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放棄曹操與孫權,而選擇連地盤都沒的劉備只是為了私利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建安十二年,二十七歲的大齡待業青年諸葛亮從草廬中走出,在拒絕了更有實力和前途的曹操與孫權後,加入了始終在創業的劉備團隊中。
諸葛亮為什麼這麼幹?這個問題向來是三國愛好者的熱議點。
1.諸葛亮的朋友圈
從黃巾起義算起,劉備馳騁江湖已經二十多年,然而到諸葛亮投奔之時仍沒有自己的一塊地盤。
就一個老江湖而言,不能不說混得是相當失敗。
相較於一無所成的劉備,曹操與孫權無疑成功的多,前者打下來大半個江山,後者雖略差些,但也有江東這樣一塊穩固的根據地。
因此,對於初次就業的諸葛亮來說,選擇曹操或者孫權應該更理所應當。
但諸葛亮並沒有這麼做。
是他沒有進入曹氏或孫氏集團的門路嗎?當然不是。
諸葛亮雖然是個荊州的外來戶,在本地缺乏根基與影響力,但經過叔父及個人的努力經營,諸葛亮的朋友圈並不差。
諸葛亮的大姐嫁入當地的一流大族蒯家為婦,二姐嫁給了名士龐德公的公子,他自己則娶了黃承彥的女兒為妻:黃承彥本身是大名士不說,更是與荊州一把手劉表為連襟——兩人都娶了本地豪族蔡氏的一對女兒,這樣算來,劉表便是諸葛亮妻子的姨夫。
有這樣的政治資本,即便沒有什麼才能,想謀個一官半職也自然不在話下,只要對方對荊州有所圖謀。
此外,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先一步在孫權方面任職,頗受重用,諸葛亮完全可以通過他的路子搭上孫權。
而且,東吳的另一位重臣張昭也曾經向孫權力薦過諸葛亮,只是為諸葛亮所拒絕了。
可以說,擇主劉備是諸葛亮主動選擇的結果,這與一般初次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屢屢被知名企業拒絕,而只能接受那些小公司或初創公司的offer有著根本區別。
2.功利主義觀
既然諸葛亮有條件進入大公司,為何最後卻選擇了劉備這樣一座小廟呢?其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自己的抉擇,諸葛亮曾經在《出師表》這一中學必背的課文里吐露過心聲: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也即:本想做個隱士——但劉備三顧茅廬盛情相邀——出於報恩的出山輔佐。
就此,報答知遇之恩是諸葛亮出山的動機所在,而這背後又有兩人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的志同道合。
因為有諸葛亮自己的背書,這一說法自然而然地成為後世長期公認的標準答案。
但到了現今,上面的說法越來越受到質疑,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功利主義的解釋。
最近在寫中華通史的易中天的看法是其中典型,在他看來,諸葛亮之所以放棄曹操和孫權而選擇劉備,只是因為無論曹操抑或孫權,都給不了他想要的充分的發展空間。
在諸多勢力中,曹操最強不假,但相應地跟隨他南征北戰的人才也最多,這些人都要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
假使諸葛亮前去投奔,一方面曹操也給不了太好的待遇,不然讓老同志寒心,另一方面諸葛亮與這些人也不是同一個圈子裡的,受排擠、打壓估計是免不了的。
東吳方面雖然弱一些,但情況類似。
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不會想不到這些,因此他明智地選擇放棄曹操與孫權。
劉備則剛好相反,既沒有像樣的人才,也不存在一個荊州以外的派系,整個一創業型公司,給的待遇與職位肯定高。
那麼,是到大公司從小職員做起呢,還是到創業公司做經理甚至CEO呢?作為一個自視甚高的年輕人,諸葛亮選擇了後者。
可以說,選擇劉備乃是諸葛亮經過多番考量後作出的理性選擇,與興復漢室一類的大義關係不大。
3.論點與疑點
上面的說法看起來沒問題,挺符合現代人的認知的,誰身邊沒有兩個心氣高的朋友呢。
但真的是這樣嗎?
支撐上述翻案文章的主要史料是這麼兩條:
其一,在好友孟建打算投奔曹操時,諸葛亮勸他,「中國(即中原)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這說明他早就意識到曹操人才眾多,去了極有可能會不受重用,故而可以推論,他基於這個理由在擇主問題上將曹操給排除了。
其二,孫權前期的首席謀士張昭曾經大力舉薦諸葛亮,孫權也有意將他留下,但諸葛亮卻沒有順從,他給出的理由是: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什麼是「盡亮」?當然是要盡最大可能地信任、重用自己,但在諸葛亮看來,孫權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所以他不能留在江東。
然而,上面兩條證據都有一個致命的邏輯漏洞,即它們恐怕更多是場面話,而並不一定能代表諸葛亮的真正想法。
只要還原當時對話的場景,便一目了然。
第一個證據的場景,是朋友打算前去曹操集團求職時,身為好友的諸葛亮進行的勸阻:那裡人才眾多,你去了也不一定能受重用,是金子哪裡不能發光呢?
