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聰明與智慧的化身。

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四書五經,無所不曉。

諸葛亮向後主劉禪呈上《出師表》,表明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心跡。

為了統一中原,諸葛亮曾經多次兵出祁山,前幾次出兵,都是因為糧食不繼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訓,非常重視糧食供應。

他設計了一種叫做木牛(改進的獨輪車)的運輸工具,用它把糧食運到斜谷口囤積備用。

公元234年,諸葛亮用木牛流馬運糧,做好充分準備後,約孫權同時對魏國發起進攻,兩面夾擊魏國。

他率領10萬大軍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構築營壘,準備長期作戰:分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當地老百姓一起耕種,以為久計。

司馬懿率領魏軍也渡過渭水,築起營壘準備和蜀軍長期對峙。

魏明帝命令司馬懿只許堅守,不准出戰。

與此同時,孫權應約派出三路大軍進攻魏國,配合蜀國的行動。

魏明帝親自率領大軍南下,大敗吳軍。

諸葛亮只好孤軍作戰。

蜀軍很想跟魏軍速戰速決,但司馬懿固守營壘,堅守不出,決心要打持久戰。

雙方相持了一百多天。

有一次,司馬懿虛情假意地接待前來下挑戰書的使者,問道:「你們丞相很忙吧,身體還好嗎?」使者回答說:「丞相很忙,軍營里大小事都親自過問。

他每天早起晚睡。

近來胃口也不太好,飯量很小。

」使者走後,司馬懿對將士們說:「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撐長久呢?」不出司馬懿所料,諸葛亮就在這年八月病故,年僅54歲。

按照諸葛亮生前囑咐,蜀軍密不發喪,各路人馬按序撤退。

司馬懿探得蜀軍因諸葛亮病死而退兵的消息,立即率軍追趕。

剛過五丈原,忽然蜀軍旗幟轉向,戰鼓雷鳴,蜀軍將士們轉身掩殺過來。

司馬懿大吃一驚,趕快掉轉馬頭,下令撤退。

待魏軍退遠了,蜀軍才緩緩撤出五丈原。

雖然,諸葛亮沒能實現統一中原的願望,但是,他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才智和鞠躬盡瘁、忠於職守的品格,永遠師儀後世。

盡職盡責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是我們應具備的素質,也是我們成長和成功的基本要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天才軍事家諸葛亮為何連續五次北伐失敗?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

亦千里議趣事——秋風五丈原,諸葛亮去世

公元229年,在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建立蜀魏政權後,孫權也建立了東吳政權。蜀漢的大臣們覺得孫權的勢力嚴重影響到了蜀國的利益,因此大都要求和孫權斷絕關係,並主張起兵伐吳。諸葛亮審時度勢,據理力爭,說...

一代英才「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秋風五丈原

吳王孫權在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後,於 公元229年農曆四月,正式稱帝。蜀漢的一 些大臣認為孫權稱帝是僭位,要求馬上同東 吳斷絕往來。諸葛亮力排眾議,認為蜀漢目 前的主要敵人是魏國,應繼續保持和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