軍,打破了梁對潞州的圍困,潞圍一解,梁對晉太原的威脅就不復存在了,如此使得晉軍出兵河北成為可能。
此時的戰略態勢仍舊是梁攻晉守,天下十分梁有其七,河北四藩鎮中有三個藩鎮也臣服於梁朝,這包括柏鄉之戰發生地所在的成德軍鎮以及與成德依為唇齒的義武軍,晉只保有河東本道和上黨之潞州,形勢依舊嚴峻。
大背景介紹完了,開始,梁開平四年八月,成德節度使王鎔的母親何氏死了,諸道都派使者來弔祭,梁使在眾使中赫然發現晉使也在,梁晉為仇敵,既然王鎔臣服於梁,那自然就不能接受晉的弔祭了,這是一個常識,但是晉使大庭廣眾之下出現,王鎔居然不以為嫌,於是梁使回去就報告給朱溫:「王鎔與晉交通!」
朱溫聽信了使者的話,就派杜庭隱率軍三千以禦寇為名進占成德的兩個大州:深州和翼州。
王鎔自然不敢反抗但十分害怕,沒過多久就小心翼翼的請朱溫把這三千人移走,沒想到杜庭隱卻殺死了二州的成德兵將,徹底占領了州城,這就是翻臉了,以王鎔的成德軍根本沒辦法和梁軍抗衡,他很自然的想到了晉王,義武王處直也贊同他,於是兩鎮同時遣使晉王救急。
在救與不救這個問題上晉內部也有紛爭,多數將領是不主張救援的,因為成德歸附梁朝太久了,他們懷疑這是一個圍殲晉軍主力的陰謀,但是晉王李存勖力排眾議,堅決主張救援,李存勖的眼光非常獨到,他說:「成德一鎮在唐時期就存在,至今有百年之久了,當初唐中央為了拉攏成德,把壽安公主嫁過去,但這有什麼用呢,成德叛唐仍舊時有發生,朱溫雖然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王鎔的兒子,但他的女兒比得上壽安公主嗎?成德可以叛唐為何就不能叛梁?如果我們不去救援,正好給朱溫鑽了空子,而我之復興就無從談起了!」
為了阻止局勢的繼續惡化,晉王先派老將周德威為先鋒出井陘口,屯兵於成德之趙州,繼而在全境進行全面的軍事動員,兵員、馬匹、後勤都在緊張的準備之中........
梁朝也進行了軍事動員,朱溫以客將王景仁為帥,以韓勍、李思安為副,帥梁軍六萬北上,進攻成德,此時已經在柏鄉安營紮寨。
面對龐大的梁軍,王鎔十分恐懼,他知道周德威那點兵力沒用,於是一晝夜發了數次使者給晉王,請求晉王來真格的,於是晉王決定會同成德、義武兩鎮兵,與北上的梁軍打一場主力決戰!
辛巳,晉王帥晉軍主力到了趙州,與王鎔會面,期間,有一個細節,就是晉軍捕獲兩百名梁軍砍柴兵,晉王親自審訊,問了這些士兵:「你們從洛陽出征時,梁主對你們有什麼交代?」,士兵們說道:「梁主對主帥說,鎮州反覆,終為子孫之患,如今我把所有的精銳都交給你,王鎔就算以鐵為城,也要給我拿下來!」
不知道大家對這句話有什麼感悟,我想晉王李存勖一定是有的,從這些士兵們回答的話中,李存勖證實了自己之前的判斷:這六萬北上的梁軍是梁絕對的主力!
這就是為何柏鄉之戰是梁晉的戰略之戰,因為各自的主力都到齊了,不是戰略之戰是什麼戰?
那麼這麼重要的決戰朱溫為何用王景仁為主帥呢?大家都知道王景仁是客將,客不壓主這個道理朱溫不可能不知道,如果用客將為帥,這個將領在軍隊中沒有威信,他的命令很難貫徹到全軍,那能打好仗嗎!
