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聞:唐亡後竟被沙陀人恢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千古奇聞:唐亡後竟被沙陀人恢復
後唐,五代政權之一,它取代了後梁,由晉王李存勖(即後唐莊宗)所建立,定都洛陽,歷三世四帝,共十四年。
後唐要追溯到唐朝末年李克用的時代,沙陀族{西突厥別部,即沙陀突厥,唐貞觀間居金莎山(今尼赤金山)之南,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之東}出身的李克用因功受封河東節度使,駐守太原,唐大順二年(公元891年),李克用被冊立為晉王,建立晉國,定都太原。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建梁。
由於李克用曾被後來的梁太祖朱溫有意暗殺,在其突圍脫身後,遂與朱溫誓不兩立。
因此,梁朝建立後,晉國全面獨立,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政權。
唐天祐五年(李氏繼續使用大唐年號),李克用去世,長子李存勖繼位。
後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晉王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稱帝,改國號大唐,史稱後唐。
讓人意外的是,大唐王朝滅亡十六年後,竟讓一個被賜姓李的沙陀人給恢復了。
同年底,滅梁,定都洛陽。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稱帝建立後晉,並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藉助契丹兵攻入洛陽,公元937年,後唐滅亡。
李存勖,李克用長子,小名亞子。
自幼喜歡騎馬射箭,膽力過人,為李克用所寵愛。
少年時隨父作戰,十一歲就與父親到長安向唐廷報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賞賜和誇獎。
成人後,狀貌雄偉,稍習《春秋》,略通文義,作戰勇敢,尤喜音聲、歌舞、俳優之戲。
當時,軍閥混戰、占據河東的李克用常被控制河南的朱全忠(即朱溫)牽制圍困,因兵力不足,地盤狹小,李克用非常悲觀。
李存勖勸說其父:「朱全忠恃其武力,吞滅四鄰,想篡奪帝位,這是自取滅亡。
我們千萬不可灰心喪氣,要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李克用聽後大為高興,重新振作起來,與朱全忠對抗。
唐天祐五年(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於同月襲晉王位。
辦完喪事,他就設計捕殺了試圖奪位的叔父李克寧,並率軍解潞州(山西上黨)之圍。
李存勖認為潞州是河東屏障,潞州對河東非常重要,他率軍從晉陽出發,乘大霧突襲圍潞梁軍,結果大獲全勝。
李存勖的用兵使朱全忠大驚,他說:「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見《資治通鑑》)潞州圍解,河東威振,控制鎮州的三容和控制定州的王處直見形勢驟變,動搖了附梁的信心,遂與李存勖結盟,共同對付後梁。
後梁為了保護河北,出兵再戰,雙方在柏鄉又展開了一場血戰。
柏鄉之役,晉軍有周德威等三千騎兵和鎮州、定州兵;梁軍有王景仁率的禁軍和魏博兵八萬。
戰役開始,李存勖採用周德威建議,引誘梁兵出城,聚而殲之,晉軍主動後撤。
梁軍主將王景仁果然上當,傾巢而出。
晉軍抓住機會,以騎兵猛烈突擊梁軍,周德威攻右翼,李嗣源攻左翼,鼓譟而進。
這時晉軍李存璋率領的騎兵大隊也趕上,梁軍丟盔棄甲,死傷殆盡。
這一仗,使梁軍喪失了對河北的控制權,之後,朱全忠一聽晉軍,談虎色變。
而李存勖卻息兵行賞,任用賢才,懲治貪官,寬刑減賦,進一步安定了河東局勢。
由是,河東大治。
李克用臨死時,交給李存勖三支箭,囑咐他要完成自己未竟的三件大事:一是討伐劉仁恭與子劉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帶);二是征討契丹,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三是要消滅宿敵朱全忠。
李存勖將三支箭供奉在家廟裡,每臨出征就派人取來,放在精製的絲套裡帶著上陣,打了勝仗,又送回家廟,表示完成了任務。
梁開平五年(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河北高邑縣)打敗了朱全忠親自統帥的五十萬大軍。
接著,攻破燕地,將劉仁恭活捉回太原。
九年後,他又大破契丹兵,將耶律阿保機趕回北方。
並於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攻滅後梁,統一北方。
經過十多年的交戰,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父親遺命。
同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河北大名縣西)稱帝,國號大唐,不久遷都洛陽,年號「同光」,史稱後唐。
李存勖滅梁後,沒有按一般的傳統以自己的王號「晉王」作為一個新朝代的稱號,而是採用「唐」作為國號,且在滅梁之前,一直延用唐昭宗時的「天祐」作為年號。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心中始終有一個最高理想,就是復唐。
李家本是沙陀族,本姓朱祁,先祖朱祁赤心為大唐戍邊立有戰功,被唐懿宗賜李姓,李克用又因在剿滅黃巢之亂中戰功顯著,而被加封晉王,並得到了河東節度使的職務。
李克用認為自己受大唐恩典太多,無以為報,只有拚命效忠。
而且因為得賜李姓,又獲王爵,故而以李唐家人自居。
這種意識形態,也傳染給了李存勖,在李存勖看來,自己就是李唐的傳人,復唐就是復自己國家。
所以在各路諸侯都對朱溫篡唐冷眼旁觀,甚至趁機取利的時候,唯有李克用、李顧勖父子,不計代價的拚命進攻後梁,直到最後徹底滅亡梁朝為止。
李存勖還是個十一歲的孩子時,曾隨父親去向唐昭宗報功,昭宗很喜歡李存勖,賜給他翡翠盤等珍寶,並撫摸著他的背說:「這孩子與眾不同,將來富貴了,可不要忘記大唐啊。
」或許就是在這一時刻,幼小的李存勖已經將自己與大唐聯繫在一起了。
大漢王朝被王莽篡國後,是劉氏旁系漢光武帝劉秀復漢的。
而被後梁滅亡十七年的大唐,又「復國」了,而且是由被賜李姓的沙陀人恢復的,李存勖認為自己可以與光武帝相提並論,非常得意。
當李存勖進入洛陽時,那些曾經為大唐效命後又歸降梁朝的大臣們,都跪在他的馬前說:「我們從前是大唐的臣子,後不幸被偽朝裹脅,如今又能重新為大唐復興效力,就是死也值得了。
」李存勖則說「我二十年來浴血爭戰,就是為讓大家不再憂愁,現在都官復原職去吧。
」李存勖建立的後唐是五代當中疆土最大的一個王朝,它不僅占據了原來後梁的全部疆土,還占有了關中、漢中、兩川等地區。
當李存勖滅亡前蜀的時候,南方諸國無不震恐,都以為大唐真的「復活了」,自己也要像蜀國一樣被「大唐」統一。
(本篇完)
奉三箭開國復唐:打得了天下卻守不住大業的馬上天子,為天下笑!
