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不聽魏延之計「出子午谷直取長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軍師聯盟2虎嘯龍吟》中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對決無疑是本劇一大重頭戲。

二人都善謀略,但諸葛亮相較於司馬懿,心思更為謹慎。

也正因其「從不弄險」,劇中魏延「出子午谷取長安」的建言果斷被否。

據《三國志》補註《魏略》的記載: 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在軍議上提出建議,因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故願自請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長安,並認為夏侯楙一定會棄城逃走,而諸葛亮認為此計懸危而不用。

那麼,諸葛亮為何覺得魏延之計太過懸危呢?首先,從性格特點來說,諸葛亮一生「從不弄險」。

他的理由是萬一魏軍在子午谷埋伏,魏延一行恐將全軍覆沒,北伐大軍也會士氣大傷。

再者,從小說《三國演義》里,或相關電視劇中,可以發現諸葛亮每次北伐,動輒二三十萬大軍,所耗民力、財力和物力都是盡國庫之力。

並且,從整體的軍事實力來看,蜀國是三國中最差的,從諸葛亮《出師表》中所言論「益州疲弊」就可發現。

蜀國真正的軍隊只有十萬左右,除去防禦東吳和孟獲,以及成都必須留人駐守,諸葛亮北伐真的能帶走的軍隊頂多四五萬人。

所以對於諸葛亮、對於蜀國來說,輸不起,成功了那就是天意,一旦失敗,將前功盡棄,而且孔明那麼大歲數了,疾病在身,真的是賭不起!

此外,在老馬看來,就算天意難違,魏延偷襲成功,奪下長安,又能守得住長安嗎?一旦得知長安失守,洛陽的魏軍會迅速增援,司馬懿大軍必定會火速回撤。

而蜀國軍隊又不能及時增援上來,到時長安也只是孤城一座,奪下意義不大。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諸葛亮六次北伐,都選擇捨近求遠,繞道祁山,沿渭河谷地,從平原上進軍長安,諸葛亮要的是步步為營。

雖然最終諸葛亮敗了,但拒絕魏延「出子午谷取長安」的想法,在戰略上是毋庸置疑的,足見其軍事謀略。

唐僧師徒四人買載而歸回到大唐,那是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丫。

四人鬥志昂揚,要求再取一次經。

第二天,太宗皇帝親自在宣武門為四人送行卻久久不見前來。

一炷香後,唐僧氣喘吁吁地跑過來:"陛下,我對不起您,白 白龍馬聽說重走西征路後,哆嗦了一夜,死了。

太宗皇帝接過白馬的遺書:「師傅,不是馬兒臨陣脫逃,我 我 咱們一路上五個光棍,我真的是承受 受 不了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魏延的奇謀為什麼沒有被諸葛亮採納?

魏延的計劃確實很有氣魄,如果按照魏延的計劃,蜀軍便可一舉奪得關中,這也正是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標。但是諸葛亮又是怎樣看的呢?《三國演義》中是這樣寫的:「孔明笑道:『此非萬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