這源於幾年前,朱溫圍攻鳳翔奪天子時,平盧軍王師範背後捅了他的刀子,突然發兵襲擊,攻下兗州,朱溫對於後院起火,急命大將率軍撲討,那大將是誰呢?是他兒子朱友寧,這是個帥才,打仗勝多敗少,王師範也不是笨蛋,他據有的山東半島歷來就不是出名將精卒的地方,面對汴軍的凌厲的攻勢,他慌忙求助於淮南楊行密,楊行密命令王茂章為帥,馳援平盧軍,兩鎮聯軍在石樓這個地方與汴軍碰撞了,朱友寧在朱溫的嚴令下不敢不進攻,汴軍打平盧軍的登州柵,戰事從夜裡打到白天,從偷襲變成強攻,登州柵形勢危急,陷落已在頃刻之間,王師範很著急的請王茂章出兵救援,王茂章呢?按兵不動,他有他的打法,別人那說什麼都沒用,到了第二天早上,登州柵被攻破,汴軍繼續進攻平盧軍的萊州柵,這時候王師範已經不指望王茂章能出兵了,在他眼裡王茂章就是個貪生怕死的小人,沒想到這時王茂章的使者來了,讓他帥所有的軍隊出戰,而自己已經先行一步,進攻汴軍,王茂章認為汴軍打了一夜的仗,早已疲憊不堪,此時朱友寧繼續進攻萊州柵,就是作死,戰機如果不抓住,失去也在瞬息之間,於是他帥淮南兵進攻汴軍,剛開始汴軍還能抵擋,直到王師範的平盧軍加入戰場,疲憊的汴軍開始潰敗,朱友寧騎馬赴敵,被平盧軍小將張土一刀砍死,朱友寧之死,導致汴軍徹底瓦解,王茂章趁勢追擊敗兵,一直打到米河,殺死汴軍一萬多人,打了一個大勝仗。
王茂章這個人,上面一段說的是謀,其實他主要的優點並不在謀上,而是勇。
朱溫聽說兒子死了,首級還被送給了楊行密,自己率領大兵二十萬前來報仇,按說聽到這個消息後,那基本上能跑就趕緊跑吧,畢竟王師範也不是親兒子,用不著陪他一起死,但是我們的王茂章並沒有跑,他不但沒跑,還跟朱溫幹了一仗,給朱溫內心烙下了深刻的印記。
王茂章先是壁壘自固,看到汴軍稍疲,就率軍毀柵而戰,猛攻汴軍,見形勢不利,則翻身回寨,與麾下喝酒吃肉,吃完再戰,如此數次,朱溫在陣外看到這個將軍絲毫沒有懼色,反而在陣中攻勢兇猛,指東打西,挑敵殺人,如手到擒來,感嘆的說:」如果我有此人為將,天下不足平也!「
王茂章在楊行密死後投降錢鏐,被錢鏐引薦給了朱溫,改名王景仁,於是朱溫就把梁軍統帥的位子交給了他!合情合理。
但是這次王景仁面對的不是朱溫,而是晉王李存勖,他麾下的軍隊也不是淮南軍,而是梁軍,副帥韓勍、李思安不服王景仁,在很多事情上對他掣肘,他的命令在軍中得不到貫徹,於是他不能像當初那樣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了,按說對手比以前更狠了,而麾下的軍隊卻使著並不順手,於是結果大家都懂的。
晉王首先開始了行動,他帥軍隊從趙州城出發,在距離柏鄉三十里處安營紮寨,順便讓周德威帶上騎兵抵近柏鄉襲擾,觀察梁軍反應,梁軍反應讓李存勖有點驚訝:梁軍不肯應戰,堅守營寨不出來。
無論是從戰略上還是從戰術上,梁軍千里而來,是攻方,我是守方,現在反而顛倒了,我成了攻他們成了守,這不是咄咄怪事麼!
繼續進軍,晉王命令全軍進至距離柏鄉五里安營紮寨,與梁營隔野河而立,繼續派精騎襲擾梁軍,這次周德威不但環梁營射箭,還罵他們,估計八輩祖宗都問候了一遍,這就讓韓勍不能忍了,他率軍三萬出來,追擊罵人的晉軍,周德威且戰且退,引誘韓勍上鉤,當韓勍進至野河,周德威率軍猛攻梁軍,但這是梁軍主力,戰鬥力強悍非同一般,乍然接敵仍舊能夠攻守自如,周德威只俘獲百十來人,自己也損失上百,雙方都沒有討到什麼好處,各自退兵。
這次接敵主要在於試探,雙方互測戰鬥力,這樣對敵人會有一個不全面或全面的認識,為下面的決戰做好評估和準備,打仗就是這樣,不是一上來就是大會戰,可能會有一次試探、二次乃至數次,直到全面掌握對方的情況方能進退有餘。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知兵之人也許一次就能試出來,不知兵的人也許要幾次也試不出來,老將周德威從這次接敵中已經有所觸動,他回來告訴晉王李存勖說:」我看梁軍戰鬥力強悍非同一般,氣勢又盛,不如按兵觀察一段時間吧。
「晉王很不高興:」我孤軍而來,救人之急,我和二王本不是同盟,只是迫於朱溫而已,如今三鎮兵烏合,自然立在速戰,遲則生變,你卻勸我持重,這是何道理?「周德威說:「二王之兵只善守城,不善野戰,戰鬥力只相當於我們的二線部隊,我所依靠的騎兵必須要在平原曠野上才能發揮出優勢來,如今相距梁營只有五里,騎兵撒不開戰馬,輪不圓馬刀,如果依靠步兵,則敵步兵多,我步兵少,取勝幾率只有敵多我少,且本來我軍的數量就遠遠少於敵軍,如果敵人首先開始進攻,那我們就很危險了!」
是啊,雙方相距只有五里,誰不知道誰呀!