五代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篡唐稱帝後,原唐河東鎮李克用、西川鎮王建、淮南鎮楊渥、鳳翔李茂貞等北方強鎮均不承認梁朝,仍用唐天復、天祐之號。由於在唐末以來梁太祖朱溫便與晉王李克用有舊怨,所以自建國起,梁與...
不想當皇帝的將軍不是好戲子
莊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長子,自幼喜歡騎馬射箭,膽識過人,為李克用所寵愛。少年時隨父作戰,十一歲就與父親到長安向唐廷報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賞賜和誇獎。成人後,狀貌雄偉,稍習《春秋》,略通文義,作戰勇敢...
三箭定乾坤的軍事奇才 為何三年敗光天下?
李存勖(公元885年至926年),應州人,沙陀族,唐末重臣、晉王李克用之長子。少年時隨父作戰,十一歲就與父親到長安向唐廷報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賞賜和誇獎。當時,軍閥混戰、占據河東的李克用常被實力強...
能文能武的一代梟雄戰神,最後卻被一個戲子殺死了
本文作者:探索之眼李存勖自幼隨父征戰,英勇過人。父親死後,他秉承遺命,滅後梁,逐契丹,統一北方,建立後唐,其卓越的軍事才能為他贏得了「戰神」的稱號。可建國之後,驍勇的戰神一變成為「超級票友」,每...
926年5月15日,後唐莊宗李存勖死於興教門之變
李存勗(xù),沙陀族,本姓朱邪,因其父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受唐懿宗賜以李姓,而改姓李,諱存勗(有時被寫作「勖」,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山西應縣人,五代皇帝。小名「亞子」,藝名...
因看戲丟了江山,死無全屍,曾被尊稱「戰神」
李存勖在建立後唐的過程中屢立奇功,領導有方,深受將士們擁戴,大家都尊他為「戰神」。可是眾人沒有料到,這位戎馬半生的大將軍,竟然變成了一個扭捏作態的戲子,每天不理朝政,豪道登台唱戲,完全不顧皇帝的...
上陣父子兵,李克用父子在長治痛扁朱溫!
1964年,偉大領袖毛主席在讀史書《五代史·莊宗紀》時,「突然想起有一首年輕時讀過的清朝人寫的詩」,但記不清作者是誰,「就寫了張條子,讓他身在長治的秘書田家英查一下」。全文如下:田家英同志:近讀...
梁朝的一蹶不振,只因這場戰役的失利
天祐四年朱溫接受唐哀帝禪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為朱晃,改元開平,國號大梁。開啟五代十國時代,而這個梁朝一直在與晉國爭霸,卻因為一場戰役失利而一蹶不振,這場戰役也是五代史上一場著名戰役——柏鄉之戰。
供奉三支箭而有天下的李亞子
以雄圖而起河、汾,以力戰而平汴、洛,家仇既雪,國祚中興,雖少康之嗣夏配天,光武之膺圖受命,亦無以加也。提起李存勖,不熟悉的人第一反應就是動畫片《不良人》中的那個二百五,熟悉的人卻要為他扼腕嘆息!
這山西大漢是五代十國歷史上的最強武將,卻被皇帝害的慘死沙場
五代十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繼春秋戰國、漢末三國、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之後,又一次大分裂時期,在這個全天下殺得一塌糊塗的亂世,瞎鬧騰的草頭王極多,而英明君主極少,後周的世宗柴榮便是公認的五代十國第...
「朔州歷史」李存勖的興衰路
文/孫萊芙 李克用是沙陀人,沙陀是西突厥的一部。李克用出生於應州,原姓朱邪,父親名赤心,過去曾為唐王朝立過功勞,因此被朝廷賜姓名叫李國昌。黃巢起義爆發後,唐王朝徵召李克用率沙陀軍幫助鎮壓,他勇...
別再較真了五代十國的後唐不是唐朝後裔!
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昏君,使唐朝一直走下坡。唐朝後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爆發農民起義,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經過黃巢起義後,把唐朝的基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