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深得曹操真傳,諸葛亮加孫權都不是他的對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睿何許人也?我們先來看看曹睿的出生。

曹睿是曹魏烈祖明皇帝,曹操的孫子,曹丕的兒子。

曹睿的遺傳基因好得沒話說,他是曹丕和超級大美女甄氏的兒子,這個甄氏是曹丕從其老爹曹操手裡搶來的,應該是美的天花亂墜。

據說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句子,描繪的就是甄氏。

曹睿的後天教育也好得沒話說,他「數歲而有岐嶷之姿(言外表峻茂而內心聰慧)」,曹操十分喜歡他,常帶在身邊,說「我基於爾三世矣」,覺得自己的江山至少可以傳三代了。

「每朝宴會,與侍中近臣並列帷幄」,耳濡目染,盡得曹操真傳。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睿23歲,卻已經成為魏國皇帝,成為最高領導人。

曹睿既帝位後,馬上面臨棘手的局面。

在諸葛亮的運作下,因關羽結仇的吳蜀兩國,通過和親已結為盟國,對魏國形成左右夾擊之勢。

想趁著魏國皇帝年少,把魏國推翻。

只能說想像是美好的,時機也非常恰當,但是曹睿可不是一個酒囊飯袋,他被尊為魏明帝,這個「明」字,絕非空穴來風。

諸葛亮六次北伐,竭盡心智,卻難遂心愿,與他的才能有很大關係。

孫權率先動手,他親領大軍北伐。

朝中大臣紛紛主張發兵援救,而23歲的曹睿心如明鏡說:孫權的優勢在於水戰,如今棄船上岸,可以占得先機不過是趁人不備罷了;前方將士守城力戰,已形成對峙,堅城之下,他是不敢久留的。

於是略施小計,叫為數不多的士兵趁晚上在山上散開,到處點燃火把,高高舉起。

孫權看到漫山遍野的火把,竟然嚇得匆匆退兵。

這是曹睿第一次指揮戰事,令朝中震動的大事,而且對手還是老辣的孫權,曹睿表現得如此淡定、如此舉重若輕,令大臣們佩服不已。

從此事便可看出,曹睿對敵人孫權分析的非常透徹:他知道孫權所依仗者,乃水軍也,孫權定不會用水軍長期在陸地作戰,這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乃自取滅亡之道也。

在於蜀軍作戰時,與諸葛亮、司馬懿的名聲比起來,曹叡可謂籍籍無名。

但其實在那個時代,曹睿才是整個戰局舉足輕重的人物,司馬懿只不過是他的手下,在他的運籌帷幄下司馬懿才擋住了諸葛亮的進攻。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感概。

諸葛亮的死,常使人嘆息。

其實就算給諸葛亮再多活幾年都無濟於事,要想打敗曹睿坐鎮的魏國,根本是痴心妄想。

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歷史上的諸葛亮確實與魏國進行過六次戰爭。

諸葛亮出兵之初,旗開得勝,魏國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投降。

一時間魏國朝野震動,朝臣未知計之所出,而曹睿仍鎮定自若:諸葛亮本來擁有山川險阻,易守難攻,現在主動攻打我們,等於主動失去保護,那三郡已成諸葛亮的包袱,讓他只能進不能退,今因此時,破亮必矣。

於是曹睿在洛陽點起五萬步騎,前往長安鎮守。

他命令曹真進攻趙雲,張郃進攻街亭的馬謖,結果馬謖大敗,諸葛亮不得不退兵,三郡迅速被魏國平定。

在後面的幾次戰役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諸葛亮急於速戰,司馬懿則堅守不出。

在諸葛亮的幾次三番挑釁下,司馬懿這邊營中將士不堪其辱,紛紛要求出站。

司馬懿心中知道曹睿給他的指令是對的,不戰才是取勝之道。

但為了平息軍中怒氣,故意千里上奏請戰,把軍中的怒氣帶到了朝廷,結果還是得到了一樣的指令,堅守不戰。

雖然命令是同一個命令,但是司馬懿此舉巧妙的把自己作為主將,卻不敢迎敵的負麵包袱成功的甩開了,果然是只老狐狸啊。


魏明帝曹睿,在蜀國、吳國一起向魏國發動進攻的情況下,坐鎮洛陽,運籌帷幄,調兵遣將,面對諸葛亮、孫權的夾攻,絲毫不落下風。

就算是其祖曹操在世,恐怕也不過如此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之中,笑到最後的竟然是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是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司馬懿的一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他的敵人楊修,諸葛亮和他的上司曹操,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