話說到這個份上,晉王李存勖也不認同他,但自己也找不到理由反駁,於是很生氣的回到大帳中睡覺,諸將都畏懼不敢說話,周德威徑直去找一個人,他就是張承業,唐朝派給李克用的監軍,和李克用平起平坐,乃是李存勖的父輩,在晉人眼裡威望很高,周德威對張承業說:「這次接敵,探得敵人虛實,大王輕敵,想速戰速決,這恐怕會非常危險,現在和敵人只有一水之隔,如果敵帥造橋前來進攻我,我必敗,不如我軍退軍高邑,發揮我們的騎兵優勢,誘敵而出,彼出則我歸,彼歸則我出,同時抄略敵人的補給,將他們拖瘦、拖死,到時候再展開決戰,則我必勝!」
精彩呀,張承業立刻就到了晉王的大帳中,對躺著生悶氣的李存勖說道:「大王,現在是您安然睡覺的時候嗎?周德威老將知兵,他說的您不如細想一番,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晉王李存勖陡然從床上坐起來,說道:「確實如此!」
當天晉王就全軍退守高邑,在退軍途中聽說王景仁在營中只幹了一件事:造浮橋。
老將知兵。
時間過了一個月,梁軍一直是堅守營寨不出來,因為晉軍遊騎兵的抄略,補給越來越不按照正點到來了,出去砍柴割草的士兵也多半不能回來,人吃的東西少,馬吃的草料就更少了,不得已的情況下樑兵就把睡覺的茅席拆了餵馬,這讓吃了的馬很不舒服,死的多活的少,晉軍騎兵日日在營外叫陣,梁兵都想打,但主帥不想,越來越多的將領認為如果在這麼下去,晚打不如早打,而韓勍、李思安卻遲遲不能下定決心。
我也不知道他們在等什麼,不過我認為,這時候全軍撤退才是良策,如果不能撤退,那真的是晚打不如早打。
而晉王覺得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了,他命令周德威和史建瑭、李嗣源三人帥三千精銳騎兵無限抵近梁營,這次他們沒有繞著梁營罵人射箭,而是騎兵當步兵用,一步步的前進到梁軍營門口布陣,這是赤裸裸的挑釁,這是赤裸裸的蔑視,完全不能忍,王景仁、韓勍李思安都很憤怒,他們決定出戰。
這次他們拿出了所有的家底:六萬。
周德威等人率軍且戰且退,梁兵步步緊逼,此時晉王已經命令大將李存章帥步兵在野河上布陣,當周德威轉戰至此的時候,得到李存章的接應,翻身回戰,梁軍橫亘數里地,前來奪橋,成德義武兩鎮兵守衛在橋口,不能抵擋,晉王李存勖在高崗之上觀陣,對身邊的將領說:」如果敵人過了橋我軍就無法抵擋了!「匡衛都指揮使李建及聽罷,即刻下山,帥匡衛都數百人前去力戰,經過殊死血戰,穩定住了局勢,橋牢牢的掌握在晉軍手裡,戰鬥已經進行了很久,晉王觀陣良久,喜道:」梁兵囂聲鼎沸,力戰而前,我軍安靜嚴整,守御不落下風,以此觀之,我必勝!」,他似乎是受到了感染,對周德威說:「兩軍既然已經合戰,先退的那方必敗,我現在為公前去奮戰,公可以作為第二梯隊跟上。
」周德威說道:「我看梁兵之勢,只可以勞逸制之,不可以力勝啊,現在他們進攻已經很久了,士氣還很旺盛,不如等到他們飢餓疲乏之時投入我們最後的預備隊,這樣才能必勝!」
晉王只得放棄自己的打算,但仍舊感覺不快。
戰鬥過去了很久,梁軍對晉軍雖然保持繼續攻勢,但久攻不下,都煩躁異常,加之倉促出營,饑渴已久,形勢都在按照周德威的預想走,東線梁軍是由魏博和滑州之兵組成,是朱溫後來收得的藩鎮,戰鬥意志不強,賣命的意願不大,西線梁軍乃朱溫起家之本鎮汴州兵組成,戰鬥意志旺盛,戰鬥力很強悍,當王景仁認為不可以攻下晉軍的時候,想率領梁軍脫離戰場,周德威察覺梁軍陣型鬆動,命令麾下大喊:「梁兵走咯!」