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紅二代」中排名前六的英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繁星般的三國初期英雄,其後代還有幾人能稱雄?

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群雄爭天下,各路英雄可謂如繁星般燦爛,無論如何排名,那都無法令人信服,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

然而,在這般英雄沉寂之後,他們的後代表現如何呢?這些「紅二代」又有幾位能夠稱得上英雄呢?而且這些英雄又該如何排名呢?翻看《三國志》,丁丁認為,雖然在三國初期英雄無數,但到了「紅二代」這一代,雖然絕大多數「紅二代」承襲父輩和爵位,有的甚至是職務,而且還很高,但真正稱得上英雄的「紅二代」似乎寥寥,沒有幾個,絕大部分陷入平庸,遠不及其父輩創下的豐功偉績,而功績超過父輩的「紅二代」更少。

雖然很少,但不代表沒有,無論是謀略還是軍事指揮能力,還是有幾個能夠稱得上英雄,甚至有個別超過了父輩。

這些能夠稱得上英雄的「紅二代」到底是哪幾位呢?他們該如何進行排名呢?丁丁反覆閱讀《三國志》,認為能夠稱得上英雄的主要有以下六位,按照其成就排名應該如下:

曹丕,唯一稱帝的「紅二代」。

第一位當屬曹丕。

曹操當屬三國時期最偉大的英雄,他的豐功偉績自然無須在這裡描述。

曹操之後,接替其位置的兒子曹丕,那應該也是所有「紅二代」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他的主要成就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廢除漢獻帝,建立了魏國。

本來就有名無實的漢獻帝,在曹操之後,曹丕再也不謙虛,也不含糊,繼位之後第一件是就是逼迫漢獻帝禪位,是三國時期唯一稱帝的「紅二代」,而且也是平穩過度,沒有出現血腥事件,漢獻帝也是安享晚年,值得稱道,而且這一傳統一直到三國歸晉,開創了中國有文字歷史以來的禪讓制的最佳歷史時期。

二是開拓了疆土,維持了祖國江山的基本原貌。

曹丕雖然沒有統一中國,但在他的手中,不但平定了北方,完成了父親沒有完成的偉業,而且讓東吳稱臣,並且征服了西域,設置了戊己校尉,讓漢朝的江山在曹丕手中基本能夠保全,甚至在某些方面還開拓了疆土,穩定了邊界。

三是北方經濟繼續發展。

曹丕繼續實行屯田制,穩定了社會秩序,解決了戰爭帶來的通貨膨脹,減輕農民負擔,北方社會呈現出繁榮的景象,這在三國時期是難能可貴的,可以說經濟方面並不比當時的東吳遜色,遠強於蜀漢。

四是禁止厚葬,影響至今。

曹丕在歷史上影響中國幾千年的最偉大功績就是禁止厚葬,並且號召家人、大臣親自帶頭,而且自己立下遺志親自示範,直到現在都讓我們感動。

五是在文化方面的影響同樣深遠。

曹丕不但自己是三國時期的偉大詩人,與其父親曹操和弟弟曹植並稱「三曹」,而且他對文化尤其是文學方面的重視那也值得稱道,在做太子時就對當代文學進行點評,而且在倡導中國文學的發展方面功不可沒。

司馬昭,謀天下的「紅二代」。

第二位當屬司馬昭(包括司馬師)。

司馬昭作為曹操手下的偉大謀士之一司馬懿的兒子,其成就也是可圈可點,並不比父親司馬懿遜色,主要功績有三個方面:

一是南征北戰,為曹魏立下了汗馬功勞。

司馬昭早年隨父親司馬懿南征北戰,多次抗蜀攻吳,鮮有敗績,支撐了曹魏三國之中最大的局面,是三國中末期曹魏的棟樑英雄。

二是攻滅蜀漢,促進國家統一。

司馬昭率領大軍經過艱苦的努力,最終將蜀漢消滅,為實現祖國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也促進了中國歷史前進的步伐,無論如何,這樣的功績無人可以替代。

三是為建立西晉奠定了基礎。

司馬昭雖然未稱帝,但為建立西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其實無可指責,畢竟,江山在更有能力的人統治之下,那是好事,這也是歷史規律,否則,國家不會進步。

