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100位名將、名士、美女是怎麼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談及三國英雄時,常會問一句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在此總結了《三國演義》中100位名人的十類死法。

一些人在正史上的歸宿可能與演義有所不同,對此本文不做太多探討。

一.戰死:華雄、孫堅、典韋、顏良、文丑、龐統、夏侯淵、朱然、張郃、夏侯霸、鍾會

華雄(第五回):死於汜水關之戰。

反董卓同盟殺奔汜水關,董卓派上將華雄迎戰。

華雄接連斬殺鮑忠、祖茂、俞涉、潘鳳。

諸侯失色,階下劉玄德馬弓手關羽大呼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曹操捧一杯熱酒壯行,關羽說:「酒且斟下,某去便來。

」只聽得帳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不多時鸞鈴聲響,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

其酒尚溫。

孫堅(第七回):因玉璽與劉表結怨,孫堅興師圍攻襄陽。

為追健將呂公,孫堅單騎獨往,中了埋伏,山上石子亂下,林中亂箭齊發。

孫堅體中石、箭,腦漿迸流,當場死亡。

壽止三十七歲。

孫堅英勇,卻死於小將之手,頗為可惜。

典韋(第十六回):死於宛城之戰。

宛城的張繡投降了曹操,曹操卻看上張繡叔叔張濟(已死)之妻鄒氏。

張繡大怒,打算叛亂,忌憚典韋勇猛,派賈詡將典韋灌醉,同時胡車兒盜去典韋雙戟。

典韋當晚醉臥,被喊殺聲驚醒,身無片甲,拒守寨門,上下被數十槍,群賊不敢近,遠遠以箭射之。

寨後被攻入,典韋背上又中一槍,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

顏良(第二十五回):死於白馬之圍。

官渡前哨戰,袁紹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顏良連斬曹軍兩將,又二十回合殺退徐晃。

程昱舉薦關雲長出戰。

曹操對關羽說:「河北人馬雄壯,顏良連誅二將,勇不可當。

」關羽卻說:「吾觀河北人馬,如土雞瓦犬耳。

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提刀直衝彼陣,赤兔馬快,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文丑(第二十六回):死於延津之戰。