形勢一旦形成就無法抵擋,東線梁軍再聽到叫喊後開始潰敗,西線還在力戰中,晉大將李存章也在西線吶喊:「東陣兵已經走了,你們還留下來幹什麼?」,於是西線梁兵也開始潰敗,晉王立刻命令將最後的預備隊投入戰場,這大大加快了梁兵的瓦解,李存章趁勢進攻,邊攻邊喊:「梁人也是我們的人,只要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殺!」於是梁兵相互顧望,紛紛卸甲投降!投降吶喊之聲驚動天地,成德兵深恨梁人襲占他們的深翼二州,都不肯取財物,只舉刀奮勇追殲殘敵,於是梁人的龍驤、神捷精兵幾乎都被殺死,王景仁、韓勍、李思安在數十騎兵保護下南走,晉軍到了下半夜推進到柏鄉,發現空無一人,軍器、糧食、資財堆積不可計算!
柏鄉之戰的意義是巨大的,此戰是梁晉的戰略之戰,自此戰梁之龍驤、神捷軍被全殲,朱溫征戰四方所培養和依賴的主戰軍力被消滅,戰爭之主動權由此易手,經此戰晉掌握了戰略進攻權,梁在總體上被迫採取守勢,晉王李存勖打破了對梁的戰略僵局,開啟了對梁戰爭的新序幕!
中國後梁開平四年(910)十二月至次年正月,河東晉王李存勖援助成德節度使趙王王鎔,在柏鄉(今屬河北)地區抗擊後梁的作戰。
歷史
五代初,後梁太祖朱全忠與河東晉王李存勖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為了擴展各自的勢力,互相爭奪成德(治鎮州,今河北正定)、義武(治定州,今河北定縣)、盧龍(治幽州,今北京)三藩鎮。
朱全忠早疑王鎔與李存勖相通,深恐其日後勢強難以控制。
開平四年十一月,盧龍節度使劉守光發兵至淶水(今屬河北),欲攻占定州。
朱全忠佯稱助王鎔拒劉守光,派供奉官杜廷隱等領兵3000進駐深州和冀州(今河北深縣、冀縣),企圖消滅成德、義武兩鎮勢力。
王鎔察覺了朱全忠之謀,即四出求援,遣使去晉陽(今太原西南)。
時義武節度使王處直的使者亦至,於是共推李存勖為盟主,聯合抗梁。
晉將佐疑王□有詐,而李存勖以為疑而不救,正中朱全忠之計,遂出兵抗梁,派蕃漢馬步總管周德威率部屯趙州(今河北趙縣)。
朱全忠命部將王景仁為北面行營招討使,韓勍為副,李思安為先鋒,率兵4萬,於十二月經河陽(今河南孟縣南)向柏鄉進軍。
王鎔告急,李存勖親自領兵至趙州與周德威會合;王處直亦派兵5000支援。
晉軍進駐野河(今滏陽河支流)北岸,與梁軍夾河對峙。
晉軍屢派騎兵去梁營挑戰,並擊其陣的兩端,俘梁軍百餘人,周德威認為,梁軍士氣正旺,不宜速戰,成德、義武兩鎮之兵善守城,騎兵不便進攻營壘,建議按兵持重,退守高邑(今屬河北),誘梁軍離營,以逸待勞,乘機出擊。
李存勖採納其策,退軍高邑。
五年正月初二,晉諸將率精騎再次挑戰,激怒梁將王景仁、韓□
率全軍出戰。
晉軍按預定計策,且戰且退。
梁軍橫亘數里,爭先奪橋,遭到趙、晉軍抗擊,激戰多時,未分勝負。
下午,梁兵饑渴,士氣銳減,東陣兵稍向後退。
晉將周德威、李嗣源乘勢從東西兩面夾擊,疾聲呼應。
梁軍驚擾,陣勢大亂。
晉、趙軍奮力猛追,梁軍大敗,精銳全部被殲,王景仁等率數十騎夜逃。
杜廷隱等聞敗訊,也棄深、冀州而去。
經此一戰,晉軍威大振,使後梁在河北的勢力退至魏博(今河北大名和山東聊城地區)以南,為爾後南下攻後梁建立後唐創造了有利條件。
梁朝的一蹶不振,只因這場戰役的失利
天祐四年朱溫接受唐哀帝禪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為朱晃,改元開平,國號大梁。開啟五代十國時代,而這個梁朝一直在與晉國爭霸,卻因為一場戰役失利而一蹶不振,這場戰役也是五代史上一場著名戰役——柏鄉之戰。
三箭定乾坤的軍事奇才 為何三年敗光天下?
