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為什麼能確定毛主席領導地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遵義會議在我黨的歷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因為遵義會議過後,紅軍從此逃出了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圈,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甘寧革命根據地,保留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種子,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遵義會議,以及為什麼確認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確切的說,確立以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為首的領導團。

1934年1月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以後,在中國共產黨和根據地的各項工作中,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得到更加變本加厲的推行。

在這種錯誤領導下,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迫使紅軍放棄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

長征初期,「左」傾教條主義者從進攻中的冒險主義變成退卻中的逃跑主義,並且把戰略轉移變成搬家式的行動,使部隊的行軍速度非常緩慢,致使敵人有充分的時間調集兵力,對紅軍實行圍追堵截,紅軍在突圍過程中損失慘重。

為了擺脫尾追和堵擊的敵軍,毛澤東同志建議中央紅軍放棄去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企圖,改向敵軍力量薄弱的貴州挺進。

1935年1月7日,紅軍攻克黔北重鎮遵義。

遵義會議就是這種情況下展開的,歷史教科書上說到了我黨生死存亡的階段,這個會不開不行了,黨和紅軍的許多領導人和廣大幹部戰士,從革命戰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中認識到,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紅軍戰略轉移中遭受的挫折,是排斥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領導、貫徹執行錯誤的軍事指導方針的結果,強烈要求改換領導,改變軍事路線。

毛澤東在行軍途中對王稼祥、張聞天及一些紅軍幹部反覆進行深入細緻的工作,向他們分析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開始以來中央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得到他們的支持。

周恩來、朱德與博古、李德的分歧越來越大,也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意見。

這時,中央大部分領導人對於中央軍事指揮的錯誤問題,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見。

在這種形勢下,召開一次政治局會議,總結經驗教訓,糾正領導上的錯誤的條件已經成熟。

同時,中央紅軍攻占遵義,把敵人的幾十萬追兵拋在烏江以東、以南地區,取得了進行短期休整的機會,也為中央召開遵義會議提供了必要條件。

遵義會議的內容

《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即遵義會議決議,後來在長征途中的扎西會議上通過。

陳雲手稿記載的遵義會議作出的四條決定:

(1)毛澤東同志選為常委;

(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決議,委託常委審查後,發到支部中去討論;

(3)常委中再進行分工;

(4)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同志是黨內委託的對於指揮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

(5)肯定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

至於說為什麼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確切的說應該是為什麼確定了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的領導小組的領導地位,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陳獨秀「右傾」,王明「左傾」,那麼最後確立毛澤東的路線肯定正確。

中國的革命向來這樣,一開始確立的陳獨秀的領導地位,但是最後第一次國共合作,發生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失敗,這個時候的總結是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而後就是八一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最後形成了革命根據地的思想,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思想,剛好幾天,馬上就來了王明左傾的錯誤,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才有遵義會議,既然「左」、「右」都不行,那么正確的就來了,之前毛澤東也有農村包圍城市成功的經驗,因此就是確立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的領導地位。

2、毛澤東自己也有爭取

據當時李德的翻譯伍修權回憶說:「在遵義會議以及毛澤東和張聞天的發言中,對博古和李德的批評有著明顯的不同。

對李德可說毫不留情,措詞十分尖銳嚴厲,多處直接指責了他個人。

對博古則留有餘地,並且對事不對人。

毛澤東會下還曾向參加會議的紅軍將領打了招呼,讓他們將博古和李德區別對待,對博古這個才20多歲的中央負責人,儘量予以愛護和照顧。

毛澤東這樣做,使李德完全孤立了,他對此感到十分惱火和委屈,認為許多事原來是中共中央推給他幹的,現在出了問題卻集中火力攻他,弄得他一肚子氣無處發。

但是毛澤東的處理方法實際效果很好,會議團結和爭取了博古,使他冷靜地聽取了批評意見,開始認識並逐步改正了自己的錯誤。

當時毛澤東雖然因為創建紅軍和蘇區名氣很大,但他在黨內的地位卻一直不高,且沒什麼實權。

因此為了能使遵義會議達到預期效果,他選擇了「借別人的碼頭打仗」(毛澤東語)。

毛澤東堅持讓很受共產國際器重的張聞天第一個向博古和李德發難,對此,伍修權回憶說:

「許多人都以為,遵義會議討論時的主要發言,是由毛澤東作的。

其實討論發言時的第一發重炮,是由張聞天發出的。

正是他的發言,不僅第一個旗幟鮮明地批評和否定了博古的總結報告,更嚴厲指責了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

他的發言使博古、李德感到震驚,也使不少參加會議者感到意外。

事後我了解到,所以由張聞天首先發言,正是出於毛澤東的計劃安排。

會前他就和張聞天、王稼祥共同研究好發言的內容……但是他卻執意不首先發難,再三推舉張聞天在會上放第一炮。

因為張聞天當時在黨內的地位雖然略低於博古,其學識影響實際卻超過了博古,他與博古同樣受到共產國際的器重,由他來帶頭批評博古,就顯得更公正和有分量,別人聽來也更有說服力。

張發言之後,毛澤東緊接著發言,「負責剖析導致五次反『圍剿』失敗和大轉移嚴重損失的原因,對『左』傾軍事路線作出理論上的分析和概括;繼而王稼祥發言,主要是作補充,支持張、毛的觀點,並提出更換軍事領導,由毛澤東指揮紅軍的建議。

由此可見,個人的努力和爭取也很重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擔架上的「陰謀」是怎麼回事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題:擔架上的「陰謀」是怎麼回事翟清華、婁思佳、楊茹美國著名記者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中描述了一個經典的章節,叫做「擔架上的『陰謀』」。這件事還要...

永遠的豐碑:遵義會議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政治局委員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陳雲、博古,候補委員有王稼祥、劉少奇、鄧發、何克全(凱豐),還有紅軍總部和各軍...

長征中的王稼祥

在中國革命激盪的風雲中,安徽這片紅色的熱土上誕生過無數的革命志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卓越的領導人、新中國優秀的外交家王稼祥便是其中突出的代...

關鍵時刻對黨作出重大貢獻的王稼祥

關鍵時刻對黨作出重大貢獻的王稼祥作者:管廷蓮來源:學習時報王稼祥是我黨我軍第一代卓越領導人之一。他多次在黨和紅軍面臨重大抉擇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堅定支持毛澤東的正確路線,使黨和紅軍轉危為安,為...

為什麼說遵義會議是偉大的轉折

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題:為什麼說遵義會議是偉大的轉折馬衛防、楊茹、婁思佳1943年,張聞天在整風日記中,曾寫下這樣一段話:「遵義會議在我黨歷史上有決定轉變的意義。沒有遵義會議,紅軍在李德、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