陸抗,東吳最後的大都督,也是東吳最後的支柱,應該是最具魅力的「紅二代」。

第三位當屬陸抗。

陸抗是東吳大都督陸遜的兒子,父親英雄兒好漢在他們之間得到了體現,20歲就揚名天下。

他之所以能夠排名第三,主要理由有四個方面:

一是20歲之際為父親洗冤,感動孫權。

父親陸遜在晚年由於參與太子之爭,最終含憤而死。

才20歲的陸抗,面對他人告發其父親的20條罪狀,他是逐一核實和對答,消除了孫權對陸遜的猜疑,孫權最終銷毀了所有告發陸遜的材料,保全了父親一世英名,從而也深得孫權的信任,流淚向其道歉,初步顯現其偉大才能。

二是壽春救援,揚名天下。

公元257年,曹魏將領諸葛誕降吳,才31歲的陸抗率軍接應,大敗魏軍門牙將,從此揚名天下,陸抗的軍事才能開始顯現。

三是西陵會戰,大敗曹魏,名震千古,東吳政權得已延續。

孫權死後的東吳,由於內部鬥爭激烈,曾經的五大託孤大臣在內部鬥爭中被殺,但由於陸抗的橫空出世,讓東吳政權得已延續,在公元272年的西陵會戰中,大敗三國末期著名的曹魏大將羊祜率領的大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再現出其父親陸遜的偉大軍事才能,此時已叫晉軍的羊祜大軍最終以慘敗收場,西陵會戰,可以諧美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

此戰之後讓羊祜不得不感嘆:陸抗在,吳不能謀。

四是盡忠職守,心懷國家。

陸抗的才能其實不僅在軍事方面,他其實也是書生揮劍,他最大的才能應該在治國方面。

可惜的是東吳後主孫皓荒淫殘暴,胡作非為,任由宦官何定把持大權。

即使如此,陸抗多次上書,對孫皓是苦口婆心,而且盡最大的努力挽救有才能的人,可惜的是,有著文韜武略的陸抗並沒有得到孫皓的重視,將他的建議丟在一邊,並不採用,即使如此,陸抗在邊疆盡忠職守,既安民,又穩定軍心,即使在日漸衰落的東吳,依然保持了西晉不敢南下的局面,因為有陸抗這面大旗在,直到陸抗病逝。

沒有了陸抗的東吳,瞬間就被西晉滅亡。

諸葛恪,或許是唯一全面超越父輩的「紅二代」,可惜自負死於內鬥。


第四位當屬於諸葛恪。

諸葛恪是東吳大將軍諸葛瑾的兒子,其父名氣很大,治國有才,但軍事才能卻一般,所以,在三國時期如繁星般的英雄中並不突出,但因其弟諸葛亮聞名天下,而且孫吳與劉蜀是盟國,所以,諸葛瑾在東吳也是名聲顯赫,成為孫權手下少有的重臣。

兒子諸葛恪也是少年成名,在20歲左右就揚名天下,成為孫吳五大託孤大臣之首,他或許是「紅二代」中唯一超越父親的英雄。

諸葛恪能夠在「紅二代」中排名第四,主要理由有三個方面:

一是平定山越,充實軍力,展現非凡治國才能。

三國時期,由於連年混戰,相互南征北伐,兵員消耗很大,所以,尋找兵源就成為當時各國的重要任務。

當時的東吳,山越人民反對戰爭,不願意當兵,尤其是丹陽一帶,民風兇悍,經常與朝廷作對,一直成為東吳政權的心腹大患,但一直無力征討,諸葛恪主動請兵,稱不但能夠平定山越,而且還能獲得四萬兵源,當時其父親諸葛瑾認為他不會成功,而且也會給諸葛家帶來後患,但諸葛恪認為一定能夠成功。

在平定山越的過程中,諸葛恪確實表現出了非凡的全方位才能,既用軍事圍困,又搶收其稻穀,還安撫民心,不與山越人交戰,將山越人遷出山進行教化,最終讓山越人信服,紛紛歸附,收服山民達十萬,選其中四萬餘人編入軍隊,自己統領一萬,其餘的分給其他各位將領統帥。