顏良死後,袁紹要為顏良報仇,又派大將文丑渡過黃河進攻曹操。

文丑射落張遼,戰退徐晃。

這時關雲長大喝殺到,文丑心怯逃走,被關公赤兔馬趕上,腦後一刀斬下。

龐統(第六十三回):劉備和龐統分兩路取雒城,劉備將坐騎的盧給龐統。

在落鳳坡埋伏的蜀將張任只望「騎白馬的劉備」射來,卻將鳳雛龐士元射死於亂箭之下。

時年止三十六歲。

的盧妨主之說果然應驗於軍師龐統。

夏侯淵(第七十一回):死於定軍山之戰。

蜀魏在漢中對陣,夏侯淵迎戰黃忠。

黃忠從對山飛馬而下,斬卻夏侯淵。

朱然(第八十四回):死於夷陵之戰。

陸遜火燒連營後,先主劉備急向白帝城奔逃。

吳國大軍追趕,朱然截住劉備去路,射傷關興、張苞,先主慌忙。

幸好趙雲從川中援軍救駕,一槍刺朱然於馬下。

張郃(第一百一回):死於諸葛亮五出岐山。

因李嚴運糧不濟,諸葛亮退兵。

司馬懿派張郃追擊。

諸葛亮誘張郃到劍閣埋伏處,一聲梆子響,兩下萬弩其發,張郃並百餘部將皆被射死。

夏侯霸(第一百十五回):夏侯霸是夏侯淵次子,因為司馬懿政變,曹氏失勢,夏侯霸身命難保,投靠了蜀國。

蜀國重用夏侯霸,夏侯霸也為蜀國立下許多戰功。

姜維九伐中原的最後一次,夏侯霸進攻洮陽。

在瓮城中了埋伏,矢石如雨,夏侯霸在城下被射死。

鍾會(第一百十九回):死於鍾會之亂。

鄧艾偷度陰平,後主劉禪投降。

這時姜維還在劍閣死戰,姜維帳下眾將怒恨號哭。

姜維想出一計,投降鍾會並說動鍾會造反。

魏將多有不願,姜維要鍾會殺死所有魏國將領。

結果消息走漏,魏將率兵來殺,鍾會拔劍殺死數人,卻被亂箭射死。

二.中箭:太史慈、黃忠、甘寧、張遼、徐晃、郭淮

戰場上被斬殺的名將不算多,上一類中戰死的名將中,有一半其實是被弓箭射死。

本類「中箭」,主要區別是當時重傷,之後因傷死去。

太史慈(第五十三回):赤壁之戰之後,曹操留張遼守合淝。

孫權在合淝與曹軍交鋒大小十餘戰,未決勝負。

太史慈獻計,要張遼手下的養馬同鄉戈定去合淝城中舉火叫反,以亂城中軍心。

張遼識破此計,捉了戈定,將計就計,大開城門。

太史慈以為計成,挺槍縱馬而入,城上一聲炮響,亂箭射下,太史慈身中數箭,被陸遜、董襲救出。

孫權罷兵退回南徐潤州。

沒幾天太史慈病重而亡,年四十一歲。

孫權命厚葬於北固山下。

今鎮江北固山下仍有太史慈墓。

太史慈墓

黃忠(第八十三回):死於夷陵之戰。

劉備東征吳國時,關興張苞屢立大功,劉備嘆曰:「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

」老將黃忠聽後不服,追擊關公仇人潘璋三十餘里,中了埋伏,被馬忠射中肩窩。

關興張苞引兩軍殺來,救了黃忠。

當晚在劉備御前營中,黃忠箭瘡痛裂,不省於人事。

甘寧(第八十三回):死於夷陵之戰。

黃忠死後,劉備更恨東吳,繼續進兵。

此時甘寧已患痢疾,帶病從征。

蜀兵大至,甘寧因有病在身,上馬奔走,被蠻王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

甘寧帶箭走到一棵大樹下死去。

張遼(第八十六回):夷陵之戰後,劉備死在白帝城,司馬懿獻計趁此起兵五路共五十萬來圖蜀中。

諸葛亮輕鬆搞定四路,還剩東吳一路,遣鄧芝說和。

魏主曹丕聞知,決定親征伐吳。

魏吳交戰許多日,忽報趙雲引兵出陽平關,逕取長安。

曹丕大驚回軍,背後丁奉引吳兵殺來,張遼急拍馬來迎,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得徐晃相救。