李存勖(公元885年至926年),應州人,沙陀族,唐末重臣、晉王李克用之長子。少年時隨父作戰,十一歲就與父親到長安向唐廷報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賞賜和誇獎。當時,軍閥混戰、占據河東的李克用常被實力強...
因看戲丟了江山,死無全屍,曾被尊稱「戰神」
李存勖在建立後唐的過程中屢立奇功,領導有方,深受將士們擁戴,大家都尊他為「戰神」。可是眾人沒有料到,這位戎馬半生的大將軍,竟然變成了一個扭捏作態的戲子,每天不理朝政,豪道登台唱戲,完全不顧皇帝的...
不想當皇帝的將軍不是好戲子
莊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長子,自幼喜歡騎馬射箭,膽識過人,為李克用所寵愛。少年時隨父作戰,十一歲就與父親到長安向唐廷報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賞賜和誇獎。成人後,狀貌雄偉,稍習《春秋》,略通文義,作戰勇敢...
打贏柏鄉之戰,李存勖開始獲得河北的控制權
【五代人物剪影系列之六:李存勖三箭定天下(其三)】晉國和燕國大肆殺伐的時候,後梁可沒有閒著看熱鬧。朱溫也是帶兵打仗的出身,晉王李存勖「先滅大燕,再戰後梁」的策略,朱溫不會不明白。朱溫也不可能等著...
奉三箭開國復唐:打得了天下卻守不住大業的馬上天子,為天下笑!
五代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篡唐稱帝後,原唐河東鎮李克用、西川鎮王建、淮南鎮楊渥、鳳翔李茂貞等北方強鎮均不承認梁朝,仍用唐天復、天祐之號。由於在唐末以來梁太祖朱溫便與晉王李克用有舊怨,所以自建國起,梁與...
千古奇聞:唐亡後竟被沙陀人恢復
千古奇聞:唐亡後竟被沙陀人恢復 後唐,五代政權之一,它取代了後梁,由晉王李存勖(即後唐莊宗)所建立,定都洛陽,歷三世四帝,共十四年。後唐要追溯到唐朝末年李克用的時代,沙陀族{西突厥別部,即沙陀突...
五代十國篇 後唐 李存勖(4)梁晉爭霸
經歷過三垂岡之戰後,李存勖得到了將近兩年休養生息的時間,雖然雙方依然有爭鬥,但更多的是戰略上的布局。李存勖會和李茂貞、楊崇本為一方,與朱溫展開拉鋸戰,這樣時間一拖,就拖到了天佑七年(公元910年...
後梁(7):三鎮聯軍贏得柏鄉之戰,李存勖威震河朔!
上篇說道王熔和王處直乞師於李存勖,晉軍與後梁軍隊對峙於柏鄉,咱們這篇接著說。經過幾次小規模的戰役後,戰爭局勢到了一個相對平靜的時期。後梁軍隊一點都不急,因為他們有人有糧,你要真和我杵著,咱耗到過...
五代十國(2):朱溫的大梁朝都幹了些什麼?
上一期介紹了唐朝滅亡到朱溫建梁的過程。從一個小小的書生參加農民起義軍,到轉而被招安降唐,又殺唐哀帝建立大梁朝,朱溫又是怎樣經營自己打下的過而順利的江山的呢?朱溫到底是個喜歡折騰的人,也不甘心只割...
此人本是開國皇帝,作戰時隨身攜帶其父遺物,死後卻被樂器燒成灰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提起五代十國,晉王李克用可謂聲名赫赫,其子李存勖也是領兵有方,被人們視作「戰神」。對忠心於大唐的李克用而言,人生中有三大心愿尚未完成,一是討伐劉仁恭,二是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