這次平定山越,顯示了諸葛恪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為諸葛恪的未來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受詔輔政,獲得民心,展現其卓越的影響力。

公元252年,孫權病危,召集諸葛恪、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以及侍中孫峻處理身後事。

第二天,孫權去世。

孫弘平時與諸葛恪不和,害怕以後受制於他,便封鎖孫權去世的消息,想矯詔除掉他。

諸葛恪聞知,殺死孫弘,發布孫權死訊,為之治喪。

孫亮即位後,拜諸葛恪為太傅。

諸葛恪為收取民心,廣施德政,取消監視官民情事的制度,罷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賦稅,取消關稅。

每一舉措,都儘量給百姓以德澤實惠,民眾無不高興。

正是諸葛恪展現出的卓越治國才能,深得民心,成為當時東吳政權中最有影響的人,確實展現出了諸葛家族的治國風采。

三是東興大捷,確實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魏國想利用孫權新亡之機,司馬師發兵攻吳,集結東興,當時魏軍僅架浮橋的軍隊就達到7萬,軍情十分危急,諸葛恪親自率領四萬大軍到東興,在極為不利的局面下,諸葛恪與丁奉一道率領各將領出奇兵,利用難得的天氣原因,突襲制勝,大敗魏軍,魏軍因爭渡浮橋超載而斷,落水及互相踐踏的死者皆有萬人,魏將韓綜、樂安太守恆喜先後遇溺,毌丘儉、王昶等得知東興兵敗,皆燒營退走,並留下大批軍需物資,被吳軍繳獲。

東興之戰是三國末期少有的以少勝多的輝煌戰役,而且在萬分緊急的形勢下,竟然能夠大獲全勝,確實展現了諸葛恪的軍事才能,遠遠超越了其父親諸葛瑾,諸葛恪也因此成為東吳的核心人物。

可惜的是,諸葛恪在東興大捷之後,失去了一個英雄應該的風範,開始輕敵,最終導致新城兵敗,這也是諸葛恪最終不及陸抗的根本原因。

其實新城戰役諸葛恪還有翻本的機會,可惜內部鬥爭已讓他陷入危險,另一託孤大臣孫峻藉此與後主孫亮設計殘殺了諸葛恪,並且夷滅三族,諸葛一族從此在東吳沒有後人,已經衰弱的東吳從此更加羸弱,離滅亡已不再遙遠。

雖然後來被平反,但失去如此文韜武略的諸葛恪,對於衰落的東吳來說已無濟於事。

鍾會,在「紅二代」中能力非凡,可惜小人品質。

第五位當屬鍾會。

鍾會是曹操手下有名的謀士、也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書法家「楷書鼻祖」鍾繇的兒子,其父親雖然在謀略方面稱不上偉大,但最終位列三公,同樣是三國時期不可多得的英雄,何況,鍾繇的才能並非主要在謀略方面。

但到了兒子鍾會時期,書法依然了得,其文韜武略似乎更非凡,在三國末期,那是不可多得的英雄。

鍾會排名第五,主要理由有兩個方面:

一是謀略壽春,揚名天下。

公元255年,大將軍司馬師東征壽春,在家守喪的鐘會算準諸葛誕不會出力,設計逼反諸葛誕,後設計東吳守將全懌,逼迫其投降,攻破壽春,鍾會功勞最大,被稱為張子房,深得上下喜歡,從而揚名天下。

二是與鄧艾一起滅掉蜀漢。

當時司馬昭想滅蜀漢時,君臣皆認為不行,唯獨鍾會提議蜀漢可取,於是和鄧艾各率一支部隊西征蜀漢,最終逼迫蜀漢大將姜維投降,為滅蜀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鍾會的缺點也很鮮明,既有小人品質,而且獨斷專權,害人無數,插手朝廷大小事務,害死嵇康等人,既逼反諸葛誕,又殺害了許褚兒子許儀,還擠兌同時率領大軍西征滅蜀的大將諸葛緒,獨攬軍事大權,並與投降的姜維一起謀反,想據蜀而獨霸一方,號召天下起兵滅掉司馬昭。