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

徐晃(第九十四回):關羽大意失荊州時曾求救於上庸的劉封、孟達,二人不救。

後劉封被劉備斬首,孟達投降魏國。

諸葛亮北伐時,孟達在新城,欲起兵舉事來助。

同一時候,司馬懿在宛城被任命為平西都督。

司馬懿不待表奏,立即起軍,以徐晃為先鋒,一日行二日之路,八日就到了新城,孟達大驚。

徐晃來到城下叫孟達投降,孟達急開弓射之,正中徐晃頭額。

徐晃當晚身亡,時年五十九歲。

次日城破,孟達身死。

郭淮(第一百九回):死於姜維第二次北伐。

姜維遣使結好羌王,等待羌兵策應。

魏國左將軍郭淮殺敗羌兵,讓羌兵在前,行到蜀寨。

姜維不知是計,以為羌兵來助,被魏軍殺入。

姜維慌忙逃走,只帶著一副弓,一支箭都沒有。

郭淮緊追不捨。

姜維虛拽弓弦,連響十餘次。

郭淮連躲數番不見箭到,知姜維無箭,於是不再閃躲,拈弓搭箭射向姜維。

姜維接住來箭,望郭淮射去,郭淮應弦落馬。

魏兵不敢追趕,救郭淮歸寨,拔出箭頭,郭淮血流不止而死。

三.處死:高順、陳宮、呂布、于吉、沮授、田豐、荀彧、張任龐德、關羽、關平、華佗、甄姬、馬謖

高順(第十九回):死於下邳之戰。

高順是呂布手下第一戰將,地位甚至要高於張遼。

曹兵攻入下邳後,高順和張遼一同被擒。

曹操問高順:「你有什麼說的?」高順全不搭理,曹操怒命斬之。

本來曹操還要斬張遼,被關羽、玄德保下。

在三國中,高順名氣遠不及張遼。

如果曹操沒殺高順,也許三國又會多一員著名猛將了吧;如果當時曹操殺了張遼,也許三國就會少了一員猛將吧。

陳宮(第十九回):死於下邳之戰。

當初曹操行刺董卓失敗,逃到中牟縣被捉住,縣令陳宮放了他。

二人逃到呂伯奢家,呂伯奢置辦酒菜,曹操卻起了疑心,殺了呂伯奢全家。

陳宮對曹操十分失望,離開了他,後來成為呂布首席謀士。

呂布戰敗,陳宮被擒,曹操與他敘舊一番。

陳宮說:「今日有死而已」。

曹操並不想殺昔日恩人,對陳宮說:「你死了,你的妻兒老小怎麼辦?」陳宮說:「老母妻子存亡,在於明公耳。

」徑步下樓,伸頸就刑,左右牽之不住。

呂布(第十九回):死於下坯之戰。

曹操水淹下邳,呂布在白門樓守城,睡在椅上。

呂布手下宋憲魏續趁機盜其方天畫戟,並將呂布繩纏索綁。

曹操問劉備如何處置呂布,劉備說:「你知道丁原和董卓的下場吧?」於是曹操下令將呂布縊死。

于吉(第二十九回):道士于吉往來吳會,普施符水,救人萬病,無有不驗。

孫策認為于吉是黃巾張角之流,將于吉囚在獄中。

這時正是大旱,孫策部下勸說讓于吉祈雨贖罪。

于吉登壇,雷電齊發大雨如注,頃刻之間街市成河,溪澗皆滿。

官民皆拜於水中,孫策認為妖人蠱惑萬民,叱武士將于吉一刀斬頭。

沮授(第三十回)、田豐(第三十一回):白馬之戰前田豐多次勸阻,袁紹大怒,將田豐下獄。

顏良、文丑戰敗後,袁紹又親率七十餘萬人馬渡過黃河,來到官渡。

沮授說:「我軍雖眾,勇猛不及彼軍;彼軍雖精,糧草不如我軍。

若能曠以日月,則彼軍不戰自敗。

」袁紹又怒,將沮授鎖於軍中。

沮授夜觀星象,知道曹軍要燒烏巢屯糧之所,求見袁紹,袁紹不聽。

當晚烏巢被燒,袁紹大敗,逃歸冀州,沮授被擒。

曹操對沮授說:「本初無謀,不用君言。

吾若早得足下,天下不足慮也。

」留在軍中厚待。

沮授卻盜馬,仍要逃歸袁氏。

操怒,殺之。

沮授至死神色不變,曹操嘆曰:「吾誤殺忠義之士也!」命厚葬於黃河渡口,並題寫「忠烈沮君之墓」。

冀州獄吏得知官渡戰敗消息後,對田豐賀喜說:「袁將軍大敗而回,肯定要重用您」。

田豐卻說:「袁將軍若勝而喜,猶能赦我。

今戰敗則羞,吾不望生矣。

」果然,袁紹敗回後說:「吾不聽田豐之言,致有此敗。

回去有何面目見之」。

逢紀又進譖言,說田豐在獄中取笑。

袁紹大怒命使者持寶劍到冀州獄中,田豐拿劍自刎。

荀彧(第六十一回):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謀士和功臣,曹操最重要的戰略舉措「奉天子以令諸侯」就是荀彧提出的。

曹操稱他為「吾之子房」。

曹操平定北方後,在許都威福日盛,手下提出進爵魏公、加九錫。

「公」是秦代以來都沒有的爵位。

荀彧說:「丞相本興義兵,匡扶漢室,不宜如此。

」曹操深恨之,送一盒飲食給荀彧。

打開一看,空無一物,荀彧服毒而亡,年五十歲。

張任(第六十四回):張任是劉璋手下數一數二的戰將,射死龐統的就是他。

龐統死後,諸葛亮同張飛趙雲從荊州前來支援。

降將吳懿說張任極有膽略,諸葛亮便設計先捉張任,再謀取城。

孔明故意擺出不整齊的軍隊,引誘張任追趕,張任中了埋伏被張飛活捉。

玄德對張任說:「蜀中諸將,望風而降。

你也投降吧。

」張任睜目怒道:「忠臣豈肯事二主?」玄德不忍殺之,張任厲聲高罵,孔明斬之以全其名。

玄德令收葬屍首,表其忠勇。

龐德(第七十四回):死於樊城之戰。

龐德隨於禁出戰關羽,與關羽大戰百合未分勝負,次日還射中關羽左臂。

關羽趁大雨之際,水淹七軍,于禁投降。

而龐德仍然死戰,奪一支小船,打算逃往樊城,卻被周倉撐一支大船撞翻,落入水中。

周倉知水性,於水中生擒龐德。

龐德不降,關公令刀斧手斬之。

關羽、關平(第七十七回):死於樊城之戰。

水淹七軍之後,關羽大意失荊州,父子被東吳馬忠擒住。

孫權本想留下關公,可想到「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舊事,沉吟半晌,將關羽關平斬首。

關羽亡年五十八歲。

華佗(第七十八回):關羽死後,曹操中邪,頭疼不能忍。

遍求良醫治療,不能痊癒。

請來神醫華佗,華佗說:「病根在腦袋中。

先飲麻沸湯,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說:「關羽臂痛可刮,腦袋安可砍開?」拿下追拷。

旬日後,華佗死於獄中。

甄姬(第九十一回):甄氏本是袁紹次子袁熙之妻,官渡之戰後被曹丕納為妻妾。

後來曹丕又納了郭貴妃,甄夫人失寵,郭貴妃陷害甄夫人,曹丕聽信,將甄夫人賜死,立郭貴妃為後。

但因為郭后無出,所以將甄夫人所生曹睿養為己子。

曹丕死後,曹睿繼位,諡甄氏為文昭皇后。

馬謖(第九十六回):「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荊州馬氏五兄弟中,馬良是最有才幹的。

刮骨療傷時與關公下棋的就是馬良。

諸葛亮南征孟獲前,馬良亡故,馬謖奉詔來到軍中,對諸葛亮說:「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孔明遂令馬謖為參軍。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馬謖自薦去守街亭重地。

諸葛亮多番告誡當道下寨,又派上將王平相助。

馬謖立下軍令狀,卻在山上下寨,被司馬懿斷水。

街亭失守,諸葛亮只得擺空城計,彈琴退敵。

回到漢中後,馬謖自縛跪於帳前,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四.中邪:孫策、呂蒙、曹操、夏侯惇

演義中鬼神之事很多,這裡不討論迷信不迷信,僅按小說來講

孫策(第二十九回):吳郡太守許貢暗通曹操,孫策絞殺了許貢。

許貢家客三人,趁孫策獵趕大鹿時行刺,孫策身被數槍,面中一箭,程普引數人將許貢家客砍為肉泥。

孫策請到華佗徒弟來醫治,其徒曰:「箭頭有毒須靜養,若怒氣衝激其瘡難治」。

這時出了個神仙于吉,孫策就是跟他過不去,終究斬了于吉。

之後孫策無時無刻不被于吉之影所糾纏,一日孫策照鏡子,忽見於吉立於鏡中,孫策大叫一聲摔掉鏡子,箭瘡迸裂,昏絕於地。

召來張昭孫權大喬等人交代後事,言訖瞑目而逝。

年止二十六歲。

呂蒙(第七十七回):與關羽關平死於同一章回。

孫權殺了關羽父子,盡收荊襄之地。

設宴慶功,置呂蒙於上位。

孫權稱讚「子明設計定謀,立取荊州,勝子敬、周郎多矣!」親自酌酒。

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手揪孫權,厲聲大罵:「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

