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讓人哀痛的劉氏宗親,一個打不過公孫瓚,一個留不住太史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 | 江隱龍
作為漢室宗親與一方諸侯的結合體,劉焉、劉表均深刻改變了東漢末年的政治格局,相比之下同為朝廷敇封的州牧,劉虞、劉繇便就只是曇花一現。
不過即使是這曇花一現,在亂世之中也足以稱得上不凡。
劉虞為東海恭王劉強,其父劉舒曾任丹陽太守,但劉虞的仕途卻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穩紮穩打的。
劉虞最初僅為一曹吏,通過常年累積的政績遷為幽州刺史。
在「家家欲為帝王、人人慾為公侯」的東漢末年,劉虞之忠肝義膽可謂罕見:任幽州刺史時,劉虞恩威遠播,在鮮卑、烏桓、夫余、穢貊等少數民族中享有極高的威望,以至於民間有歌謠稱頌其功績。
黃巾之亂後,劉虞數次平定叛亂,於中平八年(188年)被朝廷任命為幽州牧並官拜三公,一代名將公孫瓚也是其手下。
劉虞「為政仁愛,念利民物」,這一作為給劉虞帶來了聲名,也給其帶來了麻煩。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朝專權,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終無疾而終,當時諸侯中較有實力及名望的袁紹鑒於天子已被董卓控制,聯合眾多諸侯勸劉虞登基另立正朔。
此舉一經提出便遭到了劉虞的痛斥:「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
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國恥。
諸君各據州郡,宜共戮力,盡心王室,而反造逆謀,以相垢誤邪!」
袁紹仍然不死心,退一步希望劉虞「承制封拜」,劉虞依然不肯受,並一心迎接被董卓新立的天子劉協。
在這一番亂局中,劉虞終於與其曾經的部下公孫瓚發生衝突。
初平四年(193年)劉虞集合十萬大軍討伐公孫瓚,只是公孫瓚雖然性格驕矜但畢竟是一代名將,很快就將劉虞斬殺,一代忠良便這樣消失在歷史舞台上。
劉虞縱橫於北疆,劉繇發跡於南國。
劉繇為齊悼惠王劉肥之後,同時也是一位年少英雄:十九歲時劉繇堂叔被盜匪劫持,劉繇當即召集十餘人混進賊眾並將盜匪頭目斬首,從此聲名大振。
劉繇入仕後為官正直不畏權貴,於興平元年(194年)被授予揚州牧。
此時劉繇的處境與劉表初領荊州牧時相仿:當時揚州局勢混亂且多為袁術及其部下孫策所控制,劉繇夾在袁術與孫策兩個梟雄之間,這個州牧自上任起就當得步履維艱。
建安元年(196年),劉繇麾下大將太史慈降孫策,從此劉繇再無力逐鹿揚州。
一年後,與虎為伴的劉繇在飽經戎馬後病逝,這一位從來沒有占領過整個揚州的揚州牧也就此消失。
陳壽評價劉繇為「擾攘之時,據萬里之士,非其長也」,劉繇若生於盛世的確可能成為一代名臣,可惜亂世沒有給他足夠的用武之地。
不過劉繇還是意外地改變了歷史的進路:在其領揚州牧時將諸葛玄趕到了襄陽,而在諸葛玄的家眷中有一位將決定三國時期的天下大局,這個人便是諸葛亮。
劉虞、劉繇本非諸侯之才,兩人的幽州牧與揚州牧之職更無法與劉焉、劉表相比,不過他們依然亂世中驚鴻一瞥,通過各自的方式留下了不同的印記。
成敗異變,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劉虞、劉表、劉焉、劉繇的州牧之路當得頗為順利,這得益於他們漢室宗親的身份。
相對之下,劉表與劉焉二人在提領荊、益二州後野心昭然若揭,均在等待時機進位九五,其行徑與袁術、曹丕等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劉虞與劉繇忠於漢室卻志大才疏,未能在以戰立身的亂世站穩腳跟——或許這也正是漢朝天命已衰的體現吧……
天下十三個州,東漢皇室宗親占據近半,但是當皇帝的卻唯有劉備
東漢天下十三個州,司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并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疆域遼闊,但是東漢末年農業生產出現嚴重的土地兼并現象,直接導致地方豪強勢力的崛起。
漢室沒落,亂國奸賊除了董卓,還有兩個人不能忽略
說起東漢末年的大亂,一般人總會想到董卓。確實,董卓入京,廢立漢帝,是東漢走向衰亡的一個重要事件。可是,導致東漢的原因很多,說到東漢末年的奸賊,除了董卓,其實還有兩個人不能忽略:袁紹和劉焉。
讓老好人劉虞、愣頭青公孫瓚告訴你,領導只會和稀泥會有啥結果?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曹操因父親曹嵩一家被殺討伐徐州陶謙,未能攻克徐州的治所郯城(今山東郯城),退兵的路上慘無人道的屠城。氣急敗壞的曹操,這時候確實是有點「喪盡天良」。在曹操討伐徐州...