最終因為部下起兵而死於兵變。

曾經的大英雄,淪落到位居劉備手下,但依然是能力非凡的「紅二代」。

第六位當屬馬超。

馬超是東漢末年重要軍閥之一馬騰的兒子,隨父南征北戰,早就聞名天下,在父親死後成為曹操南征前僅存的七大英雄之一。

他能擠進「紅二代」英雄榜,那也不是虛名,理由有三:

一是承父割據,威震一方。

公元208年,馬超承父割據,成為當時僅存的七大英雄之一,曹操發動赤壁之戰,在失敗之後為何匆匆北上,不再南下,就是害怕馬超和韓遂在後方發動攻擊,可惜,馬超和韓遂內鬥,沒有對曹操形成威脅,後來,周瑜建議聯合馬超夾擊曹操,可惜周瑜英年早逝,此計劃最終沒有實現,但足以說明馬超在當時各大英雄中的影響和威望。

二是渭水大捷,差點要了曹操命。

公元211年,曹操親自帶領大將徐晃、朱靈、許褚、張郃等率兵西征,在渭水一帶,馬超突然率領步騎萬餘大軍殺了出來,曹軍大亂,急忙渡河,在渡河的過程中,曹操是幾乎喪命,曹操終於脫險之後,安撫軍心笑道「今天差點被小賊害了。

三是輔佐劉備,成為劉備手下四大將之一。

後來,馬超輔助劉備,在漢中一戰,再度揚名天下,劉備稱王,馬超為左將軍,其實是最大的將軍,引來關羽不服氣,還要寫信給諸葛亮,要與馬超比試高下,真是童趣得可以。

除此之外,燦若繁星的三國初期英雄後代,能夠稱得上英雄的確實再也難以發現,即使是諸葛亮的後代諸葛瞻,那也只能是光榮殉國,沒有亮點值得稱讚,而其他英雄如劉備、孫權的後代顯然不值一提,而荀彧、荀攸、程昱、賈詡、徐晃、許褚、于禁、張郃、關羽、張飛、趙雲、法正、黃忠、周瑜、魯肅、呂蒙等英雄的後代實在太平凡,並沒有多少豐功偉績值得稱道,絕大多數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坐享其成,雖然也是位高權重,表面上也是謀臣武將,但實在是徒有其名,實在不能稱之為英雄,也就談不上能上英雄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歷代帝王簡史6(三國)

從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劉協禪位,正式登基稱帝建立魏國起,到公元280年吳國最後一位皇帝孫皓向西晉投降,東吳正式滅亡止,這整整一個甲子年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被稱為三國時代。三...

東吳建國路:無路可走的陸氏父子

公元221年,劉備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向東吳。他喊出的口號是為關羽報仇,然而劉備的真正意圖卻也很明顯:吞併東吳,壯大實力。此時呂蒙已經去世,東吳似乎已經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這樣的東吳對劉備來說...

三國武將大聚會啦

說起三國,毫無疑問是一段波瀾壯闊的雄渾歷史,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了無數生動鮮活的英雄人物。今天不談歷史,只說演義,看一看三國的那些叱吒疆場的英雄武將。(群雄野心)呂布「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足可見呂布...

三國里可以不知道諸葛亮,但你得認識這位!

在三國鼎立時期,蜀國有個謀士叫譙周,俗話說你可以不知道諸葛亮,但你不得不認識譙周。這話怎麼說呢?因為諸葛亮是蜀國建立的大功臣,在劉備託孤之後,對蜀國的大業也付出了很多,是忠臣的楷模,學習的榜樣。...

三國十大父子英雄:老子英雄兒好漢!

TOP10 鄧艾與鄧忠 鄧艾是曹魏後期最重要的軍事將領,他長期駐守西南與蜀軍對壘,是阻止姜維北入中原、拱衛兩京安全最重要的一道屏障。鄧艾智勇雙全,膽識過人,能夠跳開兵法常規的束縛和桎梏,切換視角...

扒一扒《三國演義》中容易被忽略這些歷史大咖

作者:山色歸讀 侵權必究,授權轉載見文尾。談到三國英雄,我們就會想到曹操、劉備、孫權三分天下,建立三足鼎立的曹魏、蜀漢和東吳政權;也一定知道曹操的惡來典韋、虎痴許褚勇冠三軍,劉備帳前關羽、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