」孫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曹操(第七十八回):東吳害了關聖后,將首級送於曹操,欲使劉備歸怨於曹公。

關公頭顱在曹公面前居然口開目動,鬚髮皆張,曹操驚倒。

又聽聞關公顯聖附體呂蒙之事,刻沉香木為軀,將關聖以王侯之禮葬於洛陽。

自此之後曹操每夜合眼便見關公。

眾官勸曹操舊殿多妖,可造新殿居之。

選定做宮殿棟樑的一棵大梨樹鋸解不開,斧砍不入。

曹操取佩劍親自砍之,血濺滿身。

當晚曹操夢到梨樹之神仗劍來砍,曹操大叫一聲驚覺,繼而頭腦疼痛不可忍。

神醫華佗說要用利斧砍開腦袋治療。

曹操大怒,將華佗殺害。

曹操病勢更重,又有伏皇后、董貴人、二皇子並伏完、董承等二十餘人(皆被曹操害死)立於愁雲之內索命。

幾日後曹操在臥榻之前召司馬懿等人囑以後事。

多疑的曹公還交代「設立疑冢七十二」,囑畢氣絕而亡。

壽六十六歲。

夏侯惇(第七十九回):曹操被董承等二十餘人索命,目不見物,急召夏侯惇商議。

夏侯惇至殿門前,也見了董承等立在陰雲之中,大驚昏倒,自此得病。

在曹操死後不久,夏侯惇也隨曹操而去。

五.遇刺:董卓、張飛、魏延、諸葛恪、鄧艾

董卓(第九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貂禪挑撥呂布董卓二人,呂布為了貂禪決定刺殺董卓。

董卓做著皇帝夢,被王允李肅騙說到受禪台,呂布一戟直刺咽喉。

電視劇截圖

張飛(第八十一回):關羽死後,蜀國準備起兵伐吳報仇。

張飛限軍中三日內製辦白旗白甲,掛孝伐吳。

帳下兩員末將范疆、張達要求寬限數日。

張飛大怒,將二人縛於樹上,各鞭背五十,說來日俱要完備,否則斬首。

二人無法完備,待張飛睡著時,密入帳中行刺。

因張飛是睜著眼睛睡覺的,兩人本不敢下手,但張飛鼾聲如雷,二人方敢以短刀刺死張飛。

張飛時年五十五歲。

魏延(第一百五回):諸葛亮死前料定魏延必反,已預備錦囊遺計。

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反叛,帶軍來到漢中南鄭城下叫掌握兵權的楊儀投降。

楊儀受了孔明遺計,笑曰:「汝敢在馬上連叫三聲誰敢殺我,吾就獻漢中城池與汝。

」魏延說丞相死了,現在天下誰敢敵我,休道三聲,叫三萬聲也不難。

於是大叫「誰敢殺我?」腦後馬岱應曰:「吾敢殺汝!」手起刀落。

諸葛恪(第一百八回):諸葛恪是東吳諸葛瑾的兒子,諸葛瑾在《三國演義》出場比諸葛恪多,但實際上諸葛恪的地位比他父親更高,官至東吳丞相,一度大權在手,大小事務皆歸諸葛恪。

