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降曹後確實加官晉爵!20年後照樣被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編今天講關於秋後算帳的故事。
秋後算帳[qiū hòu suàn zhàng]
比喻等事情發展到最後階段再判斷誰是誰非,也比喻事後等待時機進行報復
三國早期,最有影響的一場戰爭是袁紹和曹操的官渡之戰。
在雙方僵持不下時,另一個曹操後方的勢力人物張繡是雙方爭取的對象。
兩方都派了使者遊說張繡,希望他加入自己的陣營。
張繡聽取了自己的智囊賈詡的意見加入曹操隊伍。
賈詡勸張繡的理由都是大道理:
一、曹操奉天子令天下,代表政府,名正言順;
二、袁強曹弱,我們部隊少,投袁紹,他不會重視我們,投曹操,我軍也是一股力量嘛!
三、曹操和我們有仇,地球人都知道,曹操有大志向,做大事的人一定會放開私人仇恨,以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寬大胸懷。
果然曹操聽說張繡來降,喜從天降。
拉著張繡、賈詡的手,說:「是你們讓我的信義得以名播天下!」
曹操封張繡為揚武將軍,讓自己的一個兒子曹均娶張繡的女兒為妻,禮遇甚隆。
張繡屁顛顛地緊跟曹操,多次戰鬥都「力戰有功」,封二千戶。
當時可是大動盪時代,戰爭不斷,人口銳減,曹軍的大小將領的封地很少有超過一千戶的,張繡一個人竟然達到兩千戶!可見曹操對張繡的拉攏是相當的用心。
可問題是張繡原來和曹操的梁子結的太深,套用現代的話叫「不可調和的矛盾。
」
當年曹操南征劉表張繡聯軍,幾番交手,沒占到多大便宜。
張繡賈詡兵少,本錢不大,還要靠劉表支援,曹操如此有氣度,用兵高超,真心是打不過他,於是向他投降。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曹操做了個不地道的事,把張繡的叔叔張濟(張繡是張濟的接班人)的寡妻納為已有,盛怒之下的張繡降而後反。
還是用賈詡的計策,突然襲擊沒有防範的曹操,差點把一代英雄曹孟德做掉了。
曹操狼狽逃得性命,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虎將典韋都在這次戰役中死去——著名的宛城之戰。
沒有海洋一樣的大胸懷,是包容不下這種仇恨,真的做到化干戈為玉帛。
曹操寫出「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詩句,是個有大胸懷的人,但他的續承人曹丕就沒有這個大量了。
曹丕在他的《自敘》中提到,這次張繡的襲擊,他也在曹操軍中,當年才十歲!曹丕說生於亂世,六歲會騎馬,八歲會騎射,正是這種本領,讓他在這次與死神的比賽中獲勝「乘馬得脫」。
這對於曹丕來說是多麼刻骨銘心的記憶!幾千字的自敘中戰爭的片斷就是記宛城戰。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
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
曹丕是誰?逼弟弟寫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狠角兒,哪裡容得下眼裡的沙子?在曹操還在的時候,曹丕就總是擠兌張繡。
《魏略》上說,他直接對張繡說:「你殺了我哥哥,還有臉在這兒混啊?」張繡受不了,只好自殺。
建安二十五年,這一年曹操死了,也就在這一年有個叫魏諷的謀反,當時的大權已掌握在曹丕手中,張繡的兒子張泉莫名其妙成為同黨被殺。
張家就這樣被斬草除根!
