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你們都冤枉我了,周瑜不是被我氣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諸葛亮和周瑜,我想沒有人不知道吧,兩人相惜相殺的故事,讓人可歌可嘆,最後周瑜以失敗而告終,發出了他穿越幾千年的哀號,「既生瑜,何生亮」,結束了他光輝且短暫的一生。

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都被小說三國演義給誤導了,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出生在封建社會的人士,有著不可避免的歷史局限性,他們始終把皇室一脈作為正統,三國混戰時期,劉備一方有著皇家姓氏,雖然是十八竿子才能打到的皇家血脈,自然被羅貫中先生視為正統了,所以劉備一方的光輝被放大,其中以諸葛亮為最,而曹操和孫權兩方的光輝則被縮小,甚至某些人物、事件還被黑化。

其實,周瑜和諸葛亮兩人就沒見過面,更沒發生過戰爭衝突。

周瑜比諸葛亮年長六歲,在周瑜成名的時候,諸葛亮剛剛加入劉備一方,也才是個主管外交的小文官,哪有資格領兵打仗,更不可能做指揮三軍的軍師統帥。

周瑜死後十多年,諸葛亮的名氣才開始展露出來的,向南平定孟獲,向北征伐曹魏。

他的軍事才能不像小說中寫的那麼牛逼,數次北伐只在局部戰爭中取得了一些勝利,在大勢下卻沒取得什麼進展,反而把蜀國拖累的疲憊不堪。

實事求是,他的軍事才能不是一流的,但內政才能絕對是頂尖的,在三分天下初期,蜀國在他的內政改革下,才得以欣欣向榮,迅猛發展。

所以說諸葛亮是一流的丞相,卻不是一流的統帥。

而赤壁之戰中,周瑜僅用三萬兵力就把曹操幾十萬大軍打的丟盔棄甲,狼狽北逃,之後,又用了一年時間大敗曹仁,拿下了南郡。

所以平定江東,三分天下,周瑜的功勞絕對是居功至首的。

從此看來,周瑜的統帥之才是遠大於諸葛亮的,兩方如有戰場交鋒,周瑜是不可能被諸葛亮打的連戰連敗的,更不可能敗到氣死而亡了。

那周瑜是怎麼死的呢,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有記載,在建安十五年,冬季的十二月,周瑜死,資治通鑑寫了死的時間,卻沒寫死的原因。

周瑜在和曹仁大戰,爭奪南郡時,受過一次箭傷,那是死於箭傷嗎?周瑜和曹仁的戰爭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到建安十四年期間,距離周瑜的死亡時間至少有一年以上,在死前的一年裡,他並不是臥病在床,或在家休養什麼的。

而是非常活躍,經常出任務,所以和箭傷應該沒多大關係。

史料中也有記載,周瑜是爆病而亡,那就排除慢性病了,後來有專家猜測,周瑜死在冬季,而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季節,所以患感冒而死的機率是最大的。

至於是不是呢,那不重要,反正是病死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叱吒風雲的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片段,"三氣周瑜"就是其中的一個:"一氣":赤壁大戰第二年,周瑜去奪取荊州,被諸葛亮搶先奪去;"二氣":周瑜本想借把孫權的妺妺嫁給劉備而將其扣下,逼諸葛亮交出荊州...

三大真相曝光,周瑜真的是諸葛亮氣死的嗎?

《三國演義》之中「三氣周瑜」的故事,使得我們中國人很難團結。孫劉已經聯合抗曹,卻又要同時在暗中勾心鬥角;周瑜想殺友軍的人才諸葛亮,諸葛亮又終於氣死友軍的大帥周瑜。「諸葛亮三氣周瑜」是經典作品中的...

"既生瑜,何生亮"的下一句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為了塑造諸葛亮偉大的形象,把周瑜塑造成了一個心胸狹隘,善妒賢能的人,通過貶低周瑜來抬高孔明,這對周公瑾其實有點不太公平。歷史上的周瑜其實是一個胸懷寬廣的真豪傑,他更不是活活被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瑜真的不如亮嗎?

周瑜,字公瑾,東吳四英將第一位,廬江舒城人。童年與孫策相識,拜為生死之交。後來周瑜主動投奔孫策,在江東戰爭中周瑜擔當了文武之將的重任,此次戰爭後,周瑜擔任水軍都督。孫策英年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

華容道真相考

地球上一個普普通通的地理單元卻因為:一部小說——《三國演義》、一場戰爭——赤壁之戰、一個上千年來作為義的化身的人——關羽、一個以奸雄著稱於世的人——曹操、一個作為智慧的代名詞——諸葛亮而流傳後世...

氣死周瑜的另有其人,諸葛亮沒那麼大能耐!

《三國演義》周瑜被描寫成諸葛亮的一大勁敵,嚴格地說應該是一個陪襯。在羅貫中眼裡,周瑜就是用來烘托諸葛亮神機妙算的綠葉。但事實可能會讓大家大跌眼鏡,歷史上的周瑜可比諸葛亮高明太多。首先從軍事上來說...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一提到周瑜,大概每個人腦海的大概就是——諸葛亮三氣周瑜,然後周瑜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氣絕而亡。於是,周瑜被諸葛亮氣死的故事就世代相傳,家喻戶曉,人盡皆知。可是看看這個說法是從哪裡開始的,那...

周瑜被諸葛亮氣死的嗎?多數人被誤導了

孫權準備攻打南郡,周瑜便和程普率兵前往南郡。到了南郡後,周瑜的軍隊和曹仁的軍隊隔江相對峙。但是,曹仁和周瑜都沒有發動攻擊,周瑜讓甘寧先率兵占林夷陵。曹仁得知後,立馬派遣了一支軍隊,前去包圍甘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