司馬昭三路進攻東興郡時,被丁奉和諸葛恪擊敗。

諸葛恪趁勢進攻新城,圍城久攻不下,只得退兵,魏軍隨後掩殺,吳兵大敗。

諸葛恪自感羞愧,搜求眾官將過失,輕則發遣,重則斬首,內外官僚,無不悚懼。

連吳主孫亮也說:「朕見到諸葛恪也感到害怕」。

宗室孫峻因被諸葛恪奪權,也想殺他。

得到皇帝同意後,宴請諸葛恪,酒至數巡,孫峻下殿,內披環甲,手提利刃,上殿大呼:「天子有詔誅逆賊!」諸葛恪大驚,欲拔劍迎之,頭已落地。

鄧艾(第一百十九回):死於一計害三賢。

鄧艾滅亡蜀國後,姜維還想再扶劉漢,假意投降了鍾會,讓鍾會上書說鄧艾有謀反之心。

司馬昭讓鍾會解決鄧艾。

姜維獻計,讓監軍衛瓘去成都宣詔捉拿鄧艾。

如果鄧艾殺衛瓘,就坐實了謀反,再起兵征討。

衛瓘不願送死,先發檄文二三十道,告知只捉鄧艾,其餘不問,歸降有賞,不歸滅族。

成都魏軍見檄文,全都投在衛瓘馬前,順利捉住鄧艾父子。

鍾會將鄧艾父子送往洛陽,姜維又說動鍾會自立起事,結果事泄鍾會姜維皆死於亂軍之中。

鄧艾部下連夜去追鄧艾,衛瓘擔心鄧艾不死,自己必死。

派與鄧艾有仇的護軍田續去殺鄧艾。

田續帶五百人在綿竹追到鄧艾,鄧艾已被放出囚車,以為又是本部兵馬前來,未做準備,被田續一刀斬之。

六.自殺:孫尚香、楊儀、姜維

孫尚香(第八十四回):劉備彝陵兵敗。

訛傳劉備死於軍中。

孫夫人聽聞之後,驅車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

後人立廟江濱,號曰梟姬祠。

楊儀(第一百五回):諸葛丞相死在軍中,兵權由楊儀掌管,魏延不服反叛。

楊儀和馬岱按諸葛亮的錦囊遺計,誅殺了魏延。

楊儀自認功高,但諸葛亮臨終卻指定蔣琬為相。

楊儀口出怨言說:「當時如果我率領全軍投降魏國,恐怕地位比現在高吧?」後主得知後大怒,貶楊儀為民。

楊儀羞慚自刎而死。

姜維(第一百十九回):和鍾會一樣,死於一計害三賢。

姜維說服鍾會自立,再藉口魏國諸將不從,要全部坑殺。

可惜事泄,魏兵來殺。

姜維見計謀不成,自刎而死。

時年五十九歲。

姜維這一計策使得自己和鄧艾、鍾會都死於非命,被稱之為「一計害三賢」。

七.憂死:袁紹、周瑜、于禁、劉備、諸葛亮、李嚴

袁紹(第三十二回):官渡戰敗後,袁紹再聚集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共四州之兵二三十萬至倉亭下寨,又被程昱獻計擊破。

袁紹逃脫,吐血不止,回到冀州養病。

曹操來攻冀州,袁紹最喜歡的兒子袁尚出迎,與張遼單挑,不是對手,敗回。

袁紹舊病復發,吐血數斗而死。

周瑜(第五十七回):死於三氣周瑜。

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回江北,讓曹仁守南郡並留下一計。

曹仁依計在南郡設下埋伏,周瑜身中一箭。

醫者對周瑜說了孫策中箭時一樣的話:「箭頭有毒,急切不能痊可,若怒氣衝激,其瘡復發」。

而諸葛亮趁周瑜曹仁交戰之際,不費力氣奪取了南郡、襄陽,一氣周瑜。

劉備娶回孫夫人,殺敗東吳追兵,周郎賠了夫人又折兵,二氣周瑜。

最後一次周瑜欲借收川之名來取荊州,被諸葛孔明識破,引兵進退不能,怒氣填胸,箭瘡復裂,墜於馬下。

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壽三十六歲。

于禁(第七十九回):樊城之戰於禁帶領的七軍盡沒,于禁本人跪地求饒,被關羽關進荊州大牢。

呂蒙襲取荊州後,將于禁放歸魏國。

不久曹操中邪而死,曹丕繼位,命于禁治理曹操陵墓。

陵墓一間屋內,畫著雲長儼然上坐,龐德憤怒不屈,于禁拜伏哀求乞命之狀。

于禁見此畫,羞惱成病,氣憤而死。

劉備(第八十五回):夷陵戰敗後,劉備逃至白帝城,染病不起,漸漸沉重。

召來諸葛亮託孤,交代完畢後駕崩,壽六十三歲。

劉備靈柩送回成都,葬於惠陵,即漢昭烈帝墓。

劉備墓有另外一個更著名的名字——成都武侯祠,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

後世諸葛亮的地位其實超過劉備,所以武侯祠里都是歷代賢人對諸葛亮稱頌的詩文、對聯、書法。

幾乎讓人忘了這裡其實是先主陵墓。

漢昭烈帝墓-武侯祠

諸葛亮(第一百四回):死於秋風五丈原。

諸葛亮六度北伐,雖勝仗無數,卻還是沒能北定中原。

最後一次北伐兵敗北原渭橋,火熄上方谷,很是不順。

丞相食少事煩,又聞知共同舉事的東吳在東線作戰兵敗,長嘆一聲,昏倒於地。

甦醒後仰觀天文,知自己命不久矣,擺七星燈陣沿命。

可到最後一天,司馬懿派兵來探,魏延入帳來告,七星主燈被撲滅。

孔明知死期至矣,囑咐諸般後事,星隕五丈原。

壽五十四歲。

諸葛亮葬於漢中定軍山,成都武侯祠並不是諸葛亮墓。

李嚴(第一百四回):李嚴也是劉備請至白帝城永安宮託孤的重臣。

諸葛亮北伐,李嚴擔負糧草督運的重責。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李嚴因軍糧不濟,寫信告急說魏吳連合,魏國要求吳國進攻蜀國。

諸葛亮雖然得勝,也只得退兵,得知真相後大怒,將李嚴貶為庶人。

過了三年,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中去世。

李嚴得知後大哭病死,他本希望有朝一日再得諸葛亮起用,孔明死後就再也不可能了。

八.病死:張角、郭嘉、魯肅、法正、曹仁、賈詡、曹丕、馬超、趙雲、張苞、蔣琬、司馬懿、陸遜、孫權、司馬師、關興、黃月英、司馬昭、羊祜、丁奉、陸抗、劉禪

不論人類戰爭史有多少年,病死的總比戰死的多。

上面憂死也可以算作病死,本類病死主要是指小說沒寫太多原因的正常死亡。

張角(第二回):死於黃巾之亂。

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入山採藥遇到南華老仙授《太平要術》,並說:「若萌異心,必獲惡報。