官渡之戰在建安五年,這一年張繡投降,二十年後的秋後算帳,可是錙銖必較,一點一滴的恩怨都算了回來。
三國後期,也有個時間跨度更大的秋後算帳。
曹魏政權到後期,司馬氏「三馬同槽」把曹家的天下吃的乾淨。
原先忠於曹魏的人物,不少起兵討伐司馬氏,爆發了好幾次魏國內戰。
毋丘儉、文欽起兵,文欽的兒子文鴦驍勇善戰,夜襲敵營,殺聲震天。
正值司馬師為統帥在軍中,眼上長肉瘤剛剛切除,文鴦殺到時正瘡口發作。
為穩定軍心,把被子咬破,也不出聲,眼珠從肉瘤瘡口內迸出,血流遍地,疼痛難當。
幾經廝殺,司馬氏打敗敵手,文欽父子逃到東吳,司馬師受了重傷不久就「與世長辭」,千斤重擔就給司馬昭。
這與司馬家的仇是結下了。
司馬氏殺害曹魏舊人,行廢立大事,魏帝在他們手中只是傀儡。
終於又激起另一場兵變。
安東將軍諸葛誕在淮南起兵,聲討司馬氏,派人聯絡東吳。
東吳派遣文欽父子等三萬人馬支援,一場震動天下的大戰一觸即發。
幾經交手,淮南兵敗,發生內訌,諸葛誕殺了文欽。
在外執行任務的文鴦兄弟不得已投降司馬昭,司馬昭分析的是鞭辟入裡:「這時候殺文鴦,是讓城裡人更鐵了心和我們作對。
」
於是赦免了文鴦兄弟,讓他們繞城去勸降。
「連文欽的兒子也不殺?還擔心什麼?」果然淮南城裡一看,人心全散,被司馬昭一舉擊潰,諸葛誕被殺。
魏軍還允許文鴦兄弟用牛車把文欽收葬。
司馬昭消滅了敵人,又拉攏了人心,文鴦得以留了一條性命。
歲月如流,幾十年一過,司馬家已取代曹魏,並滅亡了蜀漢和東吳,一統江山,國號為晉。
文鴦為晉立了大力「破涼州虜,名聞天下」,但晉武帝不喜歡他,(估計還是會想起文鴦夜襲軍營這個事情)找個藉口把文鴦免官。
文鴦做個平頭百姓,回家過年。
只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有時候你相當一個吃瓜群眾也不行!
時任安東王的司馬繇是司馬懿的孫子,但他還有一個身份,他是諸葛誕的外孫。
他時時記著文欽文鴦父子的背叛,造成諸葛誕的敗亡而被屠滅三族,老在想著怎麼報仇。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機會終於來了。
晉惠帝時,發生了楊駿的內亂,司馬繇大權在手,誅殺楊駿。
他相信文鴦一定成為舅家之患,所以構陷其屬楊駿一黨,夷文鴦三族。
過了這個漫長的三十六年,好好地算好了這一筆舊帳。
一部大歷史,許多故事都是修來改去,都是到大人物滿意而後已。
老話說的對,歷史是個小姑娘,任由勝利者打扮裝飾,王候將相間的恩怨情仇,沒有一個三五十年有時真的被欺騙過了。
只有時間的長河在經過歲月的流逝後,才會留下一個個的真相,像退潮後的海灘,看到了陡峭的水下岩石,才明白風平浪靜的水面下,有多麼的險惡和恐怖。
今天小編講的兩個秋後算帳的故事,也就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吧。
曹魏重將諸葛誕為何起兵反叛?是為了盡忠曹魏嗎?
一、諸葛誕生平諸葛誕是三國曹魏重將,東吳諸葛瑾和蜀漢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在擔任尚書郎期間,和杜畿一起在新造好的戰船上試水,戰船被風浪掀翻,軍士劃小舟來救援,諸葛誕讓軍士先救年邁的上司杜畿,自己幾...
曹操留下的最後一位忠臣,諸葛亮他弟諸葛誕
作者簡介:楊益老師出版作品有《賊三國》《魏延之死》《那些三國的女人們》《諸葛亮全傳》《燕鳴鮮卑:慕容家族傳》《兩晉天下:司馬家族傳》等作品。三國時代中後期,魏蜀吳三家中實力最強大的魏國,反而最先...
淮南歷史漫步|「淮南三叛」之三——諸葛誕之叛
淮南首叛——王凌之叛平定不久,司馬懿即病故。毌丘儉、文欽之叛平定之後,司馬師病逝於班師的途中,是歷史的巧合,卻也具有諷刺意味。司馬師病逝,曹魏大權為司馬昭獨掌。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
司馬家族:我們憑本事拿的江山 你竟說全靠陰謀?
如果認為司馬家族完全憑陰謀詭計就能夠得天下,是過於簡單了。司馬懿本不屑於為宦官後代曹操所用,被迫出仕曹操幕府,採取了「潛龍勿用」的態度。據《資治通鑑》的記載,司馬懿給曹操打工12年,只當過兩次軍...
這對父子真命苦,老子朝秦暮楚,兒子禍及全家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漢末時分,天下大亂,跨州連郡者不計其數。各大政治勢力時而聯合、時而敵對,戰亂不止,也因此出現了大批的俘虜和降將。蜀漢有關羽、王平,曹魏有張遼、張郃,東吳有甘寧。到了...
保衛曹魏最後的掙扎-為啥魏末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都失敗了
我一直搞不明白,魏武帝時期,追隨他打江山的文臣武將有很多,但是為啥司馬氏那麼容易就取得了政權呢?司馬氏取得政權時,明明曹魏政權正春秋鼎盛。我也很少看到過相關的資料(可能是我讀的史書少),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