東漢末年,為什麼州牧多由漢室宗親出任?與一個人的貪生怕死有關
當年劉備投靠袁紹,被曹操擊敗後,曾暫居荊州,當時的荊州牧是漢室宗親劉表。後來劉表病逝,赤壁之戰爆發,劉備與孫權聯合擊敗曹操,順勢占領荊州後,接受了益州牧劉璋的邀請,進入蜀川,最終奪取益州。而算...
三國初期第一的仁人君子劉虞,深得民心,為何卻最早被淘汰
《三國志》在史書中只能排在中流,但因為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倒是筆者最愛看得史書之一,而因為總喜歡亂世的歷史,便對「前三國時代」比較留心,所謂「前三國」,就是指十常侍亂政到赤壁之戰這一段歷史,...
三國時期的人氣王,輕鬆就集結十萬大軍,卻被三百人輕易擊敗
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在那個兵慌馬亂的亂世,人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總是不擇手段,有些行為甚至是泯滅人性的。漢王朝的滅亡,和這幫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魚肉百姓的靠買來的官的腐敗分子是脫不了干係的。大家...
他是漢室宗親,少年時勇闖賊窩救出堂叔,後來崛起成為一方豪強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紛紛割據一方,在這些割據勢力中,有不少都是漢室宗親,如劉焉、劉表等,各自都有一塊地盤,實際上獨立於中央。除了上述幾位以外,還有劉繇也是漢室宗親。
194年的關東,曹操呂布為兗州你死我活,袁術剛到揚州四處樹敵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再整體看一下關東諸侯在194年末的整體形勢。從北向南,我們順序介紹。最東北的是公孫度,安穩的在東漢帝國的東北角,悠閒自在的當著自己的海外皇帝,沒什麼人管。再往西...
東漢末年劉氏四大勢力,為啥沒有出來力挽狂瀾?原因叫人又嘆又氣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各方勢力爭相鬥爭。最初的時候沒有發現,後來越看越覺得有意思。其中有一點一直沒有明白:在當時不管什麼阿貓阿狗,只要手裡有兵的,都敢出來搶地盤。可是為什麼當時很多手握重兵,身上流淌...
東漢末年還有那麼多掌有兵權的劉氏宗親,卻不合力挽回大漢江山
東漢末年,皇權旁落,軍閥割據。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皇室宗親中還有很多是有權有勢的,他們握有兵權,雄霸一方,但可惜他們並沒有合力來挽回大漢江山。除了後來發展起來的、很有可能是冒牌的劉皇叔劉備不說。...
漢末宗親諸侯占了半壁江山,為何要靠一個賣草鞋的撐著
文/寂寞的紅酒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群雄並起,軍閥紛紛割據自立。割據初期,勢力最大的並非曹操袁紹,也非呂布劉備,而是掌控了東漢半壁江山的的漢室宗親。漢靈帝時期,為加強統治,在宗親劉焉的建議下,漢...
東漢末年,漢室之中有4人擔任州牧,能力不錯,卻並沒有拯救漢室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是漢高祖劉邦做了皇帝之後,與群臣以殺白馬的方式定立的盟約,又稱白馬之盟。目的是讓劉氏子孫永保江山。同理,如果劉氏子孫中,如果有德才兼備者,比之其他人,則更容易升遷;雖...
漢末六大宗室諸侯,一人加速了漢室的滅亡,一人延續了漢室的傳承
東漢末年,自董卓擅權專政後,天下諸侯並起,皇帝成為擺設和各方爭權的工具,無論是董卓之後的李傕郭汜,還是其後的曹操迎逢天子到許都莫不如此。雖說如此,但是忠於漢室的人還是很多,就連曹操身邊最信任的...
三國四大大漢室宗親,山大王劉焉,荊州王劉表,蜀漢王劉備!
文-小七說三國,原創圖文,侵權必究!在三國,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各地諸侯都開始割據一方,以圖霸業。然後大漢王朝的統治之下還有不少以漢室宗親為代表的諸侯,益州的劉焉,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劉虞,還有四散...
相比於劉備他們才是根紅苗正的漢室宗親,如若聯合必能興復漢室
東漢末年經過黃巾起義和董卓亂政徹底摧毀了漢王朝對於地方的控制,當時各地州郡的掌管儼然都是一方諸侯,漢獻帝只是成為了一種擺設,然而當時漢室宗親的力量還是很強大,在劉氏皇族裡還有四個漢室宗親擔任四個...
東漢末年,劉備以皇叔自居苦苦支撐,其他的漢室宗親幹什麼去了
讀《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漢室宗親是劉備的旗幟。劉備也是高喊著興復漢室的口號,完成割據一方的事業。四百年大漢統治,劉姓天下第一大家族應該遍地漢室宗親才對,劉備的先祖劉勝光兒子就有120多個,但...
三國時期兩個最戲劇性的皇族,一個拒不稱帝,一個趕走了諸葛亮
文 | 江隱龍 作為漢室宗親與一方諸侯的結合體,劉焉、劉表均深刻改變了東漢末年的政治格局,相比之下同為朝廷敇封的州牧,劉虞、劉繇便就只是曇花一現。不過即使是這曇花一現,在亂世之中也足以稱得上不凡...