」張角起初散施符水,為人治病。

後徒眾日多,還是起了異心。

黃巾起義是三國的開端,黃巾軍浩大,官兵不能抵禦。

大將軍何進降詔,令各地自行討賊,這也造成後來群雄割據的亂世。

河東太守董卓討伐黃巾軍屢敗,朝廷讓屢立戰功的皇甫嵩來取代董卓。

皇甫嵩到時張角已死。

郭嘉(第三十三回):官渡戰後,袁紹病死,曹操繼續征討袁紹三個兒子。

袁譚被殺,袁熙袁尚逃奔遼西烏桓。

沙漠難行,曹操有意回軍。

郭嘉水土不服臥病車上,仍勸曹操快速進軍。

戰勝烏桓後,袁熙袁尚又逃奔遼東,此時郭嘉已死數日。

亡年三十八歲。

郭嘉臨死留下遺計:遼東公孫康與袁氏必定生疑。

果然數日後,公孫康就送來二袁首級。

魯肅(第六十九回):書中魯肅的亡故,是由管輅帶出的。

時間在張遼威震逍遙津之後,夏侯淵戰死於定軍山之前。

曹操命管輅卜卦,管輅算出:「東吳主亡一大將」。

曹操不信,忽合淝報來:「東吳陸口守將魯肅身故。

」曹操驚訝。

法正(第七十九回):法正是劉備進入西蜀後的一位重要謀士。

黃忠在定軍山斬夏侯淵就是法正指揮。

關羽被殺,廖化上奏劉封孟達不救,劉備打算誅殺二人。

書中借孟達之口說:「我與法孝直同有功於漢中王。

今孝直已死,而漢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見害。

」孟達於是投降了魏國。

次年劉備即皇帝位,並決議東征吳國,孔明苦諫不從,說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也。

曹仁、賈詡(第八十六回):劉備死後,司馬懿獻計起五路大軍伐蜀。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東吳這一路派鄧芝說和。

