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個自己作死的將軍,大家卻讓諸葛亮實力背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揮淚斬馬謖」這樣的橋段在中國人人皆知。

對此不管是街頭百姓還是歷史大家,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那麼馬謖的人頭落地,到底有沒有諸葛亮的過錯呢?

小編看來,「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反映出來的,是中國的圈子文化。

細數上下五千年,在中國政治中,山頭林立,黨同伐異實屬稀鬆平常,政務中是否對一個人委以重任,不是看他能力高低,更不是看他是否才華橫溢前途無量,而是憑親疏遠近用人,心腹一詞再親切不過,按圈子劃線的風氣由來已久,也是代代相傳,直至今天,利益抱團,廣結黨羽。

古代大能諸葛亮為何高度信任馬稷?為何提拔馬稷為北伐中原,兵進祁山的前線總指揮?其中緣故,容我慢慢道來。

史料稱「才氣過人,好論軍計」,馬稷自然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諸葛孔明對於他,自然是器重有加,視為心腹。

早在任用馬謖為參軍之前,劉備曾經善意提醒,評級馬謖是「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是諸葛亮心底的偏愛和袒護,正所謂當紅之時,處處是優點,最終在諸葛亮的期待和任命下擔當大任,對於上級的提醒,早已經主觀忽略,拋在了九霄雲外。

談到諸葛亮和馬謖的關係,說成斷袖之癖肯定重了點,但是親密無間早已不是普通的同事關係,據考證,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真可謂情深深雨濛濛。

在其他部下眼裡,兩人關係莫逆,親如骨肉,諸葛亮更是把馬謖當做事業的接班人培養,「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就是馬謖進言獻策被孔明採用的良方,果不其然,諸葛亮順利的平定了叛亂,自此以後,對馬謖的軍事才能欣賞有加,進一步認定此人是可造之材,是自己日後進一步主宰地位穩固的不二人選。

貿然重用馬謖鍍金,作為跳板進一步成為他的左臂右膀,顯然並不能堵住朝野上下的悠悠之口,趙雲,魏延,都是白經沙場的虎將,但是北上祁山進軍中原的戰略計劃中,這兩人在統帥的考慮人選之外,前敵主帥,馬謖是也,但是讀書之人,不一定能舞刀弄槍,參謀人才,不一定能統帥三軍,街亭一戰,偏偏運氣不佳,遇到敵方老將張郃,首秀失敗最終人頭落地。

當軍事戰略因為街亭失守而不得不調整之時,貶職太輕已經無法以儆效尤,揮淚斬馬謖的橋段就上演了,但是細想,馬謖之死,誰之過?用兵如神的孔明恐怕難逃其咎。

雖然馬謖聰明反被聰明誤,是街亭失守的直接負責人,但是馬謖這個千里馬的發掘者,的確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什麼樣的人才,就應該用到什麼樣的地方,不能高估,否則那就是主帥的洞察力不夠,不能小看,否則那就是主帥沒有盡職盡力眼光不夠毒辣。

所以說,馬謖的死,這個鍋,諸葛亮要背,至於背多背少,就是歷史去評說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他的對手到底是不是司馬懿

說起諸葛亮,那絕對是一代軍師,大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三國中,與諸葛亮有關的也有福,有許多非常出名的橋段,比如說空城計,比如說揮淚斬馬謖,等等等等。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看一下,歷史上真實的揮...

諸葛亮用人不如曹孟德——評魏延悲劇

漢末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在我國古代政治家中確實是一位佼佼者。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和為追求天下統一大業而鞠躬盡瘁的奮鬥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風範,確實使人敬佩。可他也不是完...

違背先帝遺囑 孔明為何重用馬謖?

說起三國的故事,「揮淚斬馬謖」這一段成為不少人認為最糾結悲情一幕。馬謖不可重用,劉備早就看出,諸葛亮眼光不在劉備之下,為什麼還違背先帝遺囑,將馬謖委以重任?如果間單地歸咎於諸葛亮用人不明,似乎太...

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殺馬謖?真相從不簡單

有些事不是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有別人不知道的苦楚。孔明揮淚斬馬謖,這一段故事經常會被後人所提及。馬謖,也成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代表人物,《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