但以某種理由勸阻別人,不一定代表自己的行為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這顯然是兩碼事,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
類似的情景工作、生活中處處可見。
再說第二條,諸葛亮講這話的時機,是在他拒絕東吳的力邀而又不能得罪對方的情況下,換種表述便是:我之所以拒絕你,不是因為看不上你們公司,只是沒有合適的發展空間(「能賢亮而不能盡亮」)。
而人所周知的是,這種場面話哪能作為真心話使用呢?
另一方面,假設翻案文章成立,那麼我們無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諸葛亮選擇出仕最重要的動機,更多是基於個人成就的功利主義思考邏輯,而非為了恢復漢室江山。
如此一來,諸葛亮自己親自寫下的「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就純粹是虛頭巴腦、沽名釣譽的官場話了?難道一千多年,眾多學者文人對他的紀念、推崇全都錯了?真的可以這樣解讀諸葛亮嗎?
而且,如何理解他遲遲躬耕南陽,直到劉備三顧茅廬才以一個27歲大齡青年的身份出山?以當時人的壽命水平而言,27至少相當於今天的三十好幾甚至四十多歲,若真是上述一心為己的功利主義者,又怎麼會做這樣的選擇?
這些都不是功利說能夠解釋的。
4.小結
每個人都處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中,必定受制於當時的局限而看不清事實的真相,故而提出不同於古人的新解釋,即做翻案文章是可能的。
但前提條件是,論據要充分,推論要合邏輯,而不能只是簡單拿現代人的思維去隨意闡釋歷史,或者發現不符就武斷地說記載錯了,那樣恐怕是萬萬不可的。
文:江河散人
參考文獻:《三國志》《出師表》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諸葛亮為什麼不選擇投奔曹操?
三國時期有三方霸主,劉備、曹操、孫權各有一番勢力。在這個選陣營的關鍵時期,諸葛亮卻做了一個驚人的選擇,他最後放棄了曹操,投奔了劉備,這是為什麼呢?諸葛亮雖然隱居隆中,但他與荊州上層人物的關係非常...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弱小的劉備而非曹操?
諸葛亮出山之時,劉備只有新野一縣,幾千人馬。論實力,與曹操和孫權甚至劉表馬騰劉璋相比,都是勢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僅軍事實力強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歸依地盤穩固、人才濟濟的孫權,...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已埋下一個伏筆,註定蜀國第一個滅亡
導讀:想要成為三國亂世中的一方諸侯,不但要有能征善戰的軍隊和武將,還要有一個至少三五人的智囊團,運籌帷幄。在亂世之爭中,人才是最難得的一種資源,無論是武將還是謀士,都是各個諸侯爭奪天下最重要的資...
諸葛亮一生最大的過失——註定失敗,亦甘有此敗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我想很少有人不喜歡諸葛亮的吧!我也很崇拜他,因為他的智慧和忠誠。「不求聞達於諸侯」的他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先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後又竭力輔佐後主,為克復中...
諸葛亮就算不肯投劉表,為何不去輔佐孫權?
諸葛亮不肯投奔曹操,是因為曹操構成對漢室的威脅,而且太殘忍。那麼他為何不就近投奔劉表呢?劉表當時擔任荊州牧,作為漢室宗親,當年是孤膽取荊州的英雄人物,他占據的荊州,包括今天湖南、湖北兩省和廣東、...
三國,司馬徽說的話,人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重點在後一句
三國可謂是人才濟濟,將星雲集,謀士輩出的時代。說到三國的璀璨就不得不說說諸葛孔明了,這是一個集帥氣和智慧並存的奇才,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孔明撐起了漢室三分天下之局,他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代...
諸葛亮為什麼不早出山,而是死等三顧茅廬的劉備呢?
我們知道,在整個三國時期,能夠笑傲天下的人物沒幾個,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諸葛亮有大才這是眾所周知的,諸葛亮的才華不僅僅體現在隆中茅廬中對於時局的分析和未來規劃的展望,還包括對蜀國的治理,以及南征...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當老闆?
點上方「周海濱微說」關注,看更多有姿態地說!劉備選擇諸葛亮的道理很簡單。劉關張加上趙雲,儘管都很能打很會打——溫酒斬華雄,三雄戰呂布,挑顏良,劈文丑,過五關斬六將,且「英雄事跡」的確很多,但是,...
諸葛亮那麼聰明,為什麼偏偏選擇劉備,其實他也很無奈,由不得他
在三國眾英雄中,諸葛亮的人氣一直很高。這也多虧了《三國演義》把他給妖魔化的功勞。不是不可犯人諸葛來那個事一個十分出色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蜀國國力也是蒸蒸日上。劉備從一個四處找大哥的跟班,搖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