吳蜀通好,曹丕大怒,商議起兵。

書中在這裡一筆帶過:「此時大司馬曹仁、太尉賈詡已亡」。

曹丕(第九十一回):曹丕在位七年,感寒疾,醫治不痊。

召司馬懿等人託孤,言訖墮淚而薨。

時年四十歲。

馬超(第九十一回):諸葛亮南征孟獲,派馬超監守陽平關。

孔明平南回都,馬孟起病故。

趙雲(第九十七回):諸葛亮一出祁山時,趙雲不服老,請為先鋒,仍然立功斬敵。

諸葛亮二出祁山之前,趙雲病重而死。

張苞(第九十九回)、關興(第一百十二回):關興是關羽的兒子,張苞是張飛的兒子。

關羽張飛死後,劉備命二人結拜為兄弟,一同伐吳報仇。

關興、張苞屢立大功,關興還殺死仇人潘璋。

後來二將又隨諸葛亮北伐,多有戰功。

第三次北伐張苞在得勝追擊郭淮時,跌入山澗,送回成都養病。

三次北伐未完,成都傳來消息,張苞身死。

關興則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前病亡。

蔣琬(第一百七回):諸葛亮死後,蔣琬為丞相。

姜維北伐前,尚書令費禕提到:「蔣琬、董允皆相繼而亡,內治無人。

伯約只宜待時,不宜輕動。

司馬懿(第一百八回):司馬懿先後有曹操曹丕曹睿三世託孤,活得真夠長的。

曹芳時代,司馬懿沾病,並漸漸沉重,跟他兩個兒子說:不要有異志。

言訖而亡。

想司馬仲達一生與諸葛孔明作戰,兵敗無數次,可他比諸葛亮長命。

如果司馬懿先死,而諸葛亮沒死,那一切就難說了。

陸遜(第一百八回):書中也只是提了一句,在孫權死前,陸遜已亡。

孫權(第一百八回):吳國無端起了大風,把吳主先陵(估計是孫堅孫策的陵冢)所種松柏盡皆拔起,直飛到建業城南門外。

孫權因此受驚成病。

次年病勢沉重,召來諸葛恪等囑以後事,囑訖而薨。

孫權在位二十四年,壽七十一歲。

司馬師(第一百十回):司馬懿死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把持朝政。

司馬師廢掉魏帝曹芳,魏國揚州都督毋丘儉和刺史文欽起兵討伐。

司馬師剛割掉左眼肉瘤,帶病來到淮南。

文欽的兒子文鴦劫營,司馬師大驚,眼珠從肉瘤瘡口迸出,血流遍地。

自此司馬師臥病不起,從洛陽喚來司馬昭交代遺言後死亡。

黃月英(第一百十七回):鄧艾偷渡陰平後,來至涪城,成都危機。

有人提議「可宣武侯之子退兵」。

然後有一段對諸葛瞻的介紹,提及「其母黃氏……及武侯死後,夫人尋逝……」

司馬昭(第一百十九回):司馬師死後,司馬昭更誇張,弒殺魏帝曹髦。

滅掉蜀國後,朝中大臣表奏司馬昭為晉王,魏帝曹奐不敢不從。

司馬昭只當了一年晉王,就中風病死。

羊祜(第一百二十回):羊祜是晉國的荊州都督,在襄陽鎮守。

此時東吳有陸抗,羊祜認為不可輕進。

羊祜與陸抗雖在敵國,卻相互敬服,常相往來通問。

東吳聽聞陸抗與羊祜交好,罷免了陸抗兵權。

羊祜得知後,上表請求伐吳,司馬炎未採納。

幾年後羊祜病危,司馬炎親臨其家問安,羊祜舉薦杜預代替自己,言訖而亡。

羊祜戰功並不算多,但他在襄陽甚得軍民之心。

羊祜死後,襄陽罷市而哭,為他建廟立碑。

金庸《神鵰俠侶》中的襄陽羊太傅廟,既是羊祜廟。

丁奉、陸抗(第一百二十回):丁奉在赤壁之戰前就有出場,一直為吳國奮戰到了全書最後一回!算得上是吳國最後的名將。

陸抗是陸遜的兒子,就任東吳有光榮傳統的大都督職位,鎮守荊州。

丁奉陸抗都為吳國立下許多大功,等二人死後,晉帝司馬炎出動六路大軍滅亡了吳國。

羊祜和陸抗雖然在《三國演義》中出場不多,但二人後世地位頗高,唐宋兩朝都入武成王廟配享。

劉禪(第一百二十回):蜀漢滅亡後,後主劉禪遷至洛陽,留下名言「此間樂,不思蜀」。

劉禪做了七、八年安樂公,亡於晉泰始七年(公元271年)。

九.不明:皇甫嵩、貂禪、大喬、小喬、徐庶、程普、黃蓋、程昱、樂進、李典、凌統、韓當、周泰、蔣欽、星彩、許褚、關索、祝融、孟獲、徐盛、張昭、王平、馬岱

演義中人物眾多,不是每個人死了都有講述一番的待遇。

即便是名臣名將,也有些寫著寫著就不再出現了。

這些人多數應該也是病死,但在此單獨歸入一類。

皇甫嵩:唐宋時祭典的武廟中有古代名將共七十多人,處於三國時期的有十三人,除了上面曾提到的羊祜、陸抗之外,皇甫嵩也是其中一員。

皇甫嵩是平定黃巾之亂的第一功臣,但在小說中筆墨不多,也沒寫明他是怎麼死的。

貂禪、大喬、小喬:《三國演義》算是戰爭小說了,女性出現機會很少。

《三國志》正史倒還記載了一下妃嬪及生卒。

曹操攻破呂布的下邳城後,就沒提到過貂蟬。

大喬在整書中連句台詞都沒有,小喬甚至都沒正面出場過。

書中這三位美女,遠不如現今遊戲等三國衍生產品中的地位重要。

現在時常會提到的另一些女性角色,比如鮑三娘、張春華等等,在《三國演義》中都出場很少,甚至根本沒出現。

本文就不列舉她們了。

徐庶:曹操召來徐庶後,徐庶「終身不設一謀」。

他在赤壁之戰前點破了龐統的連環戰船計,龐統教他逃脫了赤壁大火。

此後再未出現。

程普、黃蓋:二人都是從孫堅時代就跟隨孫家的重要將領。

在赤壁之戰時程普是副都督,僅次於周瑜;黃蓋則是火計執行者。

書中最後一次提到他們是合肥之戰時,「程普、黃蓋在他處鎮守」。

程昱:程昱也是曹操的重要謀士之一,為曹操獻策頗多,但不如荀彧、郭嘉那麼出彩。

書中對他的後世也未做交代。

樂進、李典:這二將最後一次出陣是濡須口甘寧百騎劫營的次日。

兩軍對陣,曹休將凌統射落,樂進來刺凌統,卻被甘寧射落。

自此凌統和甘寧結為生死之交。

樂進則「到帳中調治」。

書中沒交代樂進是否因箭傷而死。

李典繼續帶軍作戰,再無更多細節。

凌統、韓當、周泰:這三員東吳大將的最終歸宿,演義連一筆帶過都沒有。

三人最後一次出場都是在夷陵之戰中。

周泰更為出彩,還斬殺了蠻王沙摩柯。

蔣欽:蔣欽也是東吳名將,在孫策時期就跟隨孫家。

著名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不只呂蒙一人,還有蔣欽。

孫權對呂蒙、蔣欽二人說雖軍務繁忙,也要多讀書啊。

過了些年,孫權感慨二人雖然年長還能繼續讀書學習。

蔣欽在樊城之戰曾與關羽交戰,之後就沒再出現。

星彩:張飛有兩個女兒,先後成為劉禪的皇后,姐姐稱作「敬哀皇后」,妹妹稱作「張皇后」。

演義中僅僅只提到一句:諸葛亮讓劉禪納張飛年十七歲的女兒為正宮皇后。

星彩這個名字是日本常做三國遊戲的光榮公司所創造,有說法稱因為「星彩」和「敬哀」在日文和中文裡,讀音都比較相近。

往後的很多三國衍生品都將劉禪的皇后稱作「星彩」,其實是比較不正規的名字。

後世再改編的女性名字還有很多,比如孫尚香這個名字就時戲曲創作,王異、呂玲綺這樣的名字也未出現在演義中。

許褚:《演義》中也沒提到許褚的死。

許褚最後一次出陣,是在劉備死後,曹丕發動廣陵之戰。

許褚為中軍護衛。

後來鍾會鄧艾伐蜀時,先鋒是許褚的兒子許儀。

因修橋不利,差點害死都督鍾會,鍾會不念其父許褚有功,將許儀斬首。

應該是許褚已經死了吧。

關索:在現今一些三國遊戲中常見關索的身影。

但他在小說中出場很少,只在諸葛亮南征孟獲的三回里有他。

不知後事。

關索其實不是正史中的人物。

祝融、孟獲:南蠻夫妻二人在七擒七縱歸順之後就沒出現了。

徐盛:徐盛貫穿了東吳幾次大戰,赤壁之戰、樊城之戰、夷陵之戰都有他出戰立功。

在東吳幾大名將死後,一時期內徐盛是最重要的主將。

徐盛書中最後一次出戰是在石亭之戰,周魴斷髮賺曹休,徐盛為先鋒大將大破魏軍。

諸葛亮也因東吳的勝利,上《後出師表》,二出祁山。

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

」張昭可謂是東吳首席內政大臣。

他在三國中出場的跨度也比較大。

諸葛亮二次北伐後,張昭勸孫權在武昌即皇帝位,張昭位列三公之上。

之後書中對張昭無交代。

王平:王平是諸葛亮南征孟獲北戰中原的一員主將,街亭之戰時輔佐馬謖,可馬謖不聽王平勸告。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死後,就再沒提到王平了。

馬岱:斬魏延後就沒出場。

十.未死:賈充、杜預、王濬、左慈、文鴦、衛瓘

《三國演義》全書至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分歸晉結束。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死在了亂世,還有一些人看到了三國的最終結局。

演義中自然也沒記載這些人的最終歸宿,依據其他資料得知這幾個人一直活到三國之後。

賈充:賈充是晉國開國元勛,帶隊弒殺曹髦的就是賈充。

司馬昭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也沒殺賈充。

司馬炎受禪也是賈充力主。

書中直至最後一國吳國滅亡,賈充尚在。

杜預、王濬:這兩人是晉國滅吳功臣,和皇甫嵩、羊祜、陸抗一樣,是武成王廟裡配享的古代名將。

作為晉朝開國功臣,直至《三國演義》末尾,仍然健在。

左慈:僅出現在第六十八回,最後的記載是「倏忽不見」。

畢竟是神仙,在三國中他也沒死。

文鴦:文欽之子文鴦,原名文淑,是三國後期數一數二的武將。

司馬師也算是與文鴦作戰而死。

毋丘儉、文欽反叛司馬師被擊敗後,文欽與文鴦文虎二子投降了東吳。

而魏國新任揚州都督諸葛誕也反叛了司馬昭,文鴦父子三人同吳兵來助。

諸葛誕不信任文欽,將他殺死。

文鴦文虎跳下城來,投降了司馬昭。

司馬昭沒有殺文鴦,文鴦也沒再出場。

史料記載文鴦一直活到西晉元康元年(公元291年)。

衛瓘:鍾會之亂中,殺入宮中的魏軍,都是聽衛瓘整頓安排計劃。

鄧艾也是衛瓘派人殺死。

可以說三賢都是被衛瓘所殺。

三賢死後,成都軍民大亂,死者不計其數。

賈充出榜安民,留衛瓘守成都。

衛瓘也作為晉國功臣,一直活到了三國的最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武將大聚會啦

說起三國,毫無疑問是一段波瀾壯闊的雄渾歷史,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了無數生動鮮活的英雄人物。今天不談歷史,只說演義,看一看三國的那些叱吒疆場的英雄武將。(群雄野心)呂布「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足可見呂布...

在歷史的長河中,三國時期哪些人可稱名將?

「名將」一詞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離,秦之名將也。」所謂名將,就是著名的將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軍事家。我國古代史上三國並立的時候其實很多,比如前秦、前燕和東晉,比如北周、北齊和南陳,再比

70年前如何講三國?

我開始講《三國》的一天,是1944年9月24日……後來用九百六十張講演票包了一架飛機。老天爺給了曹家父子以文采,卻吝惜了道德上的修養;給了孫家父子以英雄氣概,給了劉家父子以維護漢朝正統的任務,卻...

民間流傳的三國24名將,你覺得靠譜嗎

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三國武將排名的打油詩,時間大約東晉以後,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排名書籍、戲曲、民間資料亦找不到出處,版本也有很多,現在小編就取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其詩如下。詩為:一...

三國演義中各名將死因大搜集

一.被其他武將斬掉:夏侯淵、魏延、典韋夏侯淵(第七十一回):定軍山之戰。蜀魏對陣漢中,定軍山夏侯淵來迎黃忠。黃忠從定軍山對山飛馬而